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参加了由国际地球宪章(ECI)举办的“生态文明之东西方对话”系列线上讨论会第2期。
在工业文明驱动的审美观下,塑料花成为流行的室内装饰,摄影©绿会融媒·减塑捡塑
周博士提到,2016年,中国绿发会首创了绿会保护地体系,联合当地志愿者和社区,携手推动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物种多样性,针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生态保护。迄今为止,绿会保护地体系共计建立了213个保护地。
谈到多样性,周博士补充道,我们接受世界的多样性,对于多样性,基本上秉持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这里的多样性包括政治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伦理多样性、文明多样性,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等等。我们持有此态度是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收到了启发,因为生物多样性因为地球生命共同体,意味着一种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同样道理,包容政治、文化、伦理、文明及东西方的多样性,亦会促成全球的发展和繁荣。
在近几十年中,中国从西方文明中学习了不少;同时,我相信东方文明也有很多值得西方文明学习和借鉴之处。我相信,通过东西方文明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借鉴,人类将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一个繁荣的可持续的地球未来。在此,我要强调,应对全球紧急情况,例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全球、每一个人的参与(我们称之为“人本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由工作人员根据记录整理而成,未经本人核实。)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 | Daisy
审 | LYJ
编 | 江月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