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郭楠 通讯员 伍元之
2025年9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诗歌网、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诗教大会系列活动,在南宗孔庙所在地衢州市和有“宋诗之河”美誉的常山县成功举办。本次盛会以“诗礼衢州·古今和鸣”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诗教学者、专家以及诗人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出席活动并讲话。大会期间,面向全国各级文学馆、文化单位、教育机构、诗教工作者等发布《大力开展中国诗教工作倡议》(常山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诗教事业。
以下为倡议全文:
全国各级文学院(馆)、文化单位、教育机构、诗教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朋友: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是穿越千年依然滚烫的精神火种。从《诗经》的温柔敦厚,到唐宋的璀璨华章;从叶嘉莹“以诗词唤醒灵魂”的百年坚守,到如今孩子们笔下天真的诗行,诗教,是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诗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是精神家园的灯塔。在节奏飞快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诗的浸润:它让我们在喧嚣中保持宁静,在功利中守护纯粹,在迷茫中看见光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响应“文化强国”战略部署,今天,在南孔圣地衢州,在宋诗之河常山,我们联合倡议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中国诗教工作,让诗教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基建”,让每一颗心灵都被诗歌照亮!
一、让诗教扎根。诗教不应只是课堂里的点缀,而应成为育人的核心。我们要推动诗教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孩子第一声诵读开始,就让诗的种子在心田发芽。让《诗经》的淳厚、唐诗的磅礴、宋词的婉约,以及现代诗的自由,都成为一代代人共同的文化胎记。
二、让诗教开花。诗教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心灵的对话。我们要用诗教唤醒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们不仅读诗、背诗,更要写诗、爱诗——让诗歌成为他们表达情感、观察世界、连接古今的美丽通道。
三、让诗教结果。期待政府、学校、家庭、媒体、文学机构共同携手,推动资源整合、平台共建、活动共办。让诗教走出书斋,走进社区、田野、街头,“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精神滋养。
四、让诗教传承。我们要用现代语言诠释古典诗意,用科技手段激活诗教体验,用国际视野拓宽诗教边界。让诗教在创新中传承,在对话中新生,真正实现“古今和鸣、中西交融”。
诗礼传家,文脉永续。让我们以首届中国诗教大会为契机,携手同心,以诗为媒、以教赋能,让诗教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力量,共同书写中国诗教工作的新篇章!
倡议单位:
《诗刊》社
全国文学馆联盟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
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