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的故事选集
创始人
2025-07-29 06:02:35
0

贺龙的故事选集(精选10篇)

  贺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贺龙的故事选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1

  贺龙从小胆量就非常大,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头。7岁时,父亲在朋友面前夸他胆大,朋友不信,想试试他的胆量,吃饭时悄悄在饭桌下面开了一枪。刺耳的枪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只有贺龙手不停筷,就像没听见一样。13岁时,贺龙跟着姐夫当骡子客赶马帮。贵州凯里是湘、黔、川、滇有名的骡马市场。贺龙天性爱马,有一次在市场上,看见一匹黄骠马雄壮异常,留恋得舍不得离开。卖马的云南人嘲笑他:“你一个小伢子看什么马?有本事骑上它跑一圈,这马白送给你。”那是一匹烈马,主人正是因为无法驾驭才要卖它。贺龙一听,来了劲,从汉子手里接过缰绳,纵身跳上马背,任骏马乱踢乱跳,就像粘在马背上一样,马市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最后,烈马被降服了,云南汉子信守承诺,果真把马送给了贺龙,从此,少年英雄贺文常(贺龙的原名)的名声就在湘黔川滇边区流传开来。

  1927年冬,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化名王国珍,隐蔽在上海霞飞路17号。当时,悬赏十万大洋捉拿贺龙,上海到处都有通缉贺龙的布告和相片。贺龙却若无其事,仍然经常邀请中共秘密党员胡琴仙去看电影,进馆子吃饭,到照相馆照相。胡琴仙不敢出去,贺龙就笑她是“三请樊梨花,都不肯出寨”。

  1933年,贺龙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有一次在永顺县城被敌人十多万兵力四面包围,最近的敌军离永顺县城只有几公里,枪声清晰可闻。贺龙却没事一般在猛洞河边钓鱼,敌军即将进城时他才慢吞吞地收拾钓具,带着警卫沿河离开。当天,敌军占领永顺县城。三天后,数万敌军跟踪追击到永顺十万坪时,被贺龙部队包了“饺子”,俘毙敌数千人,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万坪大捷”。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2

  南昌起义队伍被打散之后,党中央安排他去苏联,但贺总坚持要回湘西拉队伍东山再起。于是带着周恩来同志的嘱托,踏上会湘西的路程。在船到洪湖边的新堤镇时,发现镇上驻着湖南部队李觉的师,周围也驻满了敌军,戒备森严。于是贺龙派人了解敌情,知道观音洲只有敌人的一支团防队伍,十几个人、十条枪。贺龙对一起的周逸群说:“把枪搞来如何?”周逸群感到不大容易。贺龙朝周逸群笑着说:“我当面向他们借枪,你们就动手提。”船靠了岸,贺龙、周逸群等人大摇大摆地朝观音洲团防队部走去。团防队长见贺龙他们身上的打扮,以为是大官来视察,急忙吹哨紧急集合,十几个团防队员列队欢迎。贺龙走到团防队长面前,摘下墨镜,劈头就说:“我是贺龙,特来借你的枪!”团防队长一听到“贺龙”这个名字,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只顾求饶。一个团防队员企图开枪,被一枪打倒,随贺龙来的其他几个人趁机一拥而上,将团防手中的六支汉阳造步枪、四支驳壳枪夺到手中。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3

  贺龙巧施“空城计”,大败向子云发生在1929年7月。当时贺龙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湘鄂西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1929年6月,贺龙利用桑(植)鹤(峰)联防“剿匪”指挥陈策勋与军周朝武部在桑植互相倾轧之机,率领中国的工农红军第四军与陈策勋团防队激战3小时,全歼陈部一个独立连后,成功解放桑植县城。桑植县是贺龙家乡所在地,1928年3月贺龙在桑植县城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可是由于敌人的强大,该县得得失失,几易其手,贺龙始终未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因此,桑植城的这次失而复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贺龙进城以后抓紧根据地的开辟工作,领导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建了中共桑植临时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一时间,桑植城内红旗招展,穷人子弟纷纷参军,红军的影响空前扩大。

  桑植城内的景象让“湘西王”陈渠珍坐不住了,他紧急召开“剿共”军事会议,妄图收复失地。谁曾想,由于贺龙领导的红军在湘西一带连战连捷,大大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陈渠珍的“剿共”军事会议开得一塌糊涂。他在会上连问数遍“谁敢讨伐贺龙”,竟无一人敢应。

  正当陈渠珍垂头丧气之时,他手下第1警备军第3团团长向子云主动请缨:“军长不必多忧,想那贺龙早已今非昔比,兵不过千,枪不过百,有何难打!军长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子云我愿意提兵前往!”他拍着胸脯向陈渠珍表示要捉住“活龙”,消灭红军。向子云本是贺龙部下的旅长,自恃对贺龙及红军的情况比一般军阀头子有所了解,刚愎自用,一贯骄横,根本没把贺龙放在眼里。加上因为去长沙,没来得及参加陈渠珍的“剿共”军事会议,对会场上的气氛也没有深刻认识,所以,当他看到陈渠珍因为攻打贺龙一事焦头烂额,便主动请缨,想乘机立上一功。

  在获得陈渠珍同意后,向子云开始调集自己驻扎在永顺的军队,准备对桑植发动进攻。贺龙得知旧部来犯的消息后,胸有成竹,从容自若。他专门写信给向子云,叫他“不必来攻,来则送枪而已”。贺龙的信使向子云气急败坏。7月初,他命令副团长周寒之率2个营的兵力作为先锋,正式进犯桑植城。由于当时有人提出贺龙军中有神兵,刀枪不入,向子云还专门让他的军队随军带上了鸡血、狗血等,以备破神兵之用,整个军队是奇形怪状,乌烟瘴气。

  面对周寒之的来犯,贺龙与中共湘鄂西前委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一面以主力埋伏于桑植城北八斗溪西北高地,一面以部分兵力与周寒之部接触,佯装失败,诱敌横渡澧水进入主力埋伏区。周寒之果真上当中伏,仓皇后撤,然而为时已晚,未来得及渡河,大部就歼,本人也当场毙命。先锋出师未捷却全团覆亡让向子云在军阀中颜面扫地。他决定亲率1000余人伙同桑植、大庸、慈利等地县团防与贺龙领导的红军决一死战。

  为了彻底消灭这股顽敌,知己知彼的贺龙专门针对向子云傲慢骄横、狂妄自负的毛病,给他预备了一出“空城计”,准备“瓮中捉鳖”。他向红军指战员们指出:“向子云是我的旧部,很善于用一字长蛇阵,打仗有股子猛劲。他这次兵多将广,装备又好,我们不能与他硬拼。若不然,他损失三千人马,我们至少也要赔上两千,这样子打就太不划算喽!他不是要夺桑植县城吗?我们就让他攻进城来嘛!然后……”

  计谋已定,贺龙根据桑植城的地形特点,命令红四军主力全部撤离桑植县城,埋伏在城北梅家山、八斗溪、白家冲一线,同时拆掉县城东、西、北三面城墙,烧毁城门,从而使向子云可以轻松入城,却不能轻松守城。为了切断敌人的退路,贺龙还专门布置谷志龙一部红军守在城南大山三百磴。贺龙的“空城计”是万事俱备,只等向子云来了。

  由于贺龙摆下“空城计”,向子云这次行军可谓是所向披靡,一路无阻。他率领部队迅速渡过澧水,顺利向桑植县城前进。当他们到达桑植城,整个桑植城城门遭到烧毁,有些城墙也拆成了豁口,城里除了一些卖柴、卖菜、摆小摊的小商贩,没有红军的一兵一卒。向子云的警卫营长见状放不下心,他提醒向子云桑植是座空城,谨防中了贺龙的“空城计”。可是向子云根本没把警卫营长的话放在心上。他哈哈一笑,自负道:“你成了司马懿啦。当年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独自抚琴,左右安排两个琴童,还把城门打开,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城内却没有什么人马,城外也没有伏兵。可惜司马懿优柔寡断不敢进城,贻误了战机。如今贺龙破坏了城门和城墙,分明是逃跑无疑,他哪里还敢再唱一出‘空城计’?”向子云迫不及待地吩咐手下向陈渠珍发电告捷,并命令部队开进城内准备张罗祝捷大会。

  谁知好景不长。正当向子云沉浸在轻易攻克桑植城的喜悦之中,贺龙亲率主力部队,犹如神兵天降,从城北门猛烈冲杀进来。城后及城对面各高地上潜伏的红军也马上跟着杀进城来。向子云见情势不妙,才知中计,赶紧率部逃窜。他带领残兵从西门逃出,直奔城外的赤溪渡口,然而这里的渡船早已被潜伏的红军撑走。向子云的残兵败将一部分缴械投降,一部分溺毙水中,他本人也不得不抓着马尾巴泅水逃命。可惜天公不作美,由于上游暴雨,山洪下泄,河水格外的湍急,急浪滚滚,向子云被卷入水底,一命呜呼。贺龙巧施的桑植城“空城计”大获全胜。

  施用“空城计”要求战斗指挥者必须知己知彼,有胆有谋。一出桑植城“空城计”将贺龙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贺龙的巧妙布置下,红军以伤亡仅数十人的代价,缴枪1000余支。敌部除逃逸100余人外,几乎全部被歼。这是红四军建军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震动了整个湘鄂西,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也在我军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4

  贺龙虽然没有进过军校学习,却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磨炼成为卓越的军事家。在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他的战争指挥艺术可圈可点的地方随处可见。最能体现他以弱胜强的神勇和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的,当数长征中的乌蒙山大回旋。

  1935年9月,调集130多个团“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企图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逐步压缩对红二、六军团的包围圈。数十万人对一万七千人,兵力和装备上的悬殊注定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贺龙指挥二、六军团欲北先东,计划是向贵州突围,却偏偏先从东南方向一举突破敌人防线,占领了辰溪、浦市、淑浦、新化、兰田和湘中著名的锡矿山,直接威胁长沙。同时还在湘中建立了抗日游击队、抗日大同盟、抗日义勇军等38支抗日武装,补充了3000余名新战士。见围歼红军于龙山、永顺、桑植之间的计划破产,立即改变部署:以樊嵩甫纵队的4个师和李觉纵队的3个师为主,组成“追剿军”,由何键当总司令,“追剿”红二、六军团;陶广纵队3个师和郭汝栋纵队8个团开抵沉江西岸,负责堵截;汤恩伯纵队2个师防守长沙,妄想把红军消灭在澧水和资水之间。

  根据这一情况,贺龙指挥红军向东急进,造成东渡资水的假象,把何键这十几万人引向东面。然后两次抢渡巫水,转兵贵州,把数路追兵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完成了贺龙长征中的第一次“神来之笔”。

  红二、六军团到贵州后,随即下令贵阳行营主任顾祝同指挥5个纵队进攻二、六军团,郭思演、孙渡两个纵队从东西两面防堵,川军杨森、李家钰沿长江布防,总兵力已达120个团,阻止红军北上。危急关头,贺龙指挥二、六军团进入乌蒙山区。

  乌蒙山南北走向,平均海拔2000米,山高谷深,人烟稀少,气候恶劣,且瘴疫流行。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与敌周旋,困难是可以想见的。贺龙再次上演起声东击西的计策,率领红军一个劲向西北方向猛插。顾祝同误认为红军要过金沙江,于是命令万耀煌、樊嵩甫、郝梦龄3个纵队转向西北追击。贺龙看准这个机会,马上指挥二、六军团东向镇雄,希望从这里脱出敌人的包围。红军从西北突然东去,顾祝同以为红军被追得筋疲力尽,走投无路,开始瞎闯了,便命令尾追的3个纵队全部东进。当贺龙从敌人的两名逃兵中得知万耀煌亲率军第十三师从章坝向镇雄追来时,当机立断,杀了个回马枪。他命令红六师十一、十二团到章坝迎敌,要求他们拉得猛,打得狠,把敌人打乱。“逃跑”的红军突然杀了回来,而且一下子冲进了万耀煌的司令部。敌军一下子就被打乱了,几乎失去了控制。万耀煌在溃乱中只身逃脱,免于一死。郝梦龄纵队拼命赶来援救,贺龙立即命令二、六军团向前急进,摆脱敌人。

  就这样,贺龙指挥二、六军团在乌蒙山中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又向西北,拖着敌人辗

转回旋,搞得顾祝同晕头转向,拖得万、樊、郝3个纵队疲惫不堪。就在此时,贺龙率部突然以迅猛的动作从郭汝栋和樊嵩甫两个纵队的接合部向西北方向跳出包围圈,兼程急进,在昭通、威宁之间,穿过孙渡的防线,直奔滇东。

  贺龙要渡过金沙江北上的意图被敌人知道后,敌人集中了数十个团再次围追堵截。贺龙审时度势,指挥红军放弃从元谋渡过金沙江的计划,在的3个纵队追到之前,佯攻昆明,吸引十多万滇军回防昆明。当围堵红军的滇军全部回防昆明后,红军突然调头,从石鼓、丽江安全渡过金沙江。如梦方醒,急令军队匆匆忙忙赶到金沙江边,只看见红军留下的一条大幅标语:“来时接到宣威城,走时送到石鼓镇,费心,费心,请回,请回!”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5

  贺龙元帅曾对儿女们说:“依靠自身努力,做有用之人,行大义之事才是根本。不要求你们成名成家,也不要想去做什么大官,但必须拥有一技之长,这样,于己于国家都有利。”

  儿子贺鹏飞出生时,贺龙已经五十岁,但他从不娇惯儿了。上初中的贺鹏飞踢足球时,腿部骨折。照理说,父母心疼都来不及。可是,一个星期后,贺龙就让打着石膏的儿子去学校。贺龙自然不允许儿子坐自己的专车,就在街上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每天负责接送贺鹏飞上下学。贺鹏飞拄着拐杖坐在三轮车上,全然没有因为是元帅的儿子觉得不自在。当时,有老战友觉得贺龙不近人情,他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再说,正好借机让他受到磨炼,将来也好独当一面,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失利,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出面帮忙。贺龙告诉儿子:“要想实现人生理想,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再没有第二个途径。”明白了父亲意思的贺鹏飞,在清华附中复读一年后,终于如愿以偿。

  贺龙教育子女,日常的基本礼仪和艰苦奋斗的传统坚决不能丢。吃饭时,嘴巴不能发出声响,饭没咽下去之前不准说话。孩子们如果不慎掉下饭粒,他会捡起来吃掉,并对大家说:“一粒粮食一粒汗,要懂得去珍惜。”贺鹏飞少年时的着装,几乎全由父亲的旧军装改成。

  有一年在重庆,恰逢贺龙父亲的忌日,他把子女们召集起来,逐一对着搁置在窗台上的父亲照片磕头跪拜。他说:“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对长辈的追思和悼念,尽管离去的老人不可能知道在祭奠他,但后人却不能失去感恩之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大家才会有今天。”贺龙元帅倡导的孝道,被儿女们很好地继承下来。到了贺鹏飞这一辈,形成一种习惯,姊妹中每天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陪着老母亲吃饭。

  女儿贺晓明年少时,总是给人腰伸不直的感觉。贺龙多次提醒后无果,就训导女儿说:“做人,坐得有个坐相,站得有个站相,这不只是雅不雅观,而是个精气神的问题。小小年纪就弯腰驼背的,那怎么行?”他责令女儿每天必须靠墙站立一个小时进行自我矫正。 如今,67岁的贺晓明,身板依然挺拔,无疑是父亲的功劳。

  贺龙元帅虽然严厉,但无时不表现出厚重的父爱,给后辈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回忆。一次,他用小尺子责打年幼的贺晓明不成,不料被女儿重重地咬了一口,因而落下“笑柄”,在战争年代没有擦破一点皮,和平时期,反而被女儿咬伤了手臂。对儿女的爱,贺龙往往用爽朗的大笑来表达,而且时常边笑边竖起大拇指,以示赞扬。孩子们考了好成绩,他笑;孩子们射击水平得到提高,他笑;在运动会上拿到名次,或者在游泳时超过了他,他也会笑。还尽可能抽时间陪伴孩子,领着一家人去观赏《天鹅湖》,儿女们看不懂,他会事先详细地介绍剧情,甚至儿子组织一帮同学踢球,只要他有时间,一定会到场呐喊助威。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6

  1929年,贺龙军长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坚持同敌人进行艰苦不懈的斗争。那时候,由于环境艰险,物资短缺,贺龙同战士们一样穿草鞋走路。一次行军中,贺龙的脚裂了许多口子,一走路就流血。一天,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乡走进宿营地,双手递给贺龙一双布鞋。他心疼地说:“贺军长,你为我们辛苦杀敌,怎么也不能让你穿草鞋走路。今天,全村老百姓让我给您送来一双布鞋,请收下吧!”

  贺龙很感动,动情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心意,这情谊我领了,可这鞋我不能收!”老乡拗不过,只好悄悄地把布鞋塞在贺龙的枕头底下。等贺龙发现时,老乡早已走远了。贺龙把鞋交给警卫员,让他交到物资供应处。警卫员不肯。贺龙认真地说:“我们红军战士都穿草鞋,我能一个人穿布鞋吗?我们红军,就靠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你说,我能因为是军长就搞特殊吗?即使全国解放了,过上了好日子,这穿草鞋的革命精神也不能丢啊!”

  贺龙军长就这样,和战士们同样穿草鞋、喝稀菜汤同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受到了全军上.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7

  1929年,贺龙率红军第二次驻扎在石门子良街上,计划在这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红军来到子良坪,子良区区政府和区团防的公职人员潜逃一空。贺龙打听到,区团防局长向鲁卿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能文能武,虽任伪职,但为人正直,从不同流合污,便想吸收他参加红军,特地派人去接他。谁知,向鲁卿却不见面。后来一打听,他不肯出门的原因,一是家中父母年迈多病,他要尽孝;二是他若参加了红军,土豪劣绅就会向他的家人下毒手。贺龙得知这些情况后,心中盘算了一条计策。

  几天后的一个拂晓,红军一个排突然包围了向鲁卿的家,战士们齐声喊:“活捉反动团防向鲁卿。”向鲁卿正睡在隔壁家,听到喊声,即趁着大雾逃到一里多路外的一个瓦窑里躲起来。红军没捉到向鲁卿,就把他父母妻儿亲戚等四十余人抓起来,临走时还放了几枪,押解到红军司令部“看押”起来。

  一天后,他接到父亲来信,信中说:“此地刑法难受,贺军长讲,非你来换我不可,否则,全家四十多人性命难保。望吾儿速来贺军司令部。”向鲁卿看信后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看信字迹,是父亲亲笔,但内容似乎不符合父亲一向刚强的性格,一时难以判定。一连三天,向鲁卿又接到父亲两封信,且字字血泪,他心如刀绞,最后把心一横,决定到司令部去换父亲。

  向鲁卿决定替换父亲的事早被红军侦知,贺龙派人等候在他必经之地。待他一出现,几个红军便一跃而起,将他“五花大绑”,故意让路人皆知。向鲁卿也不分辨,抱着必死的心,怒目圆睁,大骂贺龙。走了二三里,当他来到离区公所只有一二里路的鸡公桥时,突然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他正在疑惑,桥上又涌出一支红军,分成两队站在路旁,鼓起掌来。

  向鲁卿正摸不着头脑,他的黄埔同学张海涛笑嘻嘻地走来:“快给向队长松绑。”自己又牵来一匹高头大马,指着桥旁站着的红军:“这是全军排以上干部来欢迎你的。鲁卿兄受惊了,请快上马。”在红军的簇拥下,他们来到司令部门前,贺龙站在门口迎接,他拉着向鲁卿的手,一直往营房走去。两人正聊着,向鲁卿的父亲来到跟前,激动地说:“红军真乃仁义之师,处处替百姓着想。贺军长待我们一家敬如上宾。”他挺挺腰杆:“你看,如今我的病都好多了。鲁卿,你就跟贺军长吧,去杀土豪劣绅,杀污吏,不要惦记我这把老骨头。”向鲁卿见父母和被“押解”来的其他亲人毫发无损,感动万分。

  第二天,贺龙专门设宴招待向鲁卿一家,随后才让其亲人回家。向鲁卿当即被贺龙任命为随从副官,以后历任红四军军校校长、团长,1932年在突围作战中壮烈牺牲。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8

  少年时代的贺龙艺高胆大,敢与当地土豪劣绅作对。1908 年,贺龙年满十二岁了。这一年,在他少年时代记下了敢作敢为的'精彩一页。桑植县城的衙门里有个领班,此人仗着县太爷的权势,逞强霸道,横行乡里,包揽诉讼,敲骨吸髓,没有人不痛恨他。他的两个儿子更是胡作非为,作恶多端,经常骑马上街,耀武扬威,不管你大人、小孩;也不管你是挑担子的,还是背背篓的,被他们撞翻了,活该倒霉。

  有一次,他的小儿子骑着马闯到洪家关来了。这天恰好是赶场,街道两旁的货摊子被他撞翻了不少。贺龙的母亲也在门口摆个摊子炸油粑粑卖,眼看着马蹄子就要踢到摊子上来了。贺龙怒不可遏,顺手提起一根木棒,喊道:“下马!是好汉你朝老子身上撞!”那“小霸王”见贺龙是个孩子,瞪着眼睛,真的撞过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贺龙棍子一扬,就把“小霸王”

  打下马来,接着,又把他按倒在地,一顿拳脚,打得他鼻青脸肿,溜回了县城。

  这下可惹出了乱子。那“小霸王”回县城后马上到衙门告了一状。几天后,传审贺龙的传票下来了。审问的时候,贺龙理直气壮地申诉说:“我怎能无故打他呢?是他自己骑着马在街上横冲直撞,撞翻了好多摊子。不信,你问问乡亲们!”接着,他又把领班父子在县内如何作恶的丑事狠揭了一遍,弄得审问的人不好收场,只好不了了之,把贺龙放了回去。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9

  湖南省的西部,简称湘西。湘西的桑植县内有个村子叫洪家关,有300多户人家,是个风景极为秀美之处。三条清澈的溪水,绕村而过。四周的五座山,又宛如五个龙头,正张口戏珠。如此,洪家关便有了“三水绕门,五龙捧圣”的风水宝地之说。

  贺龙就出生于此。

  1896年春日的一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洪家关西北天空上忽然间起了浓云。那云好生奇怪,只见墨黑墨黑的云块齐齐地从天边压了过来,把天空布得严严实实,天地间一下全黑了。霹雷也一声紧似一声,闪电一道接一道,仿佛要把这山河震碎劈开一般。就在这工夫,那奔腾的澧水,忽然间咆哮起来。河水一下子涨了三尺多高,浪排翻滚,吼声震天。澧水两岸和山里百姓都被这奇异的天气惊呆了,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有些胆大的人跑到外面观看那天气。忽然,有人惊叫起来:“老天爷长尾巴了!”这一嚷,许多人都跑到屋外观看。

  原来,从那齐头乌云的边边上,有一个长长的圆柱,悬在半空中晃动。圆柱一边晃,那尖尖的尾巴一边向下延伸,愈延伸那尾巴愈晃动得厉害。

  洪家关上的人都跑出来看稀奇了。可看了半天,谁也不知天上挂的是什么。有个名叫谷兴楼的老汉忽然仰天哈哈大笑起来,笑罢,他拍着巴掌喊:“好了,好了。这回好了,老百姓的日子要好了。”

  人们让他搞得莫名其妙,大家围住了他,问他什么好了。谷兴楼指着挂在天上晃动的圆柱说:“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那是龙,是真龙降世。想当年朱洪武坐天下时,就是天上降下真龙。如今,大清国气数尽了,需要真龙天子拯救百姓。这不,春雷动,真龙降世了。你们看那齐压压的云彩,那是瑞气。”

  有人问他:“谷爷,这真龙降在哪里呀?”

  谷兴楼说:“这我怎么知道,那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反正要降在洪福之地。”

  这时有人又喊道:“龙尾巴伸到河里了!”

  大伙一瞅,只见那翻腾的河水被卷上天空。就在这当儿,一个霹雳,“咔啦”一声,洪家关村头的一棵大树被劈下半边,震得人们心头发颤。这时,云更低,天更黑。吓得谷兴楼冲天作揖说:“是我的不对,泄了天机,老天怪罪了。”说着,急忙忙地跑进了屋,人们也都跑回了家。这时候,只见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刹那间,天地间的一切都淹没在这雨水里,好像整个宇宙都成了水的世界。

  就在这时,村里贺士道的妻子王氏要临产了。贺士道忙着烧水。贺士道想:真不凑巧,偏偏赶上这么个天气,出来进去的多不方便。正念叨着,屋外一阵飓风刮过,只刮得房子咔咔地响,房顶上的瓦啪啪地往下摔,房子也像要散架一般。就在这时,贺士道听得“哐啷”一声巨响,像是天崩地裂一般,门前落了一件东西,直把贺士道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天暗雨大,他也看不清落下的是什么东西。正这时,忽听到屋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接生婆走出来笑眯眯地说:“士道哇,恭喜你,生了个男伢子。”

  贺士道急忙进去一看,见妻子王金姑正抱着个孩子,脸上露出了带有疲倦神情的笑容。贺士道急忙从妻子怀里接过孩子一看,肉肉的娃儿,眉眼儿那么清楚。刚出世,就伸胳膊动腿的,好像要挣扎着跑到这世界上来。贺士道把孩子交给妻子,说:“好哇,咱贺家有后代了。”

  他说着,倒了两碗红糖水,送给接生婆一碗,送给妻子一碗。接生婆喝着糖水,笑道:“士道啊,现在到了啥时辰了?”

  贺士道说:“大概到了卯时。”

  接生婆说:“卯时是金鸡开口的时辰。士道啊,你这孩子福分大呀,生日占得齐全。”

  贺士道说:“怎么个齐全哪?”

  接生婆说:“今儿是二月初二,你忘了,二月二龙抬头。昨晚天上又吊龙,你这孩子还没福分吗?”

  不一刻,风雨停了,接生婆说:“这风雨好像伴这娃儿来的。”贺士道笑笑没说什么。贺士道得了儿子,心里高兴,第二天一早,他哼着戏腔去开门。开门一看,不禁愣了,原来在他门前,横躺着一条石龙,这石龙有丈数来长,四爪着地,把地都砸了有半尺深的坑。贺士道认识这条石龙,这是后山龙王庙院里的。这龙怎么到了这里呢?贺士道猛然想起夜里听到的响声,才想起是大风刮来的。

  这时,村里好多人都围拢过来,大家见风把石龙刮到贺士道门前,没有不吃惊的。谷兴楼摸着石龙说:“天上的真龙,地上的石龙都动了,大清国的气数尽了。”

  这时,贺士道告诉谷兴楼说,女人生了个男娃儿。老者一听,拍着巴掌说:“好好好,这娃儿来的时辰太好了,起了名字没有?”

  贺士道回说没有。谷老汉说:“这孩子一出生,就搅动了天地,天上真龙,地上石龙一起动,我看,单名一个龙字吧。”

  这个贺龙,就是后来名震四海九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龙元帅。

  就在贺龙出世的这天夜里,桑植县还发生了一件奇事,崔玉祥被雷击死了。这个崔玉祥,就是出卖咸丰年间的农民领袖、贺龙先祖贺廷璧的崔昌忠之孙。这天,崔玉祥从桑植回澧州,坐的是八人抬的大轿,半路上,就遇到了这场天气。他这一行恰好走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地方,没法子,只好躲在林中,恰好一个炸雷,响在这林子上空,就把崔玉祥给击死了。大伙听说崔玉祥被雷击死,没有一个不拍巴掌的,没有一个不说是天理报应的。谷兴楼老汉胡子扎煞着说:“一龙降世一虎亡,老天爷有眼啊!”

  有人会问:贺龙元帅降生,又是掉龙又是劈虎的,是不是宣传封建迷信?这些用不着做详细解释,比如像那“天上吊龙”,其实就是巨大的龙卷风。崔玉祥被雷击,因为他躲在了树下。那石龙被移到贺士道家大门前,也是龙卷风的本领。只不过这些都是自然现象的偶然巧合,也就构成了贺龙元帅降生时的奇巧故事。因为贺龙元帅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民间,老百姓就把这些偶合的自然界中的现象,加以传奇性的描绘,把贺龙元帅说成了“活龙”。事实上,也正是这个“活龙”降世,给这世界东方古国的百姓,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贺龙的故事选集 篇10

  1914年,贺龙刚刚18岁,但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做了三年的“赶骡客”。不过这一年贺龙的命运来到了转折点,他在革命党人陈图南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华革命党,投身反袁护国的革命运动当中。

  不久,贺龙便接到任务,命令他潜回家乡桑植,伺机除掉劣绅朱海珊,再想办法带兵当团总,并派人潜伏进入警备队,以便了解敌人情况。贺龙在接到任务后,欣然回到家乡。

  但天有不测风云,贺龙这次回乡并没有完成任务,但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贺龙更加坚定了自己革命的信念。1916年,护国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贺龙认为自己发动起义的时机已到。

  1916年3月16日晚,贺龙与韦进斋各手握一把菜刀,带领一群被压迫剥削的穷哥们,借着夜色从洪家关出发直奔芭茅溪盐局。贺龙亲手砍死了税警队长姜玉清,同大家一起捣毁了盐局,一把火烧毁了所谓的“借据”,缴获了12支步枪。

  这就是人尽皆知的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在捣毁芭茅溪盐局后,贺龙一行人回到了洪家关。在谈及下一步的行动时,有人主张把枪藏起来,然后散货,各自继续操起老本行讨生活。

  但是贺龙不同意,他认为都已经到了杀人夺枪这一步了,如果现在散伙,结局只能是一个一个的被抓起来杀掉,只有趁热打铁,树旗起义,把旗号扯起来,和袁大头拼到底。

  贺龙要树旗起义,他的家人也非常支持他,贺龙的父母亲自为贺龙缝制起义大旗。“讨袁军”三个大字赫然旗上,靠着两把菜刀,贺龙有了第一支自己的队伍。

  但就靠12支枪就像树旗起义,贺龙自己也知道难度太大了,必须先造声势,吓破敌人的胆子,起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贺龙让韦子云挑着他们缴获的那几支枪,每天从不同的路上走过,让百姓们看到很多枪进进出出的假象。

  同时贺龙放出风去,说是贺龙要打江山,正在四处购买武器。这立刻成了当地轰动事件,一传十,十传百,而且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又多了许多夸大和神秘的色彩。竟一时传说贺龙有10万兵马,正躲在大山里训练;还有的说贺龙光是从国外就买了5万支洋枪,就等着运过来了。

  传说越来越邪乎,在传说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奔贺龙。贺龙见时机已到,便将做好的大旗竖了起来,带领着起义军向着县城杀去。

  桑植的恶霸朱海珊得知了贺龙即将攻击县城的事情,连忙吩咐家人疏散财产,并派人向府里求援,请求派兵“围剿”贺龙。不过为时已晚,贺龙带领的讨袁军早已经攻进了县城,而且一路上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起义军手举大刀长矛,高喊“打倒袁世凯”、“打倒贪官污吏”的口号,将衙门围了个水泄不通,把恶霸朱海珊堵在了衙门里面。在贺龙的指挥下,起义军冲进衙门,将朱海珊和其他人全都抓了出来。

  贺龙高声喊道:“通知全城老百姓开大会,审判这条大毒蛇!”在全城百姓的见证下,贺龙细数了恶霸朱海珊的罪行,在场的百姓高呼毙了这个恶霸,在百姓的呼声下,恶贯满盈的朱海珊被拉出去处决了,在场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处决了朱海珊,贺龙将朱海珊的几个心腹关了起来,以观后效。其他旧职人员,有罪的治罪,无罪的原职留用。而后贺龙下令打开粮仓,让全县的百姓过来领粮食。六万担稻谷,全被贺龙分给了全县百姓,让百姓们以此度过了春荒。

  贺龙名声大振,他又凭此招兵买马,各地英雄好汉奔着贺龙的名声,纷纷来投,贺龙的实力迅速增长起来。贺龙没有停下起义的脚步,在在湘鄂的交界山区中多次组织暴动和起义,接连击退多次围剿。

  贺龙的实力迅速扩张,起义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反动当局只得变围剿为“招安”,主动承认了贺龙的身份,“任命”其为桑植县独立营营长,此时贺龙的实际身份是湘西护国军第1团第2营营长。

  贺龙后来带领队伍跟随护法军北伐,护法战争失败后,贺龙重新返回桑植,成为了家乡的父母官。贺龙一心为家乡百姓服务,他的部下纪律严明,他本人又积极推动家乡建设,得到了家乡百姓的称赞,为他赠旗立碑,贺龙算是完成了他先救一方百姓的心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