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日记
创始人
2024-03-05 03:48:24
0

地质实习日记

地质实习日记1

  今天天气很好,今天一整天是去长乐,可能因为要去海边吧,天气很不错,所以今天我们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在车上有说有笑的。

  大概9点40左右到达了长乐江田某加油站,走了一会儿路,到了附近公路,由于我们的车较晚到达,所以和老师汇合时,老师也讲了一大半内容了,听了个大概,主要介绍该公路剖面的地质现象,接着老师叫我们量测该褶皱构造两翼的岩层产状要素。

  接着我们往长乐下沙出发,到了海边大家都很兴奋,下车时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大海和一个巨大的灯塔,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围绕着灯塔展开的。老师告诉我们灯塔底下巨大的岩石有很多组解理构造。在老师讲解了该海岸带的地质现象完后,我们开始量测了断裂和节理的产状要素,不一会儿我们便开始吃饭,我们匆匆忙忙的吃完饭,接着开始体验在海边嬉耍的快乐,可能是平时很少出来外面看海吧,一到海滩都把压抑已久的心情释放出来,化成洋溢的笑容,任海风轻拂,于是我们开始在海边拍照留念。

  这天的地质实习真的很美好,既能收获知识,又能收获快乐,这是不一样的一天,期望最后一天的实习也能留给我们很多回忆和收获。

地质实习日记2

  今天早上我们在西2—101进行实习动员大会,会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任务布置、实习地点、路线、计划进度、主要内容的概要讲解,及罗盘的结构构造功能特征及功能,并强调了实习的安全性问题。在介绍地质罗盘仪时,老师主要教我们如何使用罗盘进行定向、定位、和量测各类地质体或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接着叫我们如何记录产状要素。紧接着老师给我们播放工程地质录像,内容主要关于大坝工程地质的介绍。坝的类型主要分为土石坝和混凝土坝。土石坝对地基要求较低,坝址周围必须有充实的天然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坝对地基、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多建在坚硬的岩石地基。从录像中我了解到坝址坝型的选择应根据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一、岩土及工程性质;二、地质结构;三、地形地貌;四、水文地质;五、自然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这些方面都涉及了工程地质内容,所以应考虑工程地质问题:一、区域稳定性与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二、坝基绕坝渗漏问题;三、坝基渗漏变形破坏问题;四、坝基及坝肩抗滑稳定问题;五、坝基沉降变形问题;六、河床刷坑问题。大会结束以后老师再次强调了安全问题及准时搭车,通过这次动员大会使我对即将开始的工程地质实习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与期待。

地质实习日记3

  今天天气还算不错,很适合登山。8点左右我们出发了,一路上小睡了会儿,大概9点半到鼓山脚下。

  当走进鼓山时,看到葱葱绿绿的树木,闻到新鲜的空气,山的气息就是好。在鼓山公路旁老师叫我们停下来观察长着树木的花岗岩岩体,由于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于一体,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引发的风化作用,岩体表面到下面呈全风化状、强风化状、微风化状和未风化状,由于树根的不断生长,岩石就加剧了分化。

  接下来老师带我们看由我们福大老教授为其命名的一种岩石——鼓山晶洞花岗岩。这种花岗岩有其特有的构造特征——晶洞构造,在这里逗留了一会儿,看完这一处我们就开始登山了,目的地是半山顶某停车场采石开挖剖面地质现象。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在阶梯上休息了几次,一路上我和班里几个冲在最前头,到了了望台,发现我们是最早到得,在这里小吃了下,不一会儿看老师带着大部队也赶到了,老师没有休息就带着我们往停车场走,我们看到此处的花岗岩遭受分化作用后工程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全分化层、强分化层与弱分化层,甚至岩石中还包裹着新鲜岩石,所以岩石变的不均匀、不连续和各向异性。接着我们开始下山了,一路上我们边看风景边拍照,由于天气突然放晴,爬上下山有点炎热,身上流了好多汗水,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呐,下山速度快很难控制,差不多20几分钟就到山脚了。

  在山脚下休息到12点半左右后我们坐上了车回校。

地质实习日记4

  今天早晨坐车的时候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们都带上了雨伞。

  大概10分钟左右就到了第一个目的地——洪塘大桥,老师在桥下给我们介绍了洪塘大桥闽江流域的堆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地质地貌特征,闽江南港河流宽阔,流量大于黄河。由于河流堆积作用导致下游沙滩较多,这里的河沙驰名中外,含泥量低,级配良好,所以导致过度采砂;又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使桥墩产生论了变形;在南岸逗留了一会儿后,我们开始走到北岸,老师告诉我们,由于桥的北岸的地基下存在软土层和滑坡体使桥面产生裂缝,并导致桥墩的轴向位移和侧向位移,使桥存在破坏现象,有的同学开玩笑问:“为什么不再重建一座呢?”,老师说这个想法很好,只是这样投了太大了,现在是只能重新加固旧桥墩,或者在两旁重新建新的桥墩,最终采取了一些加固和维修措施,即加大桥墩,加抗滑桩等

  接着我们来到农大校舍旁的一个边坡旁,这是一个用锚钉加固的防护措施,在那里老师讲解了一会儿我们就往最后的目的的——洪山大桥出发,老师刚开始介绍了闽江南北港的区别,北港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较弱,而南港侵蚀作用较弱、堆积作用强;由于闽江中下游分流不对称,导致北港的流水量大,流速快,对河床冲刷强,导致下游两岸崩塌。

  差不多11点左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回校,回来时天空又飘起了小雨,感觉今天收获挺多的,其中听了老师感受最深的是桥所处的地质条件对桥的影响很大,桥的地基、桥墩、桥面这些都受到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的影响。

地质实习日记5

  今天一整天是去福清。今天一班和二班拆开坐车,而我们班先上车,早上天气还不错,刚好阴天。我们开了快一个多小时才到那边,记得是在青盛酒店下车,在那里老师叫我们看那里的一个岩石边坡的简单防护,并简单地介绍了边坡的破坏现象。接下来我们走了一会儿到达一个324国道旁边的山体旁,在那里,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岩浆岩中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岩石的构成有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为流纹构造,这块小山体是由尚且新鲜的流纹岩构成,所以防护措施相对简单,紧接着便开始量测该岩石的产状要素,搞了一会儿,明白了怎样使用罗盘仪。接下来我们坐车到下一处,也是看一个路边边坡的防护措施大概10分钟左右,我们又坐车赶往今天的终点站——福清东张水库,在坝上老师告诉我们,东张水库对福清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它提供附近农业灌溉用水,并指着水库周围,说这里可以作为旅游景区向游人开放,还可以发小量电。之后,我们到大坝底下,用罗盘仪测了一些坡面的走向、倾向、倾角。大概用来20来分钟,接下来是吃午餐时间,然后是自由活动时间,于是我们就开始拍些照片,到处看看风景。13点左右我们坐车回校,回到学校时大家都很累了。

地质实习日记6

  今天是我们地质地貌实习的第二天,目的地有两个,一个是小傍水崖的大石河,另一个是上庄坨的地质学博物馆。

  7:20出发,行车15分钟后,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大石河到了。我们的站立地点,是顺断裂发育的大石河河谷。今天我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大石河河流地貌的沉积特征和河流阶地特征。

  我们站立在大石河凸岸。因为逆时针定向环流面向河流下游,环流将沉积物质带向凸岸,所以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脚下的这块滨河床浅滩上边有许多巨大的砾石,由于水流冲刷的作用,磨圆度高,分选性强。

  接下来,老师把我们带到了的剖面前,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河道砾岩的沉积特征:自上游向下游,磨圆度越来越高,分选性越来越强,扁平状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倾向指向河流上游。

  第一个点的最后一项是认识河流阶地。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大石河共有五级阶地。一级为堆积阶地,二级为漫滩相阶地,三级为基座阶地,四级和五级为侵蚀阶地。五级阶地各不连续,表明这里曾有4—5次地壳抬升运动。

地质实习日记7

  前言;一、实习时间:2010年6月30日至2010年7;通过现场参观、获得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市政道路工程;四、实习要求;1、认真写好实习日记;2、按计划完成各认识实习和现场参观后,应对实习进;实习内容;一、工程地质部分;1、北大分校后山;昌平南口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昌平南口地区位于北京;此时实习地区学习使用罗盘定点、测量方位;学习使用;通过使用罗盘进行定点,

  前言

  一、实习时间:2010年6月30日 至 2010年7月25日

  二、实习地点:北京市城郊

  三、实习目的:

  通过现场参观、获得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工民建等土建工程 的概况;了解工程地质在土建设计、施工中的重要性。为更好的学习有关专业课打好基础,达到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同时,通过认识实习得到锻炼,增强专业意识观念。

  四、实习要求

  1、 认真写好实习日记。

  2、 按计划完成各认识实习和现场参观后,应对实习进行全面总结,写出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

  一、工程地质部分

  1、 北大分校后山

  昌平南口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 昌平南口地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区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形成一个缓坡倾斜地带。西部、北部为山区、半山区,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山区海拔400~800米,最高峰海拔1439.3米。该地区地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泥质灰岩。

  此时实习地区学习使用罗盘定点、测量方位;学习使用地形图。

  通过使用罗盘进行定点,采用后方交会法,目标为卧虎山山顶,北大分校F楼。 首先,调整磁偏角,北京磁偏角为5 50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此次实习中运用的后方交会法,对工程进行初步的定点定位,快捷方便,易于操作。

  2、 虎峪沟

  北京西北郊南口虎峪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地层发育完整。长城系地层总长1700m。可观察到太古界与元古界角度不整合;长城系地层层序及产状、岩性特征;观察闪长玢岩岩床(斑晶)。

  本次实习学习了用罗盘测量岩石的的产状。

  3、 龙山

  此实习地点可观察到寒武系与青白口系的地层及岩性;青白口系的岩性较为明显,为紫红色及灰绿色页岩。寒武系岩性为灰色豹皮状灰岩。

  可观察到寒武系下统与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岩层间的缝合线构造。

  根据测量岩层及断层的产状绘制龙山小平移断层图 表2 岩层、断层产状测量结果

  图1

  在土木工层中需要尽量避开断层地质,或采用措施减小此种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4、 石花洞

  喀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岩溶在土木工程中是不良地质现象。因为地下水中含酸性物质过多,导致岩石被分解融化,从而导致地基的破坏甚至坍塌。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

  如:城镇建设中供水和洪涝灾害问题;道桥工程中路基沉陷和悬空问题;工民建工程中地基沉陷稳定问题;地下工程中突水涌砂和洞顶(壁)坍塌问题;水电工程中库水渗漏问题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

  挖填(碎石、素土或混凝土) 1. 跨盖(钢筋混凝土梁板) 2. 灌注(混凝土) 3. 支顶或加固洞体 4. 桩基(嵌岩) 5. 排导(水)

  二、土木工程部分

  1、 建筑中的结构形式(杨润林);资料片:盾构机;参观校科技实验楼、

  2、 地铁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任奋华);参观北京地铁9号线六里桥工地

  3、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张连卫) ;参观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大坝 4、 桥梁(张举兵);参观水闸、参观卢沟桥、京九线永定河铁路桥、永定河公路桥 5、 参观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预制构件厂 6、 钢结构(张举兵);参观鸟巢建筑结构

地质实习日记8

  很多事只有亲身体会了才能知道,就象这次实习,除了受到很多苦之外,还学到很多在布没有学到的东西。 首先,我深刻的认识到,很多人在实习走之前就把这次实习当作一次公费旅行的态度是科学的。经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实习确实是一次旅行。 我们先到了克旗,在克旗参观了克什克腾地质博物馆,在解说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地质方布的知识,虽然现在那些知识已经忘光了。然后又去了巴林草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的草原风情,老师同学们为了铭记这一无限光荣的时刻,纷纷拍照留念,照片的背景会向他们的亲朋好友证明他们曾到过广阔无边的草原,照片上他们丰富的布部表情会向人们透露,他们在草原上的心情是开心愉快的。 草原上尽了兴,大家高高兴兴的坐上大客,前往奈曼 在奈曼我们参观了奈曼王府,然后用掉一天的时间去采点画图 其次,经过这次实习让我认识了一座漂亮的城市——承德。在奈曼完成任务我们就直接到了承德。在承德我们去了避暑山庄,避暑山庄的门票贵得不像样,但是免车费免住宿的到一趟河北,不去一趟避暑山庄更不像样,所以大家都去了。照样每到一处大家拍照留念以供回味炫耀。

  最后,我们途经大山草原,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地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布的分布形态,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 结论:实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路上要注意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一路上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地质实习日记9

  8 月 27 日 星期一

  今天是我们即将开始的实习的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在二教我们举行了实习动员大会。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地点,实习的内容,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贾老师跟我们讲了讲这次实习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机会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升的帮助。最后郭老师对我们说了说去实习基地需要带的生活用品,以及在那里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纪律,不能给当地人带来麻烦。就这样我们期待着实习的到来。最后我们坐上校车来到了实习基地,对实习基地充满兴趣!

  8 月 28 日 星期二

  早上吃过早饭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着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亮甲山出发。经过四十多分钟泥泞的步行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陡峭的崖壁。眼前的崖壁是由一层一层的层理分明的沉积岩构成。待大家集合之后,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岩层的三大性状即岩层的走向,岩层的倾角,岩层的倾向。还为我们演示了如何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在老师演示之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岩层倾角、走向的测量。之后我们到达崖壁的另一侧,看到了倾入岩,以及岩缝之间有水渗出的现象。老师为我们一一讲解了这些现象的成因。老师们给了我们照相留念的机会,每位同学都兴趣高涨,最后王老师教给我们在图纸上定位,然后整理了笔记,最后我们开始返回基地。

  8 月 29 日 星期三

  今天的地点是位于实习基地内的地学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布置着各种关于地学知识的墙面以及地球的立体空间,比如说小型的地球模拟,太空还有溶洞之类的。博物馆分为三个厅,由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我

们参观,观看了各种地学图片,这让我感到很惊讶,大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他能描绘出各种奇特的景观。在参观下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地球运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了柳江盆地的相关知识,比如说它的构造!最后还参观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岩石,讲解员对这次参观做了总结,最后我们对讲解员表示感谢!

  8 月 30日 星期四

  今天的实习地点是沙锅店,早上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向目的地进军,穿过小山村翻过几座小山,沿途中看到了当地农民种的各种庄稼。最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地点,这里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断墙,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老师讲了几句之后,我们又往另一个地点出发,这里是一个断崖,站在顶上看到对面是陡峭的断崖。看到了这里的断层,背斜,向斜以及岩墙,这是从来没见到的!路途中经过的村庄那么纯朴,他们那的房子很有特点,一般分为两层,第一层比较低,第二层是住人的,这样的比较适合当地的气候!看完之后我们的队伍开始返回基地!

  8 月 31日 星期五

  今天是实习结束的日子,早上同学们早早的起床收拾行李等待着校车的到来!在秦皇岛实习的这几天,同学们并肩作战,克服下雨天的泥泞完成了本次实习任务。到了该回校的时刻,我们坐在校车里畅聊着实习期间的快乐!回到学校后我们开始整理实习期间的资料和笔记。认真的整理各种数据,书写实习报告!同时我们非常感谢老师在实习期间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我们将以优秀的实习成果交给老师!不能辜负老师安排的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附:实习总结

  XX年3月1日,我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这次的实习单位是河南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我实习的地点在焦作市中站区。工程名称是和祥小区,这是一个安置小区,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

  一,查明工程场地地基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二,查明工程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有关技术参数。

  三,查明埋藏的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的埋藏物。

  四,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含水层特征等,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幅深度,提供抗浮设防水位。评价地下水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五,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数,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型,对抗震地段进行划分。

  六,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计算变性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七,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首先对天然地基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论述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论证对比,最后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倾向性意见。

  八,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有关设计参数,提出支护结构方案建设。

  九,提供降水设计有关参数,并对基坑降水和截水方案提出建议。

  十,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产状、成岩因素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工作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建设事业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习,让我们从感性上认识了工程地质,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所见的岩土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次由于实习时间有限,我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工程场地的地形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编录的形式反映出来,下面就是我这两周实习的具体工作:

  由于工程场地占地面积比较大,我们每天做的工作也都一样,所以就其中一天的工作做一详细的介绍即可。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吃饭之后,大概七点半左右我们就已经在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我所负责的工作就是记录每层土层的岩性,类别,就是做地质编录了。对土层进行划分、定名等工作。该采样的时候,进行采样,写标签,防止造成混乱。每天就这样重重复复,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对土层进行描述定名。这些东西只有在真正实际操作中才能知道,平时书本上学到的那些东西也都是理论上的,真正到了工地上才发现,实践是多么重要。同时也发现了其实做每样工作我们都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在工地上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单调,没有在学校时那么自在,那么有趣,在工地每天面对的就是同样的几个人,做的是同样无聊的几件事。但这也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才能知道,简单的东西我们需要重复的把它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是由很多小事,很多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只有做好了,我们才能成功。地质实习的过程是枯燥的、无味的,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及与人相处的方法。

  这次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本次综合性实习,让我体会到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的重要性,遇到了很多书本上从未遇到过的疑惑。了解了很多现场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体验了真实的施工现场环境。在带队老师的讲解下,让我受益匪浅,也确实说明了在校大学生实践知识薄弱的特性,也对自己的知识作了一个综合性的检测,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的缺陷和促使我在剩下的大学生活中抓住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这次实习中要特别感谢吴老师和陈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同时也很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潘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老师,你们辛苦了。

地质实习日记10

  摘 要

  根据学校的教程安排,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我们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操作步骤,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了解我们萍乡地区地质发展过程。了解了地壳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矿石,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稳定的基矗

  实习地区:

  1、 五陂下—王坑煤矿

  2、 孽龙洞

  3、 三口岩—新泉路段

  人员组成:能源系地测(3)班 实习小组第四组(组长;**,组员共8人)

  指导老师:***

  起止时间:XX年5月24日—XX年5月28日。野外观察3天,室内讲课2天,室内编写报告5天,共10天。

  报告人:**

  实习时间:XX年5月24日

  实习地点:五陂下——王坑煤矿

  今天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首先我们沿着河边往上走,沿途看到了河流的凹岸、凸岸、河漫滩。路边陡峭的高山,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岩层地质构造非常明显,我们看到了岩层的褶皱构造,各种形状各不相同。在王坑水电站公路旁,易老师带领我们怎样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水电站对面的山上的岩层中还能看到煤层,由于煤层厚度不到30公分,没有可开采的价值!最后,易老师带我们看了一个岩层的剖面,从剖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岩层的产状。

  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流水还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如冲沟、深切的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等。在河流密度大的地区,广阔的水面对该地区的气候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今天我们所实习的主要目的和学习到的内容是:

  河流,指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

  河床是指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也就是河流两岸间的容水部分。河床由于受侧向侵蚀作用而弯曲,经常改变河道位置,所以河床底部冲积物复杂多变,一般来说山区河流河床底部大多为坚硬岩石或大颗粒岩石、卵石以及由于侧面侵蚀带来的大量的细小颗粒。平原区河流的河床一般是由河流自身堆积的细颗粒物质组成。

  凸岸和凹岸(如图一)又称边滩沉积,是冲积相沉积类型之一。凸岸坝是形成于曲流河凸岸的堆积地貌。这是由于在曲流河中,水流在凹岸处流速较大,凹岸受到强烈侧蚀,形成深槽凸岸处流速较小,因此沉积物便在靠凸岸处堆积下来。凸岸坝通常由砂质沉积物组成,在剖面上呈板状沙体,分选较好;下部具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上部具中小型板状交错层理、沙纹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河漫滩 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雨季洪水时被淹没,雨季过后水位下降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所以南方地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或气候变化使河水水量增加,水中泥沙减少;或海平面降低,都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河流如果发生多次侵蚀下切,就可能产生多级阶地。阶地表面平坦,通常向河流下游方向倾斜,与新河床间有很明显的陡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微光华晨宇歌词 微光华晨宇歌词  作词:周洁颖  作曲:钱雷  演唱:华晨宇  我在黑暗中  化作一个火种  想为你...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优...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 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英语课堂上的学生,我写这封检讨书是因为我在期中...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还是无能为力,效果不明显。如...
高中青春的议论文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600字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B‰。8术避口樊庆东徐玉红夏比是音译ch砷y,夏比冲击试验(Charp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