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的那一天的抒情散文
创始人
2025-08-03 16:32:47
0

六月里的那一天的抒情散文

  平凡的孙龙珍,在1969年6月10日这一天,不平凡地牺牲了。

  从此,平凡的这一天,在我们家,在巴尔鲁克山下,变得不平凡了。母亲的名字,在哨所的那棵小白杨之前,也变得不平凡了。

  如果说小白杨的歌声,唱的是新时期守边者的胸怀,那么,以我们的母亲——孙龙珍为代表的那一群人,则是这个胸怀的哺育者。正因为如此,母亲的墓碑才那么高大,那么庄严。与其说这是母亲的墓碑,倒不如说,这是党和人民对那群守边者的褒奖。

  这个褒奖,是用鲜血和汗水浸泡过的。

  六月的这一天,就是这个褒奖的颁奖日。

  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家都会被凝重肃穆的气氛所笼罩。父亲带着我们,为母亲做着普通的祭奠。母亲牺牲时,妹妹只有两岁。母爱,就如春天里的梦,温暖却又短暂。对于别的孩子,母亲是真实的存在,温温暖暖;而对于我和妹妹,母亲早已是依稀可辨的一个影子。母亲倒下去的那一刻,她在想着什么?她一定在想着年幼的我们。当生命从母亲身上,抽丝般离去的时候,母亲一定流泪了,她的一双年幼的女儿没有妈妈了。妈妈这个称呼,将对她们越来越陌生。母亲的身体受了致命的枪伤,母亲的心,也一定在那一刻疼得碎了过去。最艰辛的还是父亲。他一手拉着一个,把爱,把思念,把苦全部掩藏起来。把欢笑,把父爱,把希望,把信心,分成两半,通过他的手,传给没有了母亲的两个女儿。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能坐在那里回忆。

  这一回忆就是一生啊!

  算起来,也有半个世纪了。1959年,巴尔鲁克山下,有一片人烟罕至的土地。野狼、野鹿,可以随意地奔跑。半人高的野草,成了飞禽走兽的家园。这个时候,来了一群人,年轻得就象哨所上的那棵小白杨。我们的母亲,一个来自江苏泰州的年轻姑娘,就在这群人当中。他们徒步几天,踏上了这片土地。他们不是军人,但却肩负着军人的使命。“屯垦戍边”,成了这群人的灵魂。

  白天,他们挥动着坎土曼开荒,眼睛却紧紧地盯着国境线。

  晚上,他们住在冰凉潮湿的地窝子里,心里却在想着工厂、学校、医院。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但却亲如一家,歌声笑声,始终伴着他们的青春岁月。

  他们远离父母亲人,梦里常常呼唤故乡的名字,但却把根扎在了这里。

  他们啃着结了冰的“包谷馍馍”,却在争论能不能种上水稻。

  他们靠着两条腿迈沟跨壑,却在画着柏油路的设想……就是母亲这群人,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家业”。这个家业,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和民族联系在一起。在这份家业当中,除了有绿波荡漾的良田、宽阔平坦的马路、窗明几净的住房、欢歌笑语的生活,还有创业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爱。正因为有了这个,我们的母亲,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一个“老兵团”,才能在1969年6月10日这一天,不顾7个月的身孕,朝着践踏祖国领土的枪口冲上去。

  孙龙珍倒下了,她是我们的生身母亲。她带着7个月的身孕,倒在了那一片由她和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上。那一年,母亲才29岁。

  1959——1969,我们的母亲,在巴尔鲁克山下整整创业了十年。

  1967年,母亲怀着即将出生的妹妹,牵着我的手回到了阔别8年的家乡——江苏泰州。这是母亲自1959年支边进疆后的第一次探亲。母亲把这次探亲和生孩子的时间一并用上,无非就是想在家乡多住一些日子,多照顾一下年迈的外婆。离家8年,谁不想自己的亲人呢?天天在想,时时在想,连梦里都在团聚呀。妹妹出生了,母亲的假期就要到了,就要离开朝思慕想的亲人了,母亲的心情可想而知。离别是一定的,新疆也有亲人,更有重要的工作。母亲做通奶奶的工作,把我的小姑带上了。目的只有一个,让小姑帮她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她好放心去建设边疆。小姑是奶奶最小的女儿,当时不过也是个大孩子。奶奶舍不得她,她也不愿意离开奶奶,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的伙伴。但是,为了爸爸和妈妈的工作,我奶奶还是毅然决然地让我小姑踏上了进疆的路。这一走,就是一辈子。我小姑也成了新疆的老军垦,在农八师的一个连队生儿育女,工作退休,和我的父亲母亲一样,把一生献给了新疆。

  1969年6月10号这一天,对我们家来说,是灾难的一天。母亲的牺牲在我和妹妹的.心灵中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痛。当时我只有5岁,而妹妹只有2岁。从此,我们永远没有了母亲。看着年幼的两个女儿,老实的父亲没有更多的话语,一切埋在心里,只能一人挑起家里的所有重担。还有我们的小姑,再也不能实现她回家的愿望了。她这个大孩子,只能承担起照顾我和妹妹的责任。我年幼的妹妹,很快就把小姑当作了母亲,行影不离。小姑长大成家离开农九师161团,妹妹还跟着小姑在农八师143团17连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

  当年,组织为了照顾我们,把小姑、我和妹妹安排在裕民县城里的团部生活、上学,而爸爸依然在一百多公路的山上工作,那是母亲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记忆中的小姑经常流泪,面对我和妹妹,很多的事情,小故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也是个孩子,新疆的气候,生活条件她都难以适应。直到小姑长大要到外地成家,父亲才调到我和妹妹身边。看着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我似乎很快就长大了,主动帮助父亲承担起了做饭、洗衣和照顾妹妹的家务。尽量让我们家和别人家一样,干净、整齐、温馨。

  看着我们家的日子过得那么艰难,父亲身边热心的同事和一起支边的老乡,都劝父亲再成个家。但父亲总是操心我们,想念母亲。等等,再等等,这一等我父亲就一人生活了一辈子。现在,一想起辛苦一生的父亲,我们就心如刀绞。母亲把生命献给了边疆,父亲把一生献给了边疆,也献给了母亲,还有我和妹妹。我们会牢记他们的教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我和妹妹在上世纪90年代先后成了家,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他们是兵团的第三代,更是把兵团,把新疆视为自己的祖籍老家。

  1996年,原本在裕民县检察院工作的妹夫调往伊犁州检察院。随后不久,妹妹下岗。可是,她毫不气馁,从来没有给组织找麻烦,提要求,而是自己开了一个小店。至今也有十四年了。

  我一直在母亲工作过的团场工作,从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经组织的培养,成长为一名县团级领导干部。2010年,组织调我到师医院工作,可是,父亲就是不愿意离开母亲牺牲的地方。我深深知道,我父亲不仅仅是离不开母亲,更重要的是他离不开这块土地。这块土地是他们那一辈人用汗水和鲜血开垦出来的。除了长眠在这的,还有很多依然生活在这。父亲离不开他们,这些才是父亲的根。我只得又调回161团任副政委。今年,师党委认为我在基层工作快三十年了,应该调回机关工作,便任命我为师计生委主任。可是,我的父亲依然不肯离开那片土地。至今,他还是生活在他奉献了一生的地方。这就是那一代人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的兵团精神,龙珍精神。

  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曾倒下,她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可爱的弟弟或是妹妹。我们那个还没有出世的弟弟或妹妹呀,你早已随母亲而去,你能始终依偎在母亲的怀抱,能够和母亲一样享有那一束束鲜花,永远永远,这也许是你不幸中的大幸。你就陪着母亲吧,在那个世界,母亲只有你一个亲人。

  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曾倒下,她一定会在这片土地上创业一辈子。然后,给我们讲很多人的真实故事。

  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曾倒下,广场上老年人的秧歌队伍里,肯定有母亲稳健的身姿。

  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曾倒下,她的一双孙子,肯定会绕膝而乐。

  如果我们的母亲不曾倒下,带着大红花,站在红地毯上,接受共和国表彰的老军垦队列里,绝对有我们的母亲。白发如银,大气大度……少先队,还有小白杨哨所的持枪者,都会给母亲敬礼——稚嫩的少先队队礼和庄重的军礼……

  现在,母亲和巴尔鲁克山相拥相抱了四十年,再也不会分开了。我们常常想,这也许就是母亲和母亲那一代老军垦的梦想吧。这个梦想,锻造了一个又一个象孙龙珍那样的英雄。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能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他在这一时刻,不是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了却不曾去顾及。那一时刻,他自觉地让个人利益服从了最高利益。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当他们守卫的土地受到威胁的时候,她冲上去了,冲上去的不是母亲一个人,而是和她一样的那一群人。母亲倒下了,用鲜血和生命,成了那一群人的代表。母亲是英雄,母亲更是英雄的代表。母亲的身后,还有好多的英雄。这个英雄是个群体,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共和国的老军垦。

  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够行进在与祖国的利益相联系的队列里,即使他不曾呐喊过,他也应该被称做勇者。

  孙龙珍,我们的母亲,你和你所代表的那群人,不仅行进在这个队列里,而且还呐喊过,而且还冲锋在前,而且还功勋卓著……谁敢说你们不是英雄?

  英雄就应该享有英雄的荣誉。兵团党委和那些与母亲一样的老军垦们,从来就没有忘记母亲。重修了陵墓,新建了纪念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6月10日,还举行了隆重的30周年纪念活动。十年前的那一天,大清早就阴云密布,豆大的雨点随即而下,洒遍了母亲牺牲的那一片热土。上午十时,纪念仪式准时开始,如注的大雨戛然而止。不时,碧空如洗,那一轮热热的太阳如一种象征高悬于天。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别人怎样解释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心里却在想,如泼的雨水,是在给母亲洗礼。因为,六月的这一天,是母亲的节日,是母亲和家人团聚,和战友相会的日子。这个日子,母亲自然要鲜亮。金辉般的阳光,是向母亲致礼,告诉她老兵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六月的这一天属于母亲。这一天,还会有如注的雨水,如金辉般的阳光。

  今年,母亲牺牲已经四十三年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那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上,炊烟袅袅升起。报晓的鸡鸣、暮归的牛羊、红掌拨清波的诗意随处可见。和平宁静的氛围,如那绿色,在母亲的身边蒸腾、蔓延。这份平和,这份宁静,不就是母亲献身的回报和价值吗?

  所以,那些怀念母亲的人,才把6月10日,这个绿色岁月里最鲜活的日子给了母亲。

  孙龙珍不死,因为,那个时代不会死。只要有六月,就有那个鲜活的日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