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计划书上册
创始人
2025-10-23 03:18:45
0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计划书(上册)

  期末考试将至,需要复习的内容如此之多,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呢?下面为大家推荐的是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书,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球体

  2.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在我国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1961年4月16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 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四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象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 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

  5. 北N南S东E西W

  6.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8. 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9. 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10. 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11.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第三课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

  2.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由于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3. 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的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每个时区均采用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这就是该时区的“区时”。

  4. 东西十二区合并为一个时区,他们的中央经线是180°经线。

  5. 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实际上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

  6. 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7. 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和东侧的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当飞机或轮船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退一天,反之,日期要进一天。

  第四课地球的公转

  1.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约为365天。

  2.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3.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4. 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5.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6.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东至日。东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7.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5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

  8. 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昼长夜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好相反。

  第二单元地图

  第一课地图的基本要素

  1. 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

  2.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3. 比例尺: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第二课地图的判读

  1.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

  3.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将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第三课地图的应用

  如今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新型地图,如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

  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海陆的分布

  1. 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海洋面积占地表的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

  3.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从大到小排列)

  4. 亚洲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5. 四大洋:太平大西洋,印度和北冰(大洋从大到小排列)

  6. 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海是大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介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第二课海陆的面貌

  1.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南北美洲:西部是山地,往东是平原和高原。

  2.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亚洲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非 洲

  3. 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034米,比陆地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2190米。

  第三课海陆的变迁

  1. 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另一种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力、海浪等。

  2. 地壳运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

  火山喷发形成的长白山天池

  火山形成的五大连池

  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

  风力侵蚀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风蚀地貌

  3.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4.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5. 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的地方常常会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则会出现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6.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 大西洋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7. 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

  第一课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指一个地方的短时间的变化,它是多变的,我们常用阴晴、气温高度、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

  3. 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云层云层运动的状况的图像。

  4. 许多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公布对大气环境监控的结果,即发布“空气质量日(周)报”

  第二课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以一天(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年)变化。

  2.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3.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 纬度位置是指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另外,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第三课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1.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个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 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3.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

  4.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的小山村,被称为世界“雨季”。

  5. 太平洋东岸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降雨最少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干极”

  第四课世界气候类型

  1.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

  2. 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大,有的地方降水很多,气候湿润,有的地方降水极少,气候干燥,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3. 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性气候;高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为面积广阔的温带性大陆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 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苔原气候的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5. 在中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第五课影响气候的因素

  1. 影响其后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 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3. 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

  4.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5.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一千米,气温下降约6℃。

  第六课人类活动与气候

  1. 水稻适宜生长在湿热条件下,小麦适宜生长在温凉干爽的环境中。

  2. 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地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大全  比喻句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