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
创始人
2025-08-18 08:02:56
0

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明代,曹州牡丹已名震京城。

  传说,有一年的谷雨过后,明朝皇帝朱元璋带着军师刘伯温及一班文武大臣来曹州观花。

  他们一行人来到曹州的一处牡丹园,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异了。只见牡丹园内,红、黄、黑、白、兰、绿、粉八色牡丹争奇斗艳,光彩耀眼,满目富丽堂皇。香气袭人,沁人肺腑,真如天堂一般,远远胜过皇家御花园。朱元璋嫉妒心特强,决不允许百姓胜过皇家。于是,立刻下了一道圣旨:要把园内的所有牡丹移入御花园。

  刘伯温是能掐会算之人,他在园中转了几圈,看出此处牡丹园如此繁盛的门道。于是,他走到朱元璋眼前小声嘀咕了几句。朱元璋急忙下令:其他牡丹不要挖了,只挖看园人赵义门前的一株。花农们大喜。赵义虽然平素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株牡丹,但想到这样可以保住其花农们的牡丹,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唯有赵义的妻子魏花痛器不止。赵义不明究竟,急忙追问。魏花痛苦万分,但她知道圣旨难违,只得吐露了实情:“事到如今,我不能不告诉你了。我本是这里的牡丹花佩,看到你勤劳、纯相、善良,便和你结为夫妻。没想到今被刘伯温年出。我叫他带走我的人,留下的我心,挖走我的身,留下我的根。我只好把腹中六个月的婴儿,留在根下了……”说罢,一阵风起,魏花已不见去向。朱元璋此时已乘上车辇,带走了叶重花列的牡丹。

  赵义知道妻子原来是牡丹花仙,但想到夫妻平日恩受之情,不胜悲伤,年倒在门前花坛之内,哭得死去活来……不料,来看春天,在赵义门前的牡丹花坛里,长出了一棵紫葳葳的牡丹,那花开千层,大如盘,一朵花七百多瓣。馥香浓郁,闻风十里,村民们知道这是花佩魏花的孩子,便取名“魏紫”。从此,牡丹由种生变成了根生。

  拓展知识:

  姚黄魏紫这句成语是由姚黄和魏紫两种牡丹花的名字组成的,原指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如果说牡丹是花中之王,这两种牡丹则可称为牡丹之冠,即花王中的花王。

  在菏泽民间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魏紫的来历和故事。

  那是在明朝的时候,位于现在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的赵楼村原有一片杂草丛生的桑树林,当地人叫桑篱园。树林的北边住着一位叫赵义的年轻人,他无依无靠,仅靠打柴为生。

  有一天,北风呼啸,桑篱园的树枝被风吹得吱吱作响,天气变得格外寒冷。赵义卖柴回来,就自己熬了一锅香喷喷的米饭,正打算食用的时候,门外走进了一位白发苍苍、衣衫单薄,在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婆婆,老婆婆可怜兮兮地对赵义说:“我饿坏了,行行好,给我一点吃的吧。”赵义一听,就连忙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给她。老人吃完米饭,千恩万谢地走了。

  又一天,赵义去桑篱园里打柴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正在树林间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行走时,忽然看见前面霞光万道,恍惚间发现自己走进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只见园中灯火通明,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娇艳欲滴的花朵。赵义心想:“这里是什么时候建起的一座花园啊?”正疑虑间,忽听一阵脚步声响,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婆婆走了过来,笑着对赵义说:“小哥,你这是去哪里呀?这么美丽的花,不想看看么?我看你砍柴也挣不了多少钱,我送你些牡丹花去卖吧。”

  赵义接过了牡丹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柴和花去曹州城的早集上去售卖。因是隆冬季节,一束束鲜艳的牡丹花很快就被城里的商人和财主买光了。当天晚上,赵义又去了那座花园,把卖花的钱全都交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见赵义如此诚恳,十分高兴地说:“既然大家都喜欢牡丹,又能卖钱,我就送你一株栽家里吧。”

  赵义也不推辞,就选了一株开着紫花的牡丹兴冲冲地跑回家去栽到了自家的门前,可当他推门走进屋里的时候,却一下子惊呆了,只见房间了坐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赵义正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见那姑娘微微一笑说:“我姓魏,名叫魏花,我母亲见你为人诚实心眼又好,就把我许配给你了。”赵义心想,可我不认识她母亲啊?魏花好像猜出了赵义的心思,对赵义说:“我母亲讨饭的时候,你给了她饭吃,她一直都很感谢你呢。”赵义忽热想起了那位讨饭吃的老人,一下明白了过来,心想,难怪见这位老婆婆恁面熟呢。赵义忍不住又瞥了那姑娘一眼,只见那姑娘身穿一身紫红色的衣服,长着细高匀称的身材,圆脸蛋,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在灯影里显得更加水灵了。赵义心想,这分明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啊,我怎么能配的上呢?想到这里,就十分惭愧地说:“不行不行,我自己还填不饱肚子呢,怎么能让你跟我受罪呢。”那姑娘又微微一笑,对赵义说道:“是我自愿做你的妻子,怎么能怕受罪呢,母亲还让我带来了一包牡丹花种子,咱们撒在桑篱园里,就不愁来年没有好日子过。”赵义和魏花就这样成了夫妻。

  到了明年谷雨节气的时候,他们撒在桑篱园里的牡丹种子开花了,一园子红红绿绿的鲜花让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们都争着来这里欣赏购买,不仅赵义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赵楼村里的百姓们都跟着发了财,种花养花在这里渐渐成了一种职业。

  曹州牡丹的名声很快传到了皇帝朱元璋那里,有一年,他就带着刘伯温等文武大臣来到了桑篱园,看着这满园子的牡丹花不禁妒意大发,立刻下了一道圣旨,下令要把园子里所有的牡丹都移栽到他的御花园里。这下可急坏了村里的百姓,他们在皇帝面前齐刷刷地跪了一片,高声请求皇上开恩,赵义甚至爬到了朱元璋面前,表示愿意每年都给皇帝送上一车最好看的牡丹花,可朱元璋听了甚至连眼皮都没眨一下。魏花姑娘见皇帝没有收回圣旨的意思,就开口说道:“皇上自登基以来,这座本来杂草丛生、都是些桑树瘪的园子忽然长出了许多漂亮的牡丹花来,这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口口传诵说是您当了皇帝天下太平的吉兆啊!”魏花一说,朱元璋竟然不知如何是好了。刘伯温见状,连忙上前奏道:“这座园子仍然留着,我们只捡上好的挖走几棵,更能体现与民同乐。”朱元璋想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就对刘伯温说:“好吧,这事就由你来办。”

  这刘伯温可是一位能掐会算的人,他早就看出了魏花的.底细,就直接带着士兵去挖赵义门前的那株牡丹,魏花见了,哭着对赵义说:“我和母亲本是魏氏牡丹,在寿安山修炼成仙,母亲见你心地善良,就派我下凡与你一起救济百姓,你门前的那株牡丹就是我的真身,他们挖走了我,我们的夫妻缘分也就没有了,好在我已怀有身孕,籽就在根下。”魏花说完飘然不见了。后来,朱元璋把那株牡丹种在了他在洛阳的行宫里了,第二年,刘伯温移走牡丹的地方又长出了一株亭亭玉立的大牡丹来,花开的时候,花大如盘,黄灿灿的花蕊点缀在层层叠叠、紫里透红的花片间,娇艳欲滴宛若风姿卓越的仙子,百姓们一见到这株牡丹,立刻就想到了魏花,人们知道这是魏花的孩子,就把这株花取名“魏紫”。

  菏泽牡丹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品种多至1237个,历史上种植牡丹的花园有桑篱园、凝香园、绮园、赵氏园、毛花园,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花和花园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菏泽故事。每年的谷雨前后,都是菏泽最热闹的时候,不仅远远近近的外地人会蜂拥而至,连司空见惯了牡丹花的本地人也总会扶老携幼地去牡丹园里欣赏一番,似乎成了一场与牡丹的盛大约会。每次看见那株叫“魏紫”的牡丹花的时候,我都会立刻想起那位叫“魏花”的牡丹仙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