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创始人
2025-09-21 02:18:05
0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的近似值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教材中截取近似值有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截取,前面已学过积的近似值截取,对商的近似值截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实例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当小数除法有时碰到永远除不尽或有时虽然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就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 说学生的认识

  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已基本掌握,也已学习了积的近似值的截取,对商的近似值的截取也能略知一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百分位,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直接截取,应看千位上的数是用“四舍法”或“五入法“再来截取,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更加困难了,如:有一堆煤共有100吨,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来运,几次能运完?学生计算得100÷3=33次……1吨,往往是根据已学的知识用“四舍法”把余数1吨直接舍去,直观地取整数33次,这样出现了这堆煤还留有一部分,学生这种直观地思考忽略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

  三、 说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揭露认知上的矛盾。

  1、 简单回顾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设计让学生求6.8496 保留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

  设计的这个数字既有四舍,也有五入,还有保留三位“五入”后的数字变化,可以说一题中涵概了许多知识分量。

  2、 生活实例引入,在探索中求知:

  (1)例1 我们五(一)班期中考试,全班总分是5089分,请你算一算他们班的平均分有多少分?

  不告诉学生人数,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当然能够计算这题的平均分:5089÷55

  尝试计算后,学生发现此题不能除尽,得5089÷55=92.52727……(分)

  此时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

  小数位数,取它的近似值,应是多少分?(五入法 92.5分)。

  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

  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3、反馈练习:

  (1)要求学生从下列每组中自由任选一题进行计算(板演和自练)

  a、保留一位小数 49.6÷3 3.85÷0.76

  b、保留两位小数 4.84÷25 38.36÷12

  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指名说说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肯定对的,找出错误原因,加以纠正,然后由学生互相去讨论,总结商的近似值的取法,最后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即要保留一位,要看第二位,也就要除到第二位。这个方法是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的感悟,感悟方法,感悟规律。

  (2)我国的原煤产量1981年是6.2亿吨,1991年达到10.9亿吨,1991年的原煤产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a、学生读题后,问你读题后想到什么?教给学生读数学题的方法,读了题目,学生应该知道用除法计算,并且是不能除尽,要保留一位,需要除到第二位。让学生养成先通盘考虑,然后进行计算的好习惯。培养习惯应该是数学课的重要任务,不能只授知识,无素质、习惯的培养。

  计算后,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横式中用“约等于”连接,竖式的正确书写及答案中写上“约”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4、巩固练习:

  (1)按要求在下表里填上商的近似值:这个表是书本的试一试,我把它放到巩固练习处理,因为这个题,不仅仅是保留方法的训练,还有计算技巧的素质培育。所以在学生对保留有更深的认识后再练习,是练习层次性的体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3÷19

  0.487÷2.5

  a、学生练习,比一比谁最快。

  b、计算并介绍好的方法(可能出现)。

  ①先除到百分位保留一位小数,再列式除到千分位,保留两位小数,以此类推。

  ②先除到百分位(第二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再在原式上继续往下除,保留两位小数以此类推。

  ③看最多保留三位小数,先直接除到万分位(第四位小数)然后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进行保留。

  c、通过学生的方法介绍后,问学生认为哪一种方法,既快又简便,并说出为什么。

  第③种方法简便,因为他从全局出发只列一个竖式,而且保留小数时,只要一位一位往下看,也不易出错。

  (2)为了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应用性,我还设计了一题生活性题目:

  7个小朋友合买了一份的礼物,去看望生病住院的老爷爷,请小虹去商店买了76.5元的礼品,每个人应掏多少钱?

  这题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保留多少位小数,但涉及到钱,应该最多也是两位小数,元、角、分,除到10.929,说说应付给小虹多少元呢?可以教给学生许多做人的知识,应付11元,不能太小气而付10.9元,但作为小虹应该找给其余小朋友0.1元,不能多拿。这样就很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光在知识中打圈。

  通过以上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速度,巩固商的近似值的截取方法,进一步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去思考、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开放题练习:

  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近似值是1.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

  设计意图:

  想到这是个两位小数:1.35、1.36、……1.43、1.44。

  再启发学生:使他们想到是个无数位的小数:只要十分位是3、百分位上是5到9的小数或十分位是4、百分位是0到4的小数都行。

  通过开放题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很好地进行了创新的意识培养。

  5、最后作业练习。(略)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2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

  出示例题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这里出示生活情境图,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

  集体交流: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取近似值的方法,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取近似值的方法以及规律。

  (四)点拨探索

  师生在共同板演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的解决方法。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让学生知道:不断学习,就要不断总结。因为总结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归纳、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五)演练拓展

  反馈练习是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的;巩固练习是通过一个求商的近似数的表格来进行的,鼓励学生比快,并且介绍好的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3

  《商的近似值》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节P.25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知识后,碰见除不尽或小数位数较多时,解决此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知识的教学,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复习题设计了填表与计算,让学生回忆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注意让全体学生参与,动手、动脑,做到全体学生都掌握这部分旧知识。

  强调:求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积的近似值,跟小数乘法一样,小数除法除得的商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下面我们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让学生尝试做例6。

  提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

  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

  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呢?

  ……

  小结:算出的小数位数要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注意书写时用约等于符号。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尝试,通过尝试法探索新知。

  巩固求商的近似值方法,并能准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练习设计注意围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提问:求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后总结:

  相同点:方法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求出积的精确值,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算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即可。

  教师小结: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然后学生质疑,解疑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求商的近似值应注意什么。

  通过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能区分积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再次巩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区别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善于从很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之处,发现它们的本质属性的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两题是属于拓展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向学生着重讲明“进一法”、“去尾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由于水平有限,在教学教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够细致等等,希望广大同仁给予指导和帮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