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创始人
2025-10-09 09:46:47
0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总结的特点

  (1)自身性。总结都是以第一人称,从自身出发。它是单位或个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映,其内容行文来自自身实践,其结论也为指导今后自身实践。

  (2)指导性。总结以回顾思考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认识,找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取得经验,避免失误,以指导未来工作。

  (3)理论性。总结是理论的升华,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4)客观性。总结是对实际工作再认识的过程,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

  二、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

  写作分为标题、正文、落款。标题又分公文式的,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组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2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暂时贮存粪便,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6)肛门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6、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

  7、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

  ①小肠长5—6米

  ②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

  ③皱壁表面有小肠绒毛

  8、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胃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肠液、胆汁、胰液,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形象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果蔬类——鱼蛋类——豆奶类——-油脂类

  3、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①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

  ②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

  ③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3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

  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肋骨间的膈肌收缩,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骨间的膈肌舒张,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4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5、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5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泌尿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并排出尿液。

  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尿的形成:

  ①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5、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6、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7、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8、排尿的作用:

  ①排出废物的作用;

  ②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9、人体产生的废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气体三种途径排出体外;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6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角

  1、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被人看清楚。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4、人能看得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5、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所造成。

  6、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二、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敏感细胞,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就形成了听觉。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3、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6、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第四节激素调节

  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的发育。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

  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7

  1、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2、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痛痛病等。

  3、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以下措施:植树造林、保护鸟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计划生育、退耕还林还草。

  4、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叫做生物入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