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拜伦的爱情故事
创始人
2025-08-19 17:46:40
0

名人拜伦的爱情故事

  著名诗人拜伦1788年出生在伦敦的一个贵族世家,

名人拜伦的爱情故事

  他的父亲约翰·拜伦是一个败家浪子,他和一个家庭富有的苏格兰少女凯瑟琳·戈登结婚而生下了拜伦,但当她把资财耗尽后,约翰拜伦又抛弃了她。拜伦的母亲受到严重刺激后神经很不正常,因此常常迁怒于拜伦,对他苛责 ,加之拜伦又自幼跛足,使少年的拜伦逐渐形成了敏感、自尊、孤傲、暴烈、清高、反抗及悲观阴郁等性格特征。

  童年时代的拜伦就经受了生活的重重磨难,颠沛流离,住无定所,曾患猩红热而濒临丧命。在他4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接受教育,在阿伯丁的一所小学里读书。

  少年时代的拜伦就显得成熟,从他14岁起,在爱情上,就开始了丰富而曲折的罗曼史。

  拜伦的第一首诗,就是写给他的表姐玛格丽特&mi

ddot;帕克的。她比拜伦约大一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然而帕克因不慎跌伤,脊骨受损,终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悲痛之中,诗人写下了最早的诗歌《悼玛格丽特表姊》,从此,诗人就开始了漫长的爱情生涯。

  在拜伦15岁的一个夏天,他回到了纽斯台德,和一个名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接触并产生了爱情。尽管拜伦很爱她,但在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青年的拜伦曾回忆早年同她的交往时,曾十分遗憾地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象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18岁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姑娘突然闯进了拜伦的生活。爱情的力量使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在女友的鼓励下,

资料共享平台

《名人拜伦的爱情故事》()。次年,拜伦的第一本诗集《闲散的时光》终于出版。这时的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拜伦的恋爱又没有成功。

  很快,拜伦又开始了他的第四次恋爱。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对才华横溢的拜伦产生了爱情,这马上博得了诗人的共鸣,在相交期间,诗人曾为她写下了许多诗篇,后来拜伦的研究者还称之为“塞莎组诗”。正当诗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塞莎却不幸病逝,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惋惜。

  曲折的爱情给拜伦一次次沉重打击,使拜伦曾一度产生低沉、悲观厌世的情绪。直到1815年,27岁的'拜伦才和安·伊萨贝拉米尔班克结婚,当年,生下了女儿奥古丝塔·艾达。此时,拜伦致力于反对“神圣同盟”的斗争,成为欧洲各国进步势力的思想领导。而米尔班克是一个笃信宗教、思想僵化的贵族小姐,无法理解拜伦离经叛道的思想和乖张怪癖的性格。

  在相处一段后,终于发生了分歧,米尔班克提出与拜伦分居,不久即带着刚刚满月的女儿离伦敦返回娘家。拜伦大为震惊,写信请求她重新考虑,但她不为所动。

  诗人离异后又和一个名叫珍妮·克莱尔蒙特的女人结了婚,并生下了第二个女儿阿列格拉。

  1819年,拜伦结识了特瑞萨·归齐奥利伯爵夫人,并和她相爱,后来,特瑞萨和丈夫离异,拜伦也和克莱尔蒙特离婚,她们便开始同居。

  特瑞萨和她的父亲都是烧炭党人,哥哥彼得罗·甘巴是该党的重要领导人。通过甘巴,拜伦进一步卷入了烧炭党的革命活动。1819年12月下旬,他们由成尼斯移居拉文纳。

  从此,拜伦在妻子的支持下投入了希腊的独立战争,1822年,诗人的女儿阿列格拉又因病死去,从而更使得拜伦与特瑞萨相依为命,直到1824年,年仅36岁的拜伦逝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