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用药问题,广州市创新实施“基层药品联动保障行动”,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10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通一类门诊特定病种(一类门特)外配处方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据统计,已开通该服务的基层机构药品种类平均增加约200个品种、3000多个品规,慢性病处方药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广州累计约15万人次享受医保电子处方外配服务,外配处方流转已覆盖广东省指定的“双通道”药品、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药品及一类门特药品,慢性病参保人在“家门口”的定点药店即可取药或享受快递配送,同步实现医保统筹结算。
对于参保患者急需但本院暂未配备的药品,医保医师可开具外配处方,通过广东省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至“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参保人可通过“粤医保”小程序“凭处方买药”功能,在线查询处方、自主选择药店、完成支付并享受药品配送上门或者自行到店取药。
数读
近年来,广州市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与扩容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村卫生站医保定点100%全覆盖;
全市近八成(1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的推荐标准;
创建社区医院73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培养超千名港式家庭医生,建成并投入使用101家港式家庭医生诊室,重点人群签约率超90%;
基层诊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增幅达到16.67%,为外配处方服务的推广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