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隔离场所管理制度(通用10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隔离场所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观察室门口设立醒目的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场所。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观察室。
2、确定专职或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在园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3、设立单独的隔离观察室,内设观察床,以供临时观察隔离时用,防止交叉感染及其它意外的事故发生。
4、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免洗洗手液等,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5、观察室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每日必须进行紫外线灯消毒并做好登记,还必须与各班级严格分开使用并经常消毒。
6、认真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一定要立即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并严格进行消毒及检疫工作
7、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隔离观察室已感染幼儿的护理工作。
1、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校设置专门的隔离室。
2、隔离室要阳光充足,不阴暗潮湿,光线明亮、通风、室内有防署保暖设施,流水洗手设施。
3、隔离室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一日工作常规。
4、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配备专职保健老师。
5、隔离室按照卫生保健要求需配备药柜、观察床、桌椅、视力灯、消毒灯、体重称、身高计、量板、药品、消毒液等物品,并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有出入登记记录。
6、隔离室内设隔离室时,需隔离到位,封闭隔断,保证不交叉污染。保健教师进隔离室时,需穿隔离衣,出来时脱下摆在隔离室门口封存。
7、隔离室内须有专用隔离床和被褥,不得随便挪用。配有隔离床,污物桶等。
8、非保健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隔离室。上班时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财产物品、药品、台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一、负责全园幼儿及职工的保健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二、负责每天晨检,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检查。对患病幼儿及时做好妥善处理,指导体弱幼儿的护理工作。
三、认真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一定要立即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并严格进行消毒及检疫工作。应指导保育员做好消毒工作并及时报告防疫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
四、指导各班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定时检查各班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负责保管医务室一切物品、用具、药物,做好卫生知识宣传、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灭蚊蝇工作。协助后勤园长检查、评比、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工作。
六、配合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检疫工作。
七、按照卫生保健要求配备药柜、观察床、桌椅、消毒灯、体重秤、消毒液、视力灯等物品,并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
八、隔离室内备有专用的床、被褥、玩具、食具、盥洗用具和便具、诊察用具等,还必须与各班级严格分开使用并经常消毒。
九、非保健人员、健康幼儿和保教人员不得随便进入保健室。上班时不得在保健室内会客、干私活,中午休息时不得睡在幼儿保健床上,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十、建立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台帐,做好分类登记统计,记录规范,不错记漏记、随意涂改。
1、儿童和工作人员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幼儿园保健医同意后方可回园。
2、各类医疗卫生用品要严格消毒,达到无菌效果。
3、对患儿(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儿接触过的幼儿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幼儿不许串班、不混班,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4、对原因不明的高热、腹泻的幼儿,在家长不能及时接走之前不让幼儿回本班,在隔离室或医务室内等待家长来接。
5、离园两个月以上或外出(离开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经医务人员重新体检后方可回班。
6、幼儿及工作人员家中婴幼儿或家属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和医务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一、早晨来园开窗通风。
二、传染病流行季节或班中有传染病发生时每日下班后开紫外线灯一次,每次半小时;其余时间每周五一次,每次半小时。
三、毛巾:洗净后放热力消毒柜消毒,消毒后晾晒,每日一次。
四、水杯:每日先在一池中清水清洗,再二池洗涤剂清洗,再将洗涤剂清洗干净后在三池中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而后在四池中用流动水清洗彻底干净后,放消毒柜内消毒。在消毒柜内消毒时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里外无污渍、奶渍,水杯沿无锈渍。
五、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专用毛巾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后应用。
六、抹布: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七、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后100mg/L的消毒液消毒,4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八、门把手、水龙头: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用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而后用蘸有清水抹布擦拭。
九、厕所:随时冲洗,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
十、玩具: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清水刷洗。
十一、梳子: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清水刷洗。
十二、图书:每周五在阳光下爆晒。
十三、拖鞋: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清水刷洗。。
十四、床单枕巾:每月最后一个周五由幼儿家长拿回家清洗。
十五、被褥:每月底日光爆晒一次,用紫外线灯消毒二次。
十六、个人卫生:餐前老师用流动水及香皂,按照六部洗手法水
十七、消毒用毛巾及墩布专用,不得他用。
为进一-步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措施,规范应急隔离室的管理,现制定本制度。
1、选择离教学区、宿舍区较远的5栋为隔离区。
2、设立明显隔离标志,拉出禁界线,有隔离患者时应由保安员把守。
3、设制隔离区办公室,完善消毒及诊治措施。
4、隔离人员实行单人单间隔离居住。
5、隔离室为临时隔离传染病的专用房间,外人不得擅自进入。
6、工作人员进病房或诊室前,必须衣帽整洁。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7、落实保洁制度及监控措施,每天地面、门把扶手、空气消毒两次,每月做细菌培养--次,细菌含量应符合卫生学标准。
8、隔离病房、污物间、厕所及其他清洁场所的清洁工具需严格区分,拖把用后洗净悬挂。
9、用过的器械、被服及病室用后应严格消毒处理。
10、病房保持整洁,做到一人一杯一消毒,转出后应做终末消毒。
一、对隔离室实施严格管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校医(或保健教师)为直接责任人。
二、隔离室为临时隔离有发热症状的师生员工专用房间,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三、隔离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临时挪作他用。
四、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前必须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不得穿便服出入隔离室。
五、隔离室设施、设备与物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日做好登记验收。
六、隔离室每天必须按规定进行消毒,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必须按有害垃圾正确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七、工作人员在下班前必须检查各项设施设备是否正常,门窗是否关锁好。
八、对隔离室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及时记载、留档备查。
1、隔离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房间通风良好,有单独的出入口。
2、室内设施设备齐全,备有紫外线消毒设备、常规消毒用品、小桌椅、玩具柜、污物桶等物品。隔离床和被褥属于隔离室专用,平时不得随便挪用。
3、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室内物品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并记录。
4、建立《隔离患儿登记本》和《隔离室消毒记录本》。
5、隔离室单人单间,一室内不能同时隔离两个以上病种的'患儿。
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有发热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室,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配置要求:N95医用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防护镜、防护服)。出来时将防护用品按规定严格进行处置,立即进行手部卫生消毒(流动水下七步法洗手后喷洒手部免洗消毒液)。
7、隔离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密封,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8、保健医生负责对隔离室设施设备和物品进行保洁、消毒,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无污染、无安全隐患。
9、被隔离患儿临时隔离期间,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禁止离开房间。非保健人员、健康幼儿和保教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室。
1、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后方可回园。
2、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
3、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病人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人,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园。
4、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消灭蚊子等媒介昆虫以预防虫媒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
5、保护易感儿童
(1)、掌握易感儿名单,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幼儿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6、 传染幼儿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净化再排入下水道。
7、保健人员进隔离室必须穿上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接触患病幼儿后,应及时洗手。
增强XX幼儿园疾病预防与控制カ度,提高师生(幼儿)防病意识,保障师生(幼儿)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規定,按传染病防控エ作要求,结合当前防疫形勢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设施、设备安全档案资料,对所有设施、设备必须登记,注明购买时间、设备名称、设备价格,并做好维修记录。记录规范,不错记漏记、随意涂改。
2、隔离室按疫情防控配备要求:观察床、桌椅、防护衣、防护手套、呕吐物处置箱、量板、消毒灯、消毒液等物品,并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
3、定期组织人员对设施、设备认真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思想要重视,以防患于未然,确保使用时的安全。
4、每周对隔离室的桌椅、床围栏、玩具用1:200的消毒剂消毒。不能浸泡的玩具、图书需放在阳光下暴晒3-4小时。
5、隔离室内专用隔离床和被褥,平时不得随便挪用。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汚染,无安全隐患。
6、注重平时管理、维修、保养工作,以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
7、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准私_取用隔离室所有设施设备。
8、各种设施设备属于固定财产,实行保健人员负责制,如有变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发现非正常损坏或丟失,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