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黑龙江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2023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3102件,审结案件3035件,结案率为97.84%。与2022年同期相比,新收案数量增加468件,同比增长19.12%;结案数量增加508件,同比增长20.10%。已结案件中,含民事案件2973件,刑事案件60件,行政案件2件。
去年以来,黑龙江法院不断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司法保护,妥善审理涉能源开发、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典型示范效应的知识产权案件298件,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中,共审结植物新品种纠纷16件,平均判赔额度为10.46万元。
在保护龙江知名品牌方面,黑龙江法院通过设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工作室”,制发《海伦大豆地理标志保护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五常大米”、海伦大豆的司法保护力度。黑龙江法院还通过重点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设立“老字号保护工作室”等举措,有效保护“世一堂”“老鼎丰”等龙江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的合法权益。在两起涉“北大荒”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黑龙江法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数额达468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栾德谦;摄影:栾德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