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施工方案
创始人
2025-10-19 08:19:12
0

焊接施工方案

第一文库网

吉化动力厂3号炉脱硫除尘工程

焊接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武汉凯迪蓝天科技有限公司吉化项目经理部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施工前的准备┈┈┈┈┈┈┈┈┈┈┈┈┈┈┈┈┈┈┈┈ 四. 人员组织分工 ┈┈┈┈┈┈┈┈┈┈┈┈┈┈┈┈┈┈┈┈ 五. 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 ┈┈┈┈┈┈┈┈┈┈┈┈┈┈┈┈ 六. 电焊条的管理制度 ┈┈┈┈┈┈┈┈┈┈┈┈┈┈┈┈┈┈ 七. 焊接施工的要求┈┈┈┈┈┈┈┈┈┈┈┈┈┈┈┈┈┈┈┈ 八. 焊接技术要求┈┈┈┈┈┈┈┈┈┈┈┈┈┈┈┈┈┈┈┈┈ 九. 安全防范点及措施 ┈┈┈┈┈┈┈┈┈┈┈┈┈┈┈┈┈┈┈ 十. 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 十一. 质量标准、指标、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 十二.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

一.工程概况

1. 1概述

吉化集团公司动力厂1×410t/h锅炉NID脱硫岛工程,采用的是炉后烟气脱硫设施。脱硫除尘岛采用总承包方式,即整个脱硫除尘(预除尘为电除尘,末级除尘为布袋除尘)岛的工艺、电控、的设计、设备及材料供货、施工、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均由凯迪蓝天公司负责。采用的技术是NID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1. 2结构与布置

1. 脱硫装置位于电厂规划的区域内,采用一炉一套独立的脱硫装置,主要工艺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集中布置,以节省厂区用地。建、构筑物的

平面和空间组合做到分区明确、合理紧凑、生产方便,并与电厂其他建筑群体相协调。

2. 脱硫系统的主要设备有预除尘器(ESP) 、NID反应器和后除尘器(FF)。NID反应器布置在ESP出口,FF

布置在NID反应器的出口, 这样的布置使工艺流程顺畅, 烟道最短, 烟道阻力小, 节约场地。整个脱硫岛布置在锅炉和烟囱之间布置。

3. ESP第一排柱距E列柱中心线距离为6.425米;ESP第一排柱距FF最后一排柱距离为27.970米;FF

最后一排柱距烟囱中心线距离27.405米。

4. ESP灰斗下标高4.0米,进气口标高11.5米。出气口标高12.438米。根据ALSTOM的设计,FF进口尽

量靠近反应器的出口, 将FF高位布置, 这样可保证保证船形灰斗、流化仓的灰能倾斜向下进入混合器有较好的流动性。

1. 3工程特点

1. 高空安装的件数多,交叉作业多,危险性高,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 找正、验收、质量要求高。 1.3安全和环境概括

本项目的施工多为交叉作业,安全方面的隐患比较多,施工中必须加强监督和控制;环境方面主要涉及找正噪音的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公司的《噪声控制程序》。

2.编制依据

为保证整个工程的焊接质量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按以下规程和规范要求施工: 2.1吉林吉化集团公司动力厂1×410t/h锅炉NID脱硫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2吉林吉化集团公司动力厂1×410t/h锅炉NID脱硫工程《质量计划》 2.3武汉凯迪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安装图、说明书及相关图纸 2.4《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DL/T 5047-95 2.6《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锅炉篇(1996年版) 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焊接篇(1996年版) 2.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1-2002

2.9《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生产)管理规定》 2.10.《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各项管理制度》

2.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205-2001

2.12.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与体系程序》以及相关的系统文件 2.13.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上的焊接技术要求。 2.14.监理公司发放的技术文件及资料

2.15.公司和工地的重大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以及相应的控制程序

3.施工前的准备

3.1图纸准备

开工前组织所有的施工人员,特别是持有焊工证的焊接施工人员熟悉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和有关的焊接技术要求,以便于施工。 3.2机械、工器具准备 规格及数量详见下表:

4.1管理人员

电焊工: 6-8人

电 工: 1人 辅助工: 5人

为了科学的组织施工,将人员责任到人: 4.2.1焊工负责整个脱硫岛施工的焊接。

4.2.2电工负责焊机及电源开关等的日常维护和检查。

4.2.3辅助工负责设备焊后清渣、打磨、除锈及刷漆:并负责焊前设备的清理及焊后设备变形的校整。

5.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

5.1所有参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安全考试合格。

5.2凡从事焊接、氧割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门的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后,

持证上岗。

5.3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熟悉现场的施工环境和施工范围,且对交底清

楚明白,严禁无交底施工。

5.4施工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统一协调。 5.5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和疲劳施工。 5.6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且经检验合格。

6.电焊条的管理制度

6.1.电焊条的保管

6.1.1焊条入库前要检查焊条质量保证书和焊条型号标志。

6.1.2焊条储存库应干燥且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在10-250C的范围内,相对湿度低于60%。

6.1.3电焊条应按种类、牌号、批次、规格、入库时间分类堆放,并有明显标志。堆放时必须垫高,与地面和墙面距离应大于300mm,并要分垛放置,以保证上下左右空气流通。

6.1.4电焊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无质量保证书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批次抽查检验。特别是焊接重要部位时,焊前应对所选的焊条进行鉴定。对于存放较久的焊条也要进行鉴定才能确定是否可以使用。严禁使用过期、报废的电焊条。

6.1.5如果发现电焊条内部有锈迹,须经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焊条药皮受潮严重,已发现药皮脱落时,应与报废。

7.焊接施工的要求

7.1.焊前准备

焊接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或机械加工,坡口型式按照设计要求加工,若设计无要求,按招标文件中的规程要求加工。

火焰切割时,切口上不得产生裂纹,并不宜有大于1mm的缺棱,切割后应清除边缘上的氧化物、熔渣 及飞溅物等。机械加工时,加工表面不应出现台阶。

切口或坡口边缘上的缺棱,当其为1-3mm时,可用机械加工或修磨平整,坡口不超过1/10;当缺棱或沟 槽超过3.0mm时,应用Ф3.2以下的低氢型焊条补焊,并修磨平整。若切口或坡口边缘上出现分层性质的裂

纹,需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或超声波探测其长度和深度。当长度和深度均在50mm内时,在裂纹的两端各 延长15mm,连同裂纹一起用铲削、电弧气刨、砂轮打磨等方法加工成坡口,再用Ф3.2的低氢型焊条补焊, 并修磨平整。

为防止硫化板的破坏,焊前需在硫化板上面搭设耐火棚部,对其隔离,避免焊渣和飞溅落到硫化板上。

7.2焊接工艺 7.2.1焊接工艺规范

本标段钢结构焊接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接方法。

坡口底层焊道应采用不大于Ф3.2mm的焊条,底层根部焊道的最小尺寸应适宜,以防产生裂纹。当壁 厚δ≤6mm时,可不开坡口焊接,对口间隙1-3mm,若不能保证焊透,可在背面适当清根,用Ф2.5的焊 条补焊。要求焊透的对接双面焊和T型接头角焊缝的背面,要在背面清根,经检查合格后再施焊。

7.2.2焊接工艺参数

对照焊接工艺评定采用的参数,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编制焊接工艺卡。

7.2.3焊接工艺要求

雨雪天气时禁止露天焊接。构件潮湿或有冰雪时,必须除净方可施焊。在四级以上风力焊接时,应采取防风措施。

常用普通低合金钢结构施焊最低温度,要遵守招标文件中规程规范的规定。 焊接时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引弧。

定位点焊,必须由持焊工合格证的焊工施焊。点焊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正式施焊时的材料相同。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长度应大于40mm,间距为500-600 mm,并应填满弧坑。

T型接头角焊缝和对接接头的平焊缝,其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被焊工件相同,长度应≥60mm,宽度应≥50mm,焊缝引出长度应≥25mm。焊接完毕后,必须用火焰切除被焊工件上的引弧、引出板,并修磨平整。

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及焊接顺序进行,以控制焊后构件的变形,控制焊接变形还可采用反变形措施。

在约束焊道上施焊,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再焊时应对已焊的焊缝局部做预热处理。 多层多道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因焊接而变形的构件,可用机械或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加热的方法进行矫正。

7.2.4焊前预热

当结构件在负温下焊接时,应对构件进行适当预热。

7.2.5焊接注意事项

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管子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点固焊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

在对口根部点固焊时,点固焊后应逐个检查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点焊。 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检查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以防止产生裂纹。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7.2.6焊缝返修

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不得超过三次,中、高合金钢不得超过二次,并应遵守下列规定:彻底清除缺陷。 补焊时,应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照工艺要求进行。

7.2.7质量检验

建立健全焊接质检验收网络,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实行项目工地三级加一级甲方验收制度。需甲方验收的项目,应按规定书面通知甲方参加验收。

7.2.8焊前质量控制

所使用的焊接材料应有质量保证资料(出厂合格证或技术性能补充试验合格报告)。

焊前根据工艺评定的规范、参数编制焊接工艺卡。对施焊焊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进行签证。 凡参加该项工程焊接的焊工,须持有效的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且得到监理或业主的认可。

7.2.9过程质量控制

焊件的清理、打磨及对口由焊工负责把关,二、三级质检员进行检查确认,未经二、三级质检员检查确认的,不得点固、施焊。

施焊焊工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施焊方法、规范参数进行操作。凡在施焊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必须向有关技术人员汇报,不得私自处理。

焊接工程师、技术员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监督与指导,保证措施的落实与执行,并做好焊缝的标识和跟踪。

各级质监人员对焊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质量问题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及时关闭。

7.2.9焊接质量的外观检查

焊接后外观检查执行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根据有关规定焊接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焊缝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

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2) 二级和三级焊缝的外观质量参照下列表内容:

焊工当天焊完焊口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焊工自检表”报施工处质检员检查验收,施工处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填写“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验评定表”,报质检部门验收。三级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再根据甲方规定,报请甲方验收。

8.焊接技术要求:

8.1、参加施焊的焊工必须经相应项目考试合格焊工,且工艺水平一贯优良,责任心强。

8.2、严格控制施焊前的对口工作质量,对接坡口角度应控制在30~35°范围内坡口内外壁10~15mm范围内,应打磨光滑,不允许弯折、错口现象,对口质量与要求不符,焊工有权拒绝施焊。 8.3、施焊中应注意氩弧打底的根层透度良好,控制工艺参数在焊接工艺卡要求范围内。

8.4、小口轻管加需SMAW填充或盖面,应使用Ф2.5焊条,禁止赶速度而使用较大直径的'焊条或随意提高焊接工艺参数。

8.5焊接接头表面应力求工艺完美,控制高低差,宽窄差及焊缝成型的水准,如有超标,应打磨修整至优良级要求标准。

8.6焊接必须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焊缝必须饱满。

8.7焊接必须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无特殊规定时, 焊缝高度不得低于被焊母材的厚度,焊接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清渣检查。

9.安全防范点及措施

10.1到达现场的材料要集中摆放,电器设备要有防雨棚,放置要平稳,尽量避免二次搬运,被压在下部的材料不得直接用吊车吊出,需要将上面的材料清理后再行起吊;不得在制作好的设备上乱涂乱画, 10.2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必须做到“谁干谁清,随干随清,工完料尽场地清”,所有的废料必须分类放置,使用的易燃废料必须及时回收

10.3施工人员严禁在道路和通道上堆放杂物和设备。

10.4现场的安全设施必须统一规划。现场的危险作业区拉设安全警戒线和悬挂警告标志。 10.5现场拉设的安全绳高度不低于1.2m,两端拉直且牢固可靠。 10.6吊车道两侧1.5m内,严禁堆放设备

10.7现场的配电盘摆放整齐,并有可靠的防雨措施,实行一机一闸。

11.质量标准、指标、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11.1质量标准 11.1.1按图纸设计要求

11.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加工配制篇(试行) 11.1.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焊接篇(1996年版) 11.2质量保证措施

11.2.1认真执行我公司一整套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以下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制的良好运行。

a)按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质量管理作业文件》的要求,确保质量管理机构的有效正常运转。

b)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公司和工地制定的《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和《质量奖惩办法》。

c)在每项工程开工前编写好作业指导书文件,作业指导书做到层次清楚、操作性强。

d)建立二级验收管理制度,实行班组自检、施工处质监员验收;强化三级验收管理制度。各级质监人员必须做到不漏检、不错检。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及时整改,决不给工程留下丝毫隐患。

e)施工完毕经项目工地三级验收合格后,对需甲方监理工程师、质监站或质监中心站验收的项目,质监科及时整理资料,按要求提前通知对方,配合验收。针对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及时整改并反馈。

f)层层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立以施工组长、班长到分管主任的各级质量责任制,发生质量问题要层层追究责任。

g)实行质量检验计划制度。每月根据月度施工计划,编制月度质量验收计划,质检人员根据计划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h)坚持“二会”、“一查”(即施工处每周一次质量例会;每月一次质量分析会;施工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员现场的检查,使施工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i)严格执行“图纸没有会审不施工,没有作业指导书不施工,未进行交底不施工”的原则,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j)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交底,学习《规范》、《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检验计划》等文件;使所有 人员都熟悉施工工艺纪律和安装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12.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12.1班长、技术员在每天的站班会及安排施工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三交”、“三查”,以保证施工人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12.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颌带;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先检查周围环境和所用的安全设施,严禁盲目施工。

12.3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所用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及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良好。 12.4查找设备的人员不得边看图纸边行走,必须集中精力,随时注意观察,以防摔跌、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

12.5留意遵守现场所有安全警告标志的警示,未经许可,不准进入安全警戒区域。

12.6工作时间内杜绝在施工现场奔跑、追逐、嬉戏、娱乐、看小说、杂志等行为。

12.7非工作人员不准在运转的起重运输机械周围逗留,以防受到意外伤害。

12.8不准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机械及工器具;使用火焊、角向磨光机时要戴防护眼镜。

12.9现场所有的安全设施,禁止乱拆乱动。对已获准而临时拆除、挪动的设施,工作结束后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及时恢复。

12.10上下班途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12.11尊重和支持安监人员的工作,服从安监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12.1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参加安全活动,严格执行各级安全规章。

12.13做好安全“一对一”的监护工作,以确保“三不伤害”。

12.14认真、及时地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严禁他人代签。严格执行跨月度的安全和

技术交底。

12.15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负责,增强责任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12.16吊装时,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在伸臂及吊物的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 12.17施工区域拉设安全警戒绳:正在施工、严禁入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大全  比喻句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