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杨顺丕 刘丽华 向丽莉
2月29日,雨后的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下坪乡堰坪村云雾缭绕,半山腰上的万平米新牛场内不时传来“哞哞”的叫声,让山野间充满生机。
湖北牛源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功杰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2个月前,为了响应当地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要求,他饲养的88头牛正式搬进了这座“新家”。
“新牛场宽30米,长100米,牛棚沿口高6.5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消毒室、草料室、贮备室、繁育室等配套齐全,还配有自动饮水设施。”陈功杰介绍,2023年12月30日,新牛场全面建设完成,总投资1100万元,坐落于半山腰,位置开阔,远离居民区。
2009年前,陈功杰(随母姓)、邹建华两兄弟一直在深圳务工。经过多年的积攒,有了一定积蓄后,兄弟俩决定返乡创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家乡黄牛越来越少,黄牛肉在市场上货源紧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决定进军养殖行业。
从2009年开始选址、建牛场,到2010年首次养牛20头,兄弟俩探索出了一条自繁自养、种养结合的模式。牛场规模逐渐扩大,与周边人居生态环境矛盾也日益突出,牛粪渗进泥土里,臭气弥漫,苍蝇乱飞;牛场离白泉河河道仅几米远,一到雨天,牛粪就顺着雨水冲到河里。
由于养殖方式粗放,环保部门多次接到投诉电话。“环保整改前后花了百余万元,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陈功杰说,他进退两难。
粗放的牛场与清澈的河流格格不入。白泉河发源于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流经恩施州鹤峰县下坪乡留驾村后汇入溇水,河流全长32公里,沿岸绝壁飞瀑,风景如画。为治理小流域污染源,牛场搬迁成为重点工作。
起初,陈功杰难以接受搬迁。为打消他的顾虑,地方政府以“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补贴,并先后召开十余次现场协调会、7次现场勘测,合理选址在堰坪村6组。
湖北牛源生态有限公司新建的标准化养牛场
2023年2月,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流域为单元,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实现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目标。
鹤峰县积极响应,当年6月启动溇水源(白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如何统筹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治理白泉河,牛场搬迁是关键。”下坪乡党委书记李文广说。
“搬迁,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陈功杰说,为了减轻搬迁压力,指挥部和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补贴,并先后召开10余次现场协调会,进行7次现场勘测,确保新址符合环保要求。
因资金压力大,搬迁项目一度停工。指挥部了解到他资金困难情况后,第一时间搭建银企沟通平台,银行为其放贷800万元。
经过几个月奋战,总投资1100万元、占地16.8亩的新牛场于2023年年底建成。牛场采用自动给水装置,饮用水源为山泉水。从2023年12月30日起,88头牛陆续从留驾村“搬家”到堰坪村的新牛场。陈功杰说,搬迁后,养殖规模将扩大到500头。
如今,鹤峰县形成了以白泉河小流域为试点,逐步推开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将走好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