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情思的散文
创始人
2025-08-02 02:02:25
0

关于中秋情思的散文(精选9篇)

  中秋的夜,谁是谁的陌路。走过了爱的河流,越过了情的执着,谁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千年的清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中秋情思的散文(精选9篇),供大家欣赏。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1

  守望一株莲的心事,独倚阑珊,轻轻地吟唱着,月缺是画,月圆是诗。月亮是我们永恒守望的家园。

  今夕何年,今夕何夕,所有的思念都给了月亮,所有的柔情蜜意都破门而出。

  月上枝头的相约,让千年的守候牵手长久,满月盈杯,对影邀月,谁的豪情还在夜风中独吟。

  谁低眉弹弄情思绵绵的绝唱?

  谁的眼神流露这么美好的回忆?

  谁幸福如花的思念,在今夜演绎着生命的聚散离合?

  在一轮月亮的暗示下,我们叩开门扉和诗歌一起诞生在婉约旖旎的夜晚。清凉如水般的月光倾泻在思念的扉页,照亮着万家灯火的团圆。

  我站在无眠的窗下,翩跹于天涯彼岸的守望,相守与母亲的牵挂,心底是一片温柔与感动。一双深情的双眼,在枝头湿漉漉的搁浅。

  几多期盼,几多柔情,天涯咫尺的情感,亦如浓浓夜色里脉脉含情的守望。溢满内心的相思,被一轮皎洁的圆月一语道破。

  亲近一首优美的诗歌,久违了的清香,遗落下语言的碎片,成为我美好的怀想和病根。而此时回家的脚步正被一壶思乡的烈酒死死纠缠。

  我的思念与一轮最圆的月亮最先取得默契。素笺轻展,情润笔端,随手一阕就能吟醉,轻携一曲悠古晕染生命的缩影。前世今生的聚散离合一写就是千年,长长短短的俳句刻满缠绵的字句感怀的软语。

  八月十五的内容被包装在一盒精美的月饼里,在诗歌的引诱下,走进语言与精神构筑的情感领地。缓步于唐风宋词,浅唱在雅韵情深的筝弦。

  一缕青丝盈绕指尖,抚琴一曲,高山流水,所有的情感诗人都醉倒在一轮圆月下,颤抖的手竟握不住一句简短的祝语,意味深长的双眸中分明有灼热的泪花闪动。

  八月十五的夜晚,一盒月饼只为这轮圆月展露甜蜜的芳香。

  一杯浊酒,袒露你我今夜的心事,娉婷曼妙的华姿,竟能应和古典的韵律。

  而那挂满风铃的门楣,可否是你丢弃多年的牵挂?

  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古今吟唱。

  一种高贵典雅的意象,雅俗共赏。

  一轮圆月千里之外的思念。

  一笺照亮千古的词曲填满思乡之愁。

  你肠胃里搅动的诗句,是瞳眸里眺望家园的万般柔情。

  你是一个千年的存在,一阙永远浅唱的词曲,天上人间;你的温柔刺穿我多情的胸膛;你的阴晴圆缺,分解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今夜月光皎洁,而思念依旧。

  永怀一段思念的心情,是月亮对我们的情有独钟。

  今夜月光盈盈,相思绵绵。瑟瑟秋风亦如情人的眼波拍打着我无眠的额头。生命的门扉,因为有月圆之夜的相伴就幸福无比。

  苏公的那一阕清词把你打扮的美轮美奂,在万千的仰望中,只一杯酒,楼台醉了,月亮媚了,也美了你我久违的心情。

  美丽千年,风情万种,脉脉情深的眸子,谁让你瞩望于梨花带雨的回首,凋落空蒙不再启唇,不再企守,也不再落泪。

  于月光妩媚的八月中,我悄然回归最初的柴门。

  时隔多年,我年轻的忧思能否保持唐朝时最初的美丽吗?

  西楼之上,又有谁能梳理我月缺月圆的心事。

  想家的人在一回回的旅途中。一杯杯浊酒中,一轮轮圆月下,独守一份憔悴的思念。

  想家的人平安的将家门叩响。

  月圆的时候,一曲高歌欢腾的世界。

  一声温馨的祝福点亮了心境。

  一盏渔灯温暖了孤独的心灵。

  这是生命中最圆满的向往,也是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

  花谢花开,经过峰回路转,越过千山万水。

  当面对思念的家园,当举手叩响门扉之际,我们的心灵都敞开着,我们的心中都有一轮皎洁的圆月。

  从月缺走进月圆,从思念走进思念。

  千里之外的过客,用比月亮更动人的歌谣照亮漫长的路途。杯盏空悬的知音是我今生的唯一。

  谁能及希望于你始终如一的誓言呢?唯有朗朗明月与我共同守候这千年的问候。

  生命的门扉,因为有月圆之夜的相伴就幸福无比。

  今夜我的诗歌已盛满祝福,直逼月亮的家园。勿须精美的文字,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浓浓的夜色弥漫着诗歌亮丽的风采,等待佳节的祝福烙满我的骨骼和血液,这声音和美而动听。

  在美丽的月光下,我们写下优美的诗篇,写下千秋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2

  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赏月的风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合家团圆,那当然然也少不了必备的月饼,月饼在我心中象征着团圆和美满,现在月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形状各异,为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可是这样的月饼真的好吃吗,我说不,其实重要的不是月饼的味道,重要的是跟谁在一起吃,敢问有几个做子女的能在中秋月圆之夜能陪父母吃月饼赏月呢?倘若中秋不能跟父母相聚团圆,就算你吃到再美味的月饼,心里也不是滋味吧?

  说到这里让我情不自禁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候的中秋节,我家住在农村,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只有逢年过节我才能吃顿丰盛的饭菜,所以父亲清早就到街上买菜,当然也少不了月饼,中午做了一桌的丰盛午餐,让我们大吃一顿,晚上全家人就做坐在桌子一圈边吃月饼赏月,月到中秋分在明,全家在一起谈笑风生,交织成一片灿烂记忆,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也渐渐的长大懂事,直到踏入社会,因为工作的原因每逢中秋都无法与父母相聚,我才深深体会到了独自在异乡的内心孤独,和父母的期盼,童年那种无与伦比感觉不会再有了,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黯然沉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用王维的诗句描写我此刻的心情真是恰到好处。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说一过中秋一年也就快过去啦,每月一过十五,这个月也就很快过完了。是啊,中秋节马上就来临啦,年关也将紧随着而至。这不仅令人叹惜时光飞逝,也让人不觉就回忆起往事来。想想,自己已经有好几个中秋节没有在家过了。每到中秋节,除了快递些月饼之类的东西回家和打个电话向家人问候一声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忆了。记忆中在家过节的情景也在这时变得清晰起来。

  我不知道我怎会有如此的感慨,是我长大懂事了?还是每个人都如此?昔日中秋的欢声笑语,谈笑风生,现在都变成了多愁善感,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情愿一直都生活在童年里,永远也不要长大,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团聚。

  都说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爱着我们,直到永远。

  父母年纪大了,他们对子女别无所求,只希望在他她有生之年,能多陪陪他,让他们安享晚年,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时后悔也晚矣!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3

  又是一年中秋至,我在阳台上看月亮,却见乌云满天,只有那一块遮住月亮的云朵,透着月儿的光。

  曾几何时,我似乎很少去注意八月十五的月亮,阴晴圆缺,本就是大自然的规律。那时家里有个圆,那时我心里也有个圆,很圆很圆的圆。那时候的我从来不懂得去担心,这个圆会有缺损的一天。就算有那一天,那也应该是许多许多年以后,我很理所当然地以为。

  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和他在娘家门口吃着豆芽馅的月饼,一边抬头看天,不由地问:怎么十五了反而看不到月亮?母亲笑嘻嘻地凑过来,轻轻摸我鼓起的肚皮,说:月亮在这儿呢,多么圆!

  于是,当我肚皮上的月亮瓜熟蒂落,我也成了母亲。从此我心里的月亮更圆了,我依旧不曾去注意天上的那一轮月儿。

  只是三年前那个中秋前夕的夜晚,我在窗台下忙碌,抬头看见一轮圆月,心里想:看来今年十五的月亮应该会很圆的了,好多天没看到爸妈了,十五快到了,忙完手里这件事该去看看他们了。

  而那个八月十五到来的时候,我却跪倒在母亲的遗照前,止不住眼里的泪,也止不住心里的血。母亲呀,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见到你的最后一面在十多天前,我听到你说的最后一句话在十多天前。那天我经过家门,匆匆进去,迎面见着你,你说:又老睡不着,睁眼到天亮。我说:药有坚持吃吗?药一定要坚持吃下去!然后我就又匆匆而出。我以为,再过些天空闲了就去看你,跟你说说话。心里虽惦记着你,却总是安慰自己:过些天就去,过些天吧!你却突然地横空离去,带走了家里的那个圆,留给我的是一辈子的愧疚。

  总以为还有时间,时间却狠狠地惩罚了我。

  总以为我是爱母亲的,母亲去了,我却发现自己是那么不可原谅。

  空气里飘来马路边上手工饼店烤月饼的香味,打开的电脑上,QQ群里的好友也正在热烈地讨论各地月饼的特色,而在另一些网页上,各种各样的灾难新闻却依然让人心情沉重。

  死亡是这样的势不可挡,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毁灭着人间一个个的圆。在大自然的淫威面前,生命本就不堪一击。而人类却还要自酿灾祸,用别人的健康、生命换取个人的利益,满足一己之欲。每天做着损人利己的事,却心安理得地以为死亡与自己无关,结局自然是害人亦害己。

  每天接踵而至的灾难新闻已经多得让人心趋于麻木,却依然有敏感的神经被刺痛着;特别是在这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死神仿佛就跟在我们背后,一不小心就会被掳了去。

  所以我们总是说:活着就好,还活着就是万幸的事情。

  那年中秋节的早晨,我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边选购菜蔬,一边看着身边的人们。他们或者吆喝着买卖,或者大声地讨价还价……我在一个个小商贩脸上,一个个买菜人的脸上,仍然读到了期待,读到了希望,读到了对生活的热情。很多时候,我就喜欢在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慢慢走着,看着,空气里充杂着菜肉的气味,鱼的腥味,鸭屎鸡屎的臭味,水面店的油爆葱香味……连同忙碌的人们身上的汗味,都让我感受到最强烈的生存的气息。他们在活着,我在活着。还活着的人在活着。

  迎面遇到一个熟人,他也刚失去了母亲。他正在跟一个妇人说话,那个妇人手臂上有一道至少10厘米长的褐红色的伤疤。我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忍不住去看那道伤疤,心里竟有隐隐的痛。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个难圆的梦。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这样的伤那样的疤。这就是人生!人生苦短,人生苦痛,所以当我们看到佛说“人生一切皆苦时”,便有了深深的共鸣。然而也因为苦痛,所以我们更应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

  所以不管如何,我还是愿意努力去营造快乐的气氛,家的气氛。人生中,总有些圆已经破损,永远无法弥补。人生,总是无法圆满。也许,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老同学阿碧仔曾经教我唱的那首《水调歌头》的曲调我至今记得,从昨晚起就一直在耳边回响。就是白天走在路上,挤在市场里,我仍不断地在心里哼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些凄伤的调子,然而真的很美。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4

  又到一年中秋节,看着那轮皎洁的圆月,心头萦绕着万千思绪,翻腾不息。

  回想起小时候,每年中秋节的夜晚,母亲都会早早地做好晚饭,饭后,父母会带着我们五姐妹,围坐在一张桌旁,一边赏月,一边讲着有关月亮、有关嫦娥的故事。有时,父亲还会拉着二胡,饶有兴趣地为我们五姐妹所唱的《彩云追月》伴奏。母亲这时多半会微笑着坐在桌旁,带着特满足的神情,看着我们父女在自娱自乐。

  那时,村里还没有用上照明电,同村的伙伴们,晚上都爱来我们家玩。我想,他们一定是陶醉在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了。小时候,每年的中秋节,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让人怀念。

  等我们几姐妹各自成家后,几乎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买上月饼和水果不约而同地带着儿女回到娘家,热热闹闹地陪父母一起过中秋佳节。记得女儿两、三岁大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歌,父亲经常会用口琴和二胡为女儿伴奏,有一年,还饶有兴致地教侄女和女儿他们几个学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在中秋节的晚上,父亲拉起他心爱的二胡给几个孩子伴奏,爷孙几个一起为全家献唱助兴。一边赏月,一边开展我们家的庆祝活动,孩子们十分开心,父母的脸上乐开了花,我们也感到特别快乐。

  那时,我们一来担心家里人多会累着父母,二来怕孩子多,聚在一起太吵太闹,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由姐夫提出,下一年开始,以后每年中秋节由我们几姐妹轮流回家陪父母过节,以免父母太累。父母听完后,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暗淡了下去,母亲忙连声不迭地说:“不累!不累!过节人多才热闹,再说每年也就是过节时,我们一大家子人才能整整齐齐地聚在一起,平时哪能聚在一起呢?况且,一年下来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个节日才能一家团圆……”母亲说着说着,眼眶都有点湿润了,大家连忙一起承诺:“来年还是会带着孩子们回家陪父母过中秋节。”之后,再也没人敢提这个话题了。

  只是,好景不长,才过了几年,我们相继外出广东务工,差不多有十几年都没能聚在一起陪父母过中秋节,每年只在中秋节那天打电话给父母说声“节日快乐!”父母只能听到我们通过电话线传递的节日问候,却不能享受儿孙绕膝的怡然之乐。

  我带儿子回到老家的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回家陪父母过中秋节,大妹一家有时候也会回家陪父母过节,虽说陪父母过节的人也不算少了,但家里在外的亲人占多数,就算有我们陪着父母,依然很难看到父母的脸上绽放出亦如从前的那种喜悦神情。因为,父母想要的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节,在父母的心里,这个家少了谁不在家过节那都是不完美的。

  这两年,二姐夫妇已回到老家,前不久,夫和小妹也已回老家了,小妹夫也准备回家了,而女儿和大外甥都在长沙工作,距家也不远,今年,我们这一大家有望团聚在中秋月圆之夜。前两天说起这事,母亲特别的开心。父母一年一年的老了,家里的人口增加了很多,但一家人齐聚一起的时日却是极少的,每次过节,母亲都会念叨,“今年,谁谁谁又没在家过节。”

  随着日月的轮回交替,父母日渐苍老,每逢节日就愈发的想要儿女陪伴在他们身边,特别喜欢那种热闹的节日气氛萦绕在他们身畔。仔细算算,我们能与父母一起过的中秋节也不会很多了,真希望这个中秋节,母亲不会再念叨“谁谁谁又没在家过中秋节……”亲人们,赶紧回家过中秋节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愿每家每户,都能人月两团圆。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5

  中秋节那天,买了一盒华美月饼。精致的包装盒上印着三个淡雅的大字:“真情月”。看着那几个大字,心里不由微微一痛。因为在我心里,一直珍藏着一轮“感恩月”。每到中秋夜,它会冉冉升起,高悬在我的星空,将满满的思念倾洒到远方那遥远的乡村。

  小时候,因家里经济拮据,每到中秋节,母亲总会自已动手做月饼给我们吃。母亲做的月饼基本上都是素菜馅的,但因调料放得适量,味道却也极好。做月饼也和做馒头一样,要先发面。再将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再揉,揉到光滑细腻即可。再搓成长条状,用刀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块。用擀面杖擀开,不需要太薄,再将淮备好的月饼馅包在月饼里。再放进印有花鸟纹饰做月饼的专用模具里,用力一压,一个有着精美图案的月饼基本上就做成了。

  做月饼时的每个步骤,都是母亲自己操作的﹐她怕我们几个孩子毛手毛脚给帮倒忙。已成型的月饼,便可以放在锅里翻转烘烤了。只待它渐渐由素色变得蕉黄,便可出锅。月饼放在锅里烘烤时,火候特别重要。火小了,里面的馅不易熟,火大了﹐月饼便会烧糊。那时家家户户烧得都是柴草火,火候很难控制。但母亲却每次都能将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待到出锅时,月饼一个个黄灿灿,脆酥酥。和如今烤箱里烤出来的没什么区别。在饼香的诱惑下,我和弟妹们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拿上一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若是碰上天气晴朗的中秋夜,我们便会搬上几个凳子﹐坐在院子里边吃月饼边赏月。每当此时,总会有凉爽的风从田野那头吹来,它们掠过沉甸甸的谷穗,拂过飘香的果园,从大地深处给夜晚的乡村带来丰收的芬芳气息。这时若抬头仰望,定会看见深蓝的夜空中那轮明朗圆润的大玉盘。除了偶尔的秋虫低唱声﹐在几片黄叶的悄然飘零里﹐一切都是那样宁静祥和。整个村庄仿佛也已沉醉在溶溶的月色里。

  母亲则会用盘子端上几个月饼﹐去院子里敬月亮。若有苹果,梨等其它水果,也要装上一盘。母亲先是在面朝月亮的方向点上几柱香,等袅袅的清香升起后,便毕敬毕恭的对月亮进行膜拜。边拜嘴里边念念有词,一般都是说:月亮,你一年到头在天上为我们带来光明,辛苦了﹗下来吃点月饼吧。然后就在每个月饼上掰一点,撒在月光下。整个过程是那么自然﹐气氛却也有几份萧穆。祈祷的话语那么真诚,那么朴素。没有企图,没有索取,没有杂念。有的只是深深的敬仰,沉沉的热爱。

  在那些已远去了的刀耕火种的年代里,月亮一直是劳动人民心中的美神。人们崇拜它,敬重它,拿象征着幸福和团圆的月饼祭拜它,也是希望它和它的皎洁能给尘世的人们带来平安和吉祥。这个习俗,一直在我们家乡世代相传。真得很难想象,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先祖们是对月亮有着怎样的情深,才能使敬月亮这项祭祀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祖辈们对大自然的这种深厚的热爱,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才能使它流传至今。

  离家多年,每次回家,看到村里到处散落的破砖烂瓦,四处蔓延着的凌乱杂草,心总会隐隐做痛。我知道,曾经的村庄已在记忆中渐渐萧条了。也不知如今每年的中秋节,母亲和乡亲们是否还会敬月亮,对月神进行膜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昔日粗犷深情的老歌﹐却也透出些许抹不掉的苍凉。那些曾对大自然的仰慕与虔诚都去了哪里?是被岁月抖落了,还是被时光带走了,没有人知道。真的希望这些曾世代相传的民俗,以及先辈们曾对大自然厚重无边的挚爱,能在我们的手中,能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而不用担心是否会遗失和消亡在沧桑的烟波里

  后来身在异乡,每年中秋,就再也没有吃过母亲做的月饼。每每看到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月饼,总会起远在家乡的白发母亲和她做的月饼。乡愁也总不期而至﹐如雨后春笋般疯长。那一个个样式简朴口味纯正的月饼,曾凝聚了多少我们对幸福的期盼,对美好的向往。这也是多年来,我对母亲做的月饼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吃月饼时那暖暖的温馨,浓浓的亲情,拜月亮时那深深的虔诚,无声的庄严,多年来总在心头飘荡,梦里萦绕。也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漂泊的日子。

  古人道“父母在,不远游”,而常年身在异乡的我,却无法在已跨进六旬门槛的母亲身边尽孝。每每想起,总有无限悲凉。想母亲在青丝染白发的暮年,还得为子女牵肠挂肚,心里不是滋味。真恨不能多替她承担一些命运的重荷和尘世的凄风苦雨。太多的思念,无尽的牵挂,也只能叮嘱在汉中工作的妹妹代我回家看望母亲。每想到此,心里的愧疚总在不停的泛滥。

  人生若还有能温暖到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不外乎两处:一处为童年,一处为故乡。童年是生命的始发点,故乡则是梦想的放飞地。当它俩心手相牵,在我们脑海里浮现时﹐我们的心底﹐总会浮现出温情的镜头,怜悯的眼神,让人落泪的老歌。

  又是一年中秋时,浓浓相思寄何处?看那明月圆润如玉,看那月华溶溶如水。真恨不得插上思念的翅膀飞回故乡,来到母亲身旁。吃她做的月饼,和她一起敬月亮。多想依偎在她身旁,诉尽心中情,静赏天上月。有时想想,在那些充满艰辛遍布苦难的岁月里,母亲为了将我们从嗷嗷待哺的婴孩养大成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这一切在我身为人母后,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如今走在路上,若遇到和母亲年龄相仿头发花白的老人,总会不由自主的多看几眼,我的目光里有敬佩,尊重,更多的是深深的疼惜。

  每年中秋的明月,都已成為我心中的“感恩月”。它总在時時提醒我,要学会感谢,要懂得感慁。不管是在为事业忙碌打拼﹐还是在为生活匆忙奔波,一定要记得远方那已被称为“留守老人”的父母。正是他们,在苍老的暮年,在孤寂的家园,还在为我们守候着心灵深处的那炉暖﹐那个家。也唯有他们每天都能平安健康,我们的世界才会安然,我们的灵魄才有所依托。

  每年中秋节﹐在“感恩月”如银似水的月光里,总会有我连绵不断的祝福和祈祷:愿人人常存感恩心﹗愿天下所有父母都安康!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明月夜。推窗远望,辽阔的蓝蓝天幕上,一轮皓月当空,银辉一泻千里。房屋、田地、树木、村庄都好像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宁静清幽,若隐若现。秋虫呢喃,宛转悠扬,一唱一和,琴瑟和鸣……

  每年中秋节,母亲总是准备好一条新鲜的大鲅鱼,斩头去尾做红烧鱼,留下中段做鲅鱼水饺。俗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饺子一直都是我喜欢的美食,更何况是我们胶东的鲅鱼水饺。每年的中秋,我和姐姐无论再远再忙都要回家和母亲一起包鲅鱼饺子。我负责和面,取出两瓢面粉,打鸡蛋于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后慢慢倒入面盆,边倒便和面,直到面粉成为柔软的一个面团,盖上保鲜膜醒着。

  此时母亲用刀从尾部开始,直直向前把鱼剖开,取出中间及两边的鱼刺,然后用刀慢慢刮下鱼肉,姐姐将五花肉和鱼肉剁成肉糜,一同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小盆中,加入适量的本地名牌正宗海水盐、极鲜的酱油料酒、自家的花生油、温水泡过的花椒水,然后用筷子用力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水的多少非常关键,多了鱼的鲜香减淡,少了饺子就不会鲜嫩。一直到肉馅非常粘湿为止,然后将韭菜切成碎末放入盆中轻轻搅匀,牛奶一样白白的馅中点缀着点点新绿,爽心悦目,而此时面团也醒得差不多了,取出来放到面板上揉面,反复揉和直到面团细腻光滑劲道为止。

  手起刀落切下一块面团,搓成一个细长条,刀切剂或者用手扯按扁,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饺子皮。姐姐和母亲负责包饺子,饺子快要包好了,我就取柴生火,一会大锅中的水开了,热气升腾,母亲把包好的两大盖水饺慢慢倒入翻滚的开水中,用勺子轻轻地推几下防止饺子粘锅,然后盖上锅盖,开锅后打开锅盖,向沸腾的锅中均匀地洒上冷水,然后盖上锅盖继续旺火煮,点两次冷水锅开后,饺子就煮好了,大锅内沸腾的水面上浮满了肩并肩的饺子,看着锅中沸腾的水饺,我的心思也沸腾了,一锅鲅鱼水饺饱含着母亲浓浓的深情爱意啊!

  母亲麻利地取大盘捞出,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外皮泛着点点绿意,盘旋缭绕的热气中,圆滚滚白白胖胖的大馅饺子鲜香四溢,我情不自禁地大吸几口气,和姐姐一样按耐不住自己急切的心情,每人拿起一个饺子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鱼鲜肉香,在唇齿间久久萦绕。那鲜鲜的汤汁顺着嘴角往下流,瞬间流淌到全身的'每个细胞,回味无穷。一家人围着饭桌和和美美地吃着团圆饭,其乐融融。

  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也由于饺子状似元宝,因此也寓意着滚滚财源的祝福。在我们胶东半岛不仅逢年过节必包饺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即便普通平常的日子,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饺子这道美味佳肴。每年中秋节端起饺子碗时,我总会想到爷爷,想到爷爷每年中秋吃完饺子总是感叹“下次吃饺子要等到立冬了”,年纪幼小的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小孩嘴馋,难道爷爷也这样心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爷爷这话语的含义。

  早年的爷爷带着两个伯父、父亲、姑姑在大连安家落户,两伯父均在大连结婚成家。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故乡情结越来越浓,终于带着尚未成年的父亲和姑姑回到了老家,刚回来的时候全家身无立锥之地,爷爷辛辛苦苦地盖房子,每天早起晚归劳动挣工分养活一家老小。姑姑后来嫁给了威海的姑父,又由于单位工作调动去了西安,因为在离家很远的小镇读高中,也由于那时的交通信息都不发达,我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如今,父亲二伯父和姑父也先后离去,从此天人永隔,留下我心中永远的痛。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远在他乡的伯父、伯母、姑姑您们都好吗?愿皎洁的月光捎去我远隔千里的真挚祝福与问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7

  小时候,中秋是孩子们翘首期盼的节日。浓浓的月饼香,西瓜、葡萄甜以及父母含笑慈爱抚摸孩子头发的温情一幕,让童年的记忆充满了鸟语花香的芬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享受到美味的大餐,平日忙碌辛苦的父母,停下脚步,将深情的目光投向孩子,那样的中秋节日无疑是孩子们的乐园。晚上的“盛宴”,食物一字码开,激发着孩子们的味蕾。月亮悄悄爬上院落的高墙,洒下银白的光,皎洁明亮。远处,还有孩子们的欢歌,空中的蝉鸣,合着家人的盈盈笑语,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

  求学离家千里,中秋是淡淡的思念与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圆人缺,望着一轮明月,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你们还好吗?吃着香甜的月饼,也一定想我了吧?情长水浓,比不过亲情依恋。再美的月光,多饱的圆月,没了家人团圆乐,也少了完满和美意。常常,我咬着月饼,情思绵绵无限延伸。故乡的月,故乡的人,永远携刻在我的记忆里。

  忘不了18岁的春天,亲爱的父亲在冰冷的地下与我们阴阳两隔。那年的中秋,我一人走在校园里,月光的清辉静静洒在我身上,内心充满了悲哀。想小时候父母单位分八块月饼,四个孩子都抢着要。有一年中秋,母亲带弟弟妹妹回老家,父亲将单位分的月饼都给了我。我欣喜若狂,背着月饼上学校,创下了一天吃八块月饼的最高记录。我记得晚上,父亲慈爱地看着我吃月饼,怜惜地说,慢点慢点,没人跟你抢。而我自私的只顾自己,都没想到硬塞给父亲一块。

  没有父亲的中秋节,总有淡淡的愁云挥之不去。月圆人不圆,人世间最大悲哀。

  工作了,成家了,有孩子了,中秋的含义更意味着大圆圆。无论山高水长,总想着这一天,与家人团聚欢颜。有一段时间,父母与公婆在同一城市,两边都盼着我们回去,谁也不愿自己的家人冷清孤寂。我和老公常为此愁闷,不知感情的天平将倾向哪一边?为了公平,一天跑两家,在一个城里来回穿梭。两顿豪华盛宴,吃的肚溜圆。

  如今,我的孩子长大了,也开始离家千里。中秋那天,我遥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悠悠,牵挂着异乡的孩子。月月年年,中秋情意深。从古至今,毫无改变。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8

  中秋,一个美至极致的日子,一个让人由生诗情的日子 。

  浩渺苍穹,一轮明月,盈盈清辉,投落人间,她曾圆过多少思亲的梦, 她曾滋润多少枯渴的情,她曾慰籍多少牵系的心…… 她,远远地美着,大而圆满,朗朗生辉;她,默默地挂着,专而无语,孤傲冷清。有如冰雪中的红梅,高高地居于最美之所在,若即若离,难以触摸。她就这样与我们保持着那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让我们借着那一寸寸朦胧的想象和思念而温暖。 这样的月啊,撩起了多少人的心事, 炎黄子孙流淌的血脉里,或为故土,或为故人,或为那一段段挥洒不去的往事而对这轮明月魂牵梦萦,寄予了更多怀想、更多迷惘,更多离愁别绪。 沐着月光,想起了那个关于嫦娥、吴刚、月桂和玉兔的千年不老传说。明月啊,你可知否一个少年曾经的悠悠心事么?广寒宫外的那棵桂树其实早已根植在许多人的心中了。又是一年中秋月,人间桂花纷飞落,苍穹一月的盈盈清辉里,飘落了满空寂静柔美的馨香! 沐着月光,想起了可爱的家乡人过中秋的万般景致。

  当凉凉秋风赶跑喧夏的浮躁,当五谷归仓带来丰收的喜悦,人们的心情也随着秋日天高云淡风清的熏陶之后渐趋宁静平和。中秋的脚步缓缓走来,月光柔柔地洒向大地上的一切生灵,洒向那星星点点温馨弥漫的万家灯火,树林、田野、村落如梦一般安详。亲人们围聚在小桌旁,就着土地的芳香,尝月光一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呢? 沐着月光,想起了那些意蕴动人的咏月古诗。绘景涂色、神韵极佳、读来妙趣横生的就有“天上月一轮,水中月一双”、“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共说三潭同一月,谁知一月映三潭”、“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秋月亦是有灵性的,诗有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嫦娥思尘三百六,泪羡人间又团圆”……细细想来,真有几多感慨:人生如朝露,我们是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中的每一轮圆月的。 又一暮然回首,中秋月又将悄悄地爬上这片明净的夜空。

  抬头仰望星天,月光清朗无边,天空高邈深邃。持一壶老酒,掬一杯相思,让这份独有的绵长情怀亘古下去吧!相隔遥远的人啊,今夜我们分享的是同一轮明月!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9

  岁月的脚步,穿透了生命的痕迹,春去春回,花开花落,转眼,又是一个中秋

  秋天,因落叶凋零而萧条,秋天,也因丰收而喜悦,秋天是美好的,却也有着几分凄凉。

  中秋之夜,是亲人团圆欢聚的时刻,全家人做在院中的大树下,品着各种口味的月饼,听着虫鸣,共赏那轮明亮完美的圆月,这是多么温馨的时刻。

  然而,对于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我们,在这一刻只能对月成影,以影为伴,举目思亲。泛着一种孤独的寂寞感,心酸油然而起。虽然,我们在此读书,离家并不远,却依然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尽管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雄厚气魄,可又有谁能抛开亲情,在这佳节之夜独自开心呢?

  雨,散落着天空的惆怅;夜,寄寓着大地的情思。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大雨将街火迷失。雨帘撩开我的记忆,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脸孔,不止有家人,还有那些曾经“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友。今夜,他们又在哪里?是否都与家人欢聚在一起?

  静静地看着窗外;听着淅沥的雨声,脑海慢慢变成了空白,陷入了沉思。

  三年高中生活,漫长而短暂,时间在不经意间就从身边溜走。要怎么样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呢?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所以我想:只要曾经奋斗过,追求过,也就无悔了。

  思索着,雨声小了,街静了。

  眼睛湿润了,眨着眨着,呼吸平静了。

  云散了,星亮了,温馨的祝福插上了翅膀,借着星辉,轻轻飞进亲人的梦中--中秋节快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