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
创始人
2025-09-23 16:18:44
0

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5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第六册第七单元《老师的歌》中的一节课,这是一节以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为主的综合课。(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老师的歌》这个单元,包括歌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和聆听曲目《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四个教学内容。从总体而言,这个单元紧紧围绕着:敬师、赞师、颂师、唱师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抒情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2/4拍、bE大调,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主要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无限的深情的情感。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段,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为此,《课标》规定了具体的“学段目标”,即: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所以,我为这一节综合性的音乐课确定了两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即: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和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根据我对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分析,结合教材分析和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因素的认识掌握,我为这一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情感,通过学习与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体验、表达歌曲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它由三大环节构成:

  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音乐、理解情感。计划用时10分钟。

  1、播放《我爱米兰》,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经过常规的组织教学后,迅速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

  3、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我爱米兰》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各为2分40秒)

  问题有如:这两首歌曲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歌曲赞美的是什么?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将老师比喻成米兰?两首歌曲速度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速度对表达音乐情感有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的讨论,老师适时的范唱与讲解,使学生逐渐明白:两首歌曲都表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将老师比作米兰,颂扬了教师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而后一首歌曲则是直抒心怀,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静静地散发着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

  这一环节中的欣赏过程,我没有运用图片、录像等其它形式来提示、帮助学生们感受、理解音乐,因为我认为: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表达,理解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加之,经过一、二年级的长期系统的学习之后,这一学段的学生也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将点出今天的课题,即: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课本第40页)从而进入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大环节:演唱歌曲、表达情感,计划用时22分钟。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主要运用:视唱法、教唱法相结合的学习手法,教学生演唱歌曲、表现情感,具体过程是:(重点说:教唱的过程及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手段)

  1、教师弹琴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地跟琴视唱乐谱; 这时,我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在音高、节奏方面的准确,还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轻地进行演唱。这种轻声唱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保护嗓音,我还会引导学生们明白,这也是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

  2、将学生分两组进行“啊”音演唱,检验并巩固学生的旋律感;

  3、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

  如,提出问题: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从而引导学生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这一步骤中,我还将对歌曲中一字多音与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啊”字的力度控制、主副歌的情绪增进等重难点运用对比范唱等形式进行教学。

  4、经过我细致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我将把学习过程完全地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导,最后,老师弹着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5、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学生的新授歌曲,我还将分别设计了这样几种演唱形式,如:分组竞唱、分句接龙、领唱和齐唱合作等形式。这样,不仅巩固了新授歌曲,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歌唱表演形式,一举两得。

  第三大环节:拓展创编、深入体验(8分钟)我主要采用:“分组合作,现场创编”的形式开展活动。

  我将提示学生,可采用如:歌唱、配乐诗朗诵、舞蹈、小品、画画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体验歌曲的情感,老师这时做适时的巡回指导。

  虽然学生们创编活动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比如:弹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但却让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经验,愉快的体验了过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编形式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我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创编的表现形式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创编的形式,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总之,我设计的这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