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学习方法
创始人
2025-08-18 03:49:39
0

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

2009年07月12日 23:58:47来源:枫林转载

科学的学习方法(一)

1.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古代有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这位仙人碰到一个穷汉,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穷汉竟拒绝了这种恩施。穷汉对仙人说:你给的金子,我总是要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教给我吧!”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金子固然宝贵,但更可贵的是获得金子的方法。引申到学习中来,可以这么讲: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会学”了,就是离开了老师,照样可以独立地去获取新知识和不断增长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A=x+y+z。A 代表成功,x 代表艰苦劳动,y 代表正确的方法,z 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用在学习上,就是说,要想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一要靠勤奋;二要靠学习方法;三要靠效率。

什么叫学习方法呢?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正如一个想过河的人,他采取什么办法过河呢,是坐船、过桥,还是游过去?一个人只要学习就必然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区别在于采用什么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我们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迅速去掌握一套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抛弃不科学、低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在同样几个老师的指导下,用的是统一课本,大家都很用功,基础也差不多,可是不久就会在学习上出现明显差距,其中有一条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同。 例如,上课前,有的学生搞预习;有的学生就不搞预习。就是搞预习的学生也不一样,有的每门课程全预习;有的只对自己的弱科搞预习。预习的方法也很不一样,有的像看小说,过目一遍,就算预习完了;有的预习时又看书又动手又动脑,预习时一定要把不懂的地方弄明白,甚至,有的还要做预习笔记。 上课时,表面上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但听讲方法也大不一样:有的学生只重视记笔记,不重视听讲思考;有的边听边记,以听为主;有的边听边划书;还有的听讲只重点听老师讲课的思路。 下课后做作业,有的下课后拿起作业本就做,不会时再查书;有的先回忆复习一下上课的内容,然后再看书整理笔记,最后才做作业。

总之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早重视学习方法,早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早受益、早主动。在实际中由于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见得都能立竿见影,有时是“慢效应”,所以在检查学习中的问题时,学习方法经常被忽略。而找到的问题又往往是“皮毛”,什么马虎啦、粗心啦、没记住啦,而更多的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还不够“用功”。只要分数一下降,就在延长学

习时间上找出路,采用“拼”的办法。拼一下,可能暂时起点作用,但终究是属于低效率的“蛮干”。 而聪明的学生,则在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摸索适合本人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在勤奋的前提下,进一步从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去挤时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应当懂得“并非勤奋者都能获得科学的明珠,这里还有一个方法问题。 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给学习带来的是高效率;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将阻塞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给学习带来的是低效率。因此,迅速学会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2.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目前在广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比如:“只有学习欲望就行”;“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也好”;“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只要努力就行”等。如前所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有限的具体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科学的呢?

科学的学习方法(二)

一、要想学习,先有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

这说明了活动之前,计划的重要性。同样,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按照它执行。

1.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

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放学后,如果玩球,就没个完,天不黑不散;如果不玩球,回到家,则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看几页书,又去听广播;看着书,又想着干别的;有的干脆串门、聊天、打扑克;作业总是从下午拖到晚上。晚上,虽然口头说要学习,不看电视,可是电视机一开,总要找几条理由来看电视,等到电视看够,自己已没有什么精神了,不是开夜车赶作业,就是明早再说。这种散漫疏懒、松松垮垮、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这样学习下去不可能有进步。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与没有远大志向、缺乏意志固然有关,但没有认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

2.制订学习计划的好处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一个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除了知道要勤奋外,必然要想到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完成。可以说时间和任务的科学

第一文库网

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并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的越来越近,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学生,头脑中都应当有这张蓝图。

(2)实施计划时,可以磨练意志

有了计划,使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下,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

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收获,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

(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那么,就不用再为每一个学习行动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到时候起床,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的行动,不用人催,不用人管。

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学生,往往比住家里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集体生活本

身的计划性就比较强,个人计划比较容易实现,又加上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可以加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学生知道如果他多玩一个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就不会轻易去浪费时间;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很明确,不用临时动脑筋、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 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

二、自我检查——你正在有计划地生活吗?

这里给出一张学习计划检查表。请结合问题,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是否有计划。 学习计划检查表

(1)编制以周为单位的功课表进行学习吗?

(2)开始学习时,制订了当天的计划吗?

(3)在假期,为学习而编制特殊的功课表吗?

(4)睡觉、起床大体定时吗?

(5)运动、游玩等大体定时吗?

(6)听广播、看电视的节目和时间大体一定吗?

(7)制订学习计划时,与家里人商量吗?

(8)经常检查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吗?

(9)新学年开始时,制订一年的学习计划吗?

(l0)新学年开始时,确定一年使用的教材、参考书吗?

如果上表中你有8 个以上都回答“是”,那么说明你的学习生活是有计划的,而且计划比较科学、严密;如果以上问题你只有5

个以下回答“是”,那么你就有必要好好地坐下来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了。

三、制订学习计划要注意的问题

l.计划要全面

思想、学习和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订计划时,一定要兼顾这三个方面。计划里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要有锻炼身体的时间;要保证睡眠时间;要有娱乐活动的时间。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

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

2.计划中的“一线”和“二线”

计划中的“一线”,主要指那些常规学习活动。这部分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计划中的“二线”,指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后,所剩下的时间。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做两件事:一件是补课还债,另一件是提高深造。

“一线”时间内的计划比较好订,只要完成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就行了;

“二线”时间内所要进行的这两件事,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要由自己安排。“二线”

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就可以改变自己学习中的被动局面或者使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二线”计划是制订计划时的重点。这是高水平计划应具有的内容。尝到完成“二线”计划给学习全局带来的甜头后,就会努力地去提高完成“一线”任务的效率,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增加“二线”的时间。当然,对学习差的学生来讲,开始时,“二线”时间较少,但由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就可以使“二线”的时间逐渐增多,学习的自由度也就逐渐增大,主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就有可能形成。

3.长计划、短安排

长和短是相对的。月计划和周计划比,前者长后者短;周计划和月计划比,前者为长,后各为短。总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大致有个计划。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往往无法预测,因此,长计划不能太具体,不可能这个月把下个月每天干什么全都划出来。但下个月计划在学习上解决哪几个问题,应当心中有数。而第一个星期要做什么则要具体些,第一星期的每天干什么那就应当更具体些。这就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了每周、每天去完成,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全局学习任务中的地位。

有了具体的短安排

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就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了长计划,但没有转化为短安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就永远无法达到。

4.要突出重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

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讲重点,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自己学习中的弱科,学科中知识、能力上的薄弱环节;二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

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如果你的化学和外语都较差,那么,外语就可以在“一线”时间内抓,而“二线”时间先全部用来补习化学,专门订一个补习化学的计划,坚待一、一二个月,化学的学习状况必将改观。

5.从实际出发,计划不能订得过高

这主要是指订计划时,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同学在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是行动起来,却发现寸步难行,意志再坚强,也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就是订计划时脱离了实际,没有脚踏实地。

实际是什么呢?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就是指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时间的实际。指在每个阶段,学习的时间有多少?“一线”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有多少?“二线”时间(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

“欠债”的实际。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上有多少欠缺?

教学进度的实际。订个人计划不能脱离老帅教学的进度,一天新学的知识要在“一线”时间内消化,“一线”任务完成后,才谈得上“二线”任务。

“一线”的知识量往往决定于老师教学的进度。知道了教学进度的实际就可以妥善分配“一线”时间量,保证“二线”时间。不掌握这个实际,往往发生“二线”时间内安排

的学习任务,因“一线”任务未完成而受到冲击。很多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掌握教师教学进度的实际。

6.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是:

(1)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的?

(3)学习效果好不好?这里的学习效果,不见得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要靠自我的感受,要靠自己做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成绩的变化,来对比分析。

(4)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

原因当然又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如意志薄弱;客观原因,如这一阶段学习难度太大,作业量太大,活动太多等等。要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经过检查,再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天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考虑、记录,以利改进。

7.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还有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干变万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会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如果对新学知识的难度估计不足,那么计划所安排的个人学习进度相对来说就快了;某一阶段集体活动较多,占用了不少时间等。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的时间,要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太强的学习任务,完成不完成这项任务,对当前学习不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机动性、伸缩性,就可以应付变化的情况,使计划有了一定的弹

性和可变性,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的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1/4。血糖量为120

毫克时(指100 毫升血内),记忆最佳;血糖量为60—70 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

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在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的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它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9.个人计划要和老师的计划相结合

一般不要离开老师的教学进度另搞一套。另搞一套的前提是完成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在“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另一套,最好也和老师当时教的学习内容有关。例如,有的学

生物理的力学和电学全没学好,计划到了高三用“二线”时间补一下,而高三老师讲的新课内容是电学,所以在安排“二残'补习计划时,应当首先考虑补习电学。这种安排“一箭双雕”,既补习了过去学的电学知识,又促进了高中电学的学习。如果安排补习力学,而老师讲电学,为了学好电学就会逼着你去补习电学的知识,结果力量分散,战线长,互不相关。最后,有可能力学没补上,高中电学也没学好,甚至又欠了“新债”。

10.最佳和最差学习时间的利用

早和晚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等;完整的长时间,心情比较愉快、踏实的时候,安排比较枯燥、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时间、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订计划是为了把一天中有限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安排好。如果在订计划时,能考虑到上述10

点,那么订出的计划就有可能变为现实。此外,计划订好之后,要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桌角、住室的墙上等显眼的地方,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一个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科学的同学,将会把一份份计划变成丰硕的学习成果。

人类活动的高级之处,就是活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和步骤。科学的、实际的、真想去执行的学习计划必将促进你的学习,因此是有用的;那些脱离实际的、不科学的,订了之后从来不想去执行的计划只能是一张废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