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孙灵猛 通讯员 马俊恒)济宁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创业街区等方式,打好“组合拳”,激发就业创业活力,筑牢民生之基。
近日,微山县举办缝纫技能培训,吸引了20余名学员报名参加。培训采取“理论+实操”相结合,课程涵盖缝纫基础、设备操作、服装制作与剪裁技术等内容。
微山县傅村街道傅村社区居民杜庆娥:“通过此次缝纫工技能培训,自己可以独立操作,制作一些手工物品,成为一名合格的缝纫工,对我们这些‘宝妈’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技能‘充电’。”
学员培训合格后,人社部门将其精准推送至附近服装企业,实现供需对接。
微山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培训科科长安琪:“今年以来,微山县在纺织服装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等领域,开展缝纫工、湖产品网络直播、起重机械装卸工等专业(培训)2039人,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拓展空间载体,激活创业主体活力。济宁市积极培育一批创业街区、创业市场。太白湖新区吾悦广场运河印巷就业创业示范街区,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分梯次打造创业门店,为小微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
创业者李训良:“给我们找了一个这边现成的铺子,装修是之前装修好的,也是省了一大笔费用。我们也干了差不多3个月了,日盈利在4000块钱左右。”
人社部门在街区内设立服务驿站,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担保贷款、创业补贴、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目前,街区已入驻商户1000余家。
太白湖新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就业创业服务科科长石性运:“我们积极开展政企合作,让商家足不出商圈就可以享受到创业式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
截至8月底,全市已建成省级创业街区1个、市级创业街区11个、“创贷之家”285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6亿元,扶持个人创业2098人、小微企业171家。举办市场招聘活动800余场,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
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著华:“我们将继续深化资源统筹、人才集聚、活动赋能、典型引领于一体的典型创业模式,充分发挥创业街区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群众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凝聚街区创新创业活力,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