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创始人
2025-09-21 21:48:58
0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4篇

  引导语;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笔算除法是三年级下册第19、20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3、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学生认识除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并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和书写格式,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自己教授的方法主要有:

  ①情境教学法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在本课时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图中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②媒体演示法把操作和计算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中建立表象,理解算理。

  2、说学法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本课时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学生发表意见: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

  2、引出实际问题。

  (1)呈现植树画面。(教材第19页主题图)

  “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①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②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

  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1)谈话。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借助分小棒的过程,探究42÷2的试商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再现42÷2的笔算过程,学生口述算理。

  3、试一试

  48÷4= 96÷3=。

  4、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1)先谈话: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5、在试一试。

  58÷3= 51÷3=

  三、实践与应用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课件出示)

  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按照教材的编写和我的教学经验,我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第一课时——教材第19页例1。

  2、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能力目标: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是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除法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及算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自学”教学模式,采反馈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方法.

  说学法:本节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在尝试中练习、在练习中反馈。

  三、说教学过程

  1、在自学跟踪课

  首先解读学习目标,其次学生独学,用双色笔标出疑难,接着在对学和群学中解决疑难,并板书出本组的疑难,最后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2、合作展示

  由于是两节课连着上,目标一样就没解读,直接让小组长带领组员再组内预展,接着就是大展示,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没做测评。

  四、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但是有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式的模仿,不明白算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像计算这类课,在大组合课堂中怎么上,才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告别机械式的模仿?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二年级学了表内除法和三年级上册学了表内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是四位数的笔算除法,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打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俩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先从最高位除起,除的过程中要看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俩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基本相同,所以学生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3.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4、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的连续除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几天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1.口算开火车:

  490÷7﹦360÷6= 630÷7﹦500÷5﹦ 240÷8﹦ 160÷4﹦

  150÷3﹦ 700÷7﹦ 240÷4﹦ 480÷6﹦ 900÷9﹦ 640÷8﹦

  叫一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77×()<593×()<236×()<588×()<665×()<39

  为本节课试商打基础

  3.笔算下列各题

  68÷4=85÷5=

  让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过程。

  3、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俩位数的除法。出示课本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这道道题完整的表述一下?那么根据这位同学的表述,如何来列算式那?学生列出算式,板书:

  238÷6=

  请同学们来估一估,这些照片大约要插多少页?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使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结果,要想准确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进行试算,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请一个学生介绍计算过程,教师完成板书内容。引导学生把准确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总结计算方法:

  238除以6,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个百除以6,商够一个百吗?不够,不够我们要把2个百看成20个十,在与十位上的3合成23个十,23个十除以6,商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十,用6乘三个十,得18个十,23个十减18个十,得5个十,余数是5,5个十与8成58,58除以6,商是9,用6去乘9,积是54,58减54,余数是4,余数比除数小,到此为止。

  引导学生共同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俩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能插下这些照片吗?

  2本哪?

  方法一:24<40,所以一本不够,24×2=48,40<48,所以俩本装这些照片够。

  方法二:

  24<39,39-24=15(页),15<24.所以不够。

  学生思考后解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5.小练习:

  156÷3=

  434÷8=

  605÷5=

  863÷7=

  (1)比较:这四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前两道题的商是两位数,后两道题的商是三位数,为什么?

  思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三位数?学生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小结。

  2、练习五第1题,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1)口答:商是几位数?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订。

  四.拓展练习:

  1428÷6=

  3689÷8=

  15964÷9=

  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你有什么收获?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今天教学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上完这节课总体感觉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尤其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掌握不是很好。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让学生能够把已经学习过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中,让学生知道当被除数的最高为不够除,我们就看前两位。

  二、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

  围绕教材“238÷6”提出“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讨论,发现笔算的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这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估算的结果要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并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2.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错题,让学生教学生。

  3.整堂课的时间把握上不够好,后面的巩固练习还没完成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二、说教材的编排特点

  教材从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引入今天的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的是顺序和舒适写法的问题;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在下面教学程序中在详细阐述。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我从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试图改变传统教学的“复习准备——例题讲解——巩固反馈——课堂总结”这一教学流程,而给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更多合作交流的时间,所以,本节课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流程:沟通旧知——创设情景——自主探索——巩固新知——回顾反馈。

  一)、沟通旧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笔算的?

  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下面的新知识学习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

  1、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

  2、既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数感,又可以让学生养成先估计再笔算的习惯。

  三)、自主探索

  出示例1尝试列竖式计算,边用小棒分一分,边自我检查,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

  教学例2时,让学生估算,再进行讨论。然后比较例1、例2的区别,引导概括总结,通过操作后的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计算方法。

  四)、巩固新知、回顾反思

  启发学生思考:“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