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的对联故事
创始人
2025-07-21 00:01:25
0

谐音的对联故事(精选5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谐音对联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谐音的对联故事 篇1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是宋朝的大诗人。有很多人都去拜访他,请他指点诗文。有个能做几首诗的公子哥儿,不服气。他逢人便说:欧阳修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什么了不起!我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这天,他去找欧阳修。在路上,他碰见一个中年人,他问:老兄,你是去找欧阳修的吗?中年人点点头说:是呀!于是俩人就一路同行。公子哥儿把自己去找欧阳修的事向他说了一遍。中年人说:看来你很有学问,做一首诗如何?公子哥儿看见前边有一棵枯树,就随口吟道:前边一枯树,分成两个杈。中年人接下去说: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公子哥儿一听乐了。行啊,老兄。有了你,我就更不怕欧阳修了。二人走着走着,看见一群鹅跳到河里。公子哥儿又来劲儿:对面一群鹅,扑通跳下河。中年人又接了下去:毛浮绿波动,颈曲作清歌。公子哥儿上上下下打量了中年人一番,说:想不到你还真有两下子。走,上船。过了河,就离欧阳修家不远了。他们上了船,公子哥儿还在卖弄:你我一只舟,去找欧阳修。中年人微微一笑,又接了两句: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谐音的对联故事 篇2

  话说以前某村有两个读书人,一个老者,一个年轻人。老者是过了乡试的秀才,每以正宗读书人自居,瞧不起年轻人。年轻人虽未经乡试,但也读了不少书,是才高八斗之辈,则以自己文思敏捷而看轻老者。某日,两人约定比试才学,比试的项目是对对联。老者出的上联是:“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忝列孔子上”。在这一联中,“眼珠子”暗喻诸子百家,“鼻孔子”暗喻孔夫子。中国封建社会尊孔的时间居多,历来孔子的声誉都在诸子百家之上。老者自比孔子,而把年轻人比作诸子百家,讥讽年轻人不识相。年轻人看了此联后,完全明白个中含义,于是也出一联:“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比后生长”。在这一联中,“眉先生”暗喻老者,“须后生”暗喻作者自己。眉毛虽比胡须先发生,但后来还没有胡须长得长。年轻人试图以此自然现象提醒老者,虽然你比我年长几岁,但你的才学并不见得就一定比我高。在此轮对联比试中,两人实际上打了个平手。

  谐音的对联故事 篇3

  凌濛初五十中举

  传说凌濛初五十多岁才中举人,为了这点功名,还差点送了老命。

  这一年冬天,凌濛初上京赶考,信心十足,可偏偏遇上个贪财的考官。凌濛初没有送礼,又一次名落孙山。

  凌濛初又气又恨,要找考官说理。半路上下起了雪,凌濛初见路边有个破草帽,就戴在头上挡雪。来到考官府,见门上贴着“爱才如子,执法如山”的对联,凌濛初顿时火冒三丈,上去“刷刷”添了几字,变成了:

  爱才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这一下可惹祸了,几个家丁蹬蹬蹬跑出来,如狼似虎,把凌濛初押上了厅堂。

  考官一看考生凌濛初头戴破草帽,气势汹汹地说:“我看你,头戴夏,脚穿冬,肚里哪有春秋?”

  凌濛初两眼喷火,道:“我看你,面朝南,背朝北,心中光想东西!”

  考官恼羞成怒,一张状子送到了刑部。刑部尚书一看状子,嘿嘿一笑,说:“木匠做枷枷木匠,斩!”

  凌濛初早就呼说刑部尚书原先是个翰林,就叹了口气回道:“翰林监斩斩翰林,绝!”

  刑部尚书一惊:这人出口不凡,定有隐情!就慌忙说:“慢!”把凌濛初重新审了一遍,立刻真相大白。刑部尚书马上给宰相呈文,要求赦免凌濛初。宰相也是晟舍人,早听说家乡有个叫凌濛初的才子,一看呈文,就连忙召见。他见凌濛初须发皆白,同情地说: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凌濛初悲愤地回道:

  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宰相一听,唷,真是个才子呢!这对子含蓄地说出了科场的舞弊。于是就朱笔一挥,在刑部的呈文上批了个“准”字;并向考官推荐凌濛初为举人。考官见宰相推荐,不敢怠慢,但又不甘心,就说:“再出个上联让凌濛初对对,如真有奇才,就送他个举人。”

  考官领着凌濛初来到一座孤山的小庙里。庙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个执刀跨马的泥塑将军。考官冷冷一笑,出了上联:

  孤山独庙,一将军单刀匹马;

  凌濛初淡淡一笑,向庙外一看,见河上有两个渔翁在钓鱼,眼睛一亮,从容地对道:

  隔河对岸,两渔翁双竿垂钓。

  考官无奈,只好点凌濛初为举人。

  谐音的对联故事 篇4

  周起渭联对服众

  周起渭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提督等职。

  一个夏日的早晨,康熙皇帝到了周起渭的居室。他见周起渭床上枕头底下压着许多书,翻了一下,又多是古籍,蓦地有感,即出一联道: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万岁突然而至,周起渭已是心头一惊;又见康熙帝出联考他,更感突然。他忙跪倒在地,口称:“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康熙忙说:“爱卿请起,朕无事,随便走走。”说着,把周起渭扶起,问:“刚才朕出的联,卿能对否?”

  也是周起渭情急智生,他见康熙手摇扇子,就忙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一时博得龙心大悦,康熙频频颔首道:“卿有才,爱卿确是大才。”第二年,康熙亲点周起渭为浙江主考官,这一年,周起渭只有23岁。

  周起渭自小聪慧无比,12岁就能吟诗联对,尤喜游山玩水。周起渭接到主考浙江的圣旨后,就顺道先到镇江,去游金山风景和古刹金山寺。金山寺方丈也是一个满肚皮学问的老学者,他见周起渭来游山景,连忙殷勤招待。老方丈曾耳闻过许多有关周起渭“巧联妙对”的轶事,今目睹风采,见是一个似乎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心里想:会不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老方丈毕竟上了年纪,陪着周起渭游了一天,脚头也觉得有点重了。傍晚,老方丈陪着周起渭在喝茶,这是一间傍山面江的僧房,望出去一览无余。方丈傍窗而坐,一边细细品茗,一边海阔天空聊天。窗外暮色苍茫,只见沙滩金黄一片,水天一色。突然,一阵暴雨袭来,豆大的雨点砸在沙粒上,似乎嘣嘣有声。老方丈兀地有感,就随口出一联道: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这是一个比较难对的联,“沉”、“陈”两字,读音相同,其意相反,老方丈有意要考一下周起渭的才学。周起渭心里有数,这时,刚好小沙弥捧来一对大红烛,摆在窗口,烛光被风一吹,火焰立即倾斜,周起渭灵感一动,随即对道: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老方丈佩服的五体投地,忙道:“大才,老衲不敢得罪贵人了!”周起渭却很谦虚,说:“小可蒙高僧夸奖,不胜荣幸!”

  第二天,周起渭风尘仆仆来到杭州。店铺里早已住满了前来应考的文人,不少举子纷纷求见。有的想拉关系,以拜见为名,通通关节;有的想来目测一番,周起渭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当然,其间也不乏刁钻古怪之人。有姓朱姓王的两位贡生,想当面来难难周起渭,考查一下周起渭的真才实学。

  周起渭与朱、王两贡生一番寒暄之后,姓朱的立即口出一联,要周起渭对。联曰:

  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

  把自己比成“凤凰”,意存揶揄,朱贡生出联后,甚为自得,坐在椅上抖着脚,存心要看周起渭出洋相。不料周起渭略一沉思,即对道:

  北龙南跃,一江鱼鳖尽低头。

  朱贡生闻联脸红,拉拉王贡生的衣角,想溜了,但王贡生一动不动,也出一联曰:

  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联语气势磅礴。连朱贡生听后也为之一振,欲走的双脚停住了。须臾,只见周起渭也蓦地从椅上站起,朗声对曰: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朱、王两贡生碰了一鼻子灰,这才知道天外有天。据说他们后来同时中举,也得一官半职,并且还能终生谦虚待人呢!

  谐音的对联故事 篇5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沙市)人。居正这个名字是后来取的,他原来的名字叫白圭。张居正的祖父听人说,世间的状元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当他快要得重孙子的时候,就日思夜想,巴望天上的星宿能光顾门庭,给自家添个有出息的后代。一天,当他又躺在床上动这个心思的时候,忽然看见许多晶亮的星星在眼前晃动,一轮明晃晃的月亮从天上落了下来,掉在他家的水缸里,化作一只雪亮的白龟。正在这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把他从睡梦中晾醒,他的重孙子降临了,老爷子根据这个梦就给化取了个“白圭”的名字。

  张白圭生得眉清目秀,活泼伶俐,聪明颖悟,逗人喜爱。两岁牙牙学语时,就认得《孟子》上的“王曰”二字。五岁入学,十岁通六经大意,十二岁中秀才,一时轰动荆州古城,被夸为“江陵神童”。

  有一次,张家祠堂请来了一个巫师,手舞足蹈,装神弄鬼,自称“文殊菩萨附身”,吓得在场的男女老幼纷纷跪下,磕头如捣蒜。只有白圭不信这一套,在一旁冷眼相观。巫师十分窝火,装腔作势,借着菩萨的口吻说:“好大胆的顽童,竟敢冒犯吾神!你将来命运一定是:富贵无心想,功名两不成。”

  白圭的.父亲连忙替儿子请罪说:“菩萨保佑,童言无忌。”白圭满不在乎,哈哈大笑,对巫师说:“你这个家伙倒是讲了两句实话。‘想’字无心是个‘相’,‘富贵无心想’,就是说我将来富贵无比,位至宰相;‘戊戌’两字都不是‘成’字,‘功名两不成’就是说我将在戊戌之年登科,取得功名。”

  巫师恼羞成怒,张口便骂:

  狂荡子,岂是圣门弟子?

  白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冒失鬼,假充天上神仙。

  巫师斗不过小小年纪的白圭,只得垂头丧气地溜走了。

  张白圭被大家夸为“神童”,但他自己总是说:“乡亲们过奖了,学生哪里是神童。”本来嘛,天才出自勤奋,神童在于用功,世上哪有天生的神童?

  张白圭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十二岁那年参加了荆州府的考试。考场设在荆州城南门附近的文庙书院,这是荆州的最高学府。开考那天,白圭提着考篮,带着文房四宝,随着一大群读书人走向考场。当他们正要通过文庙书院前的三座青石小桥进入考场时,忽听一阵呦喝声,原来是荆州知府李士翱坐着八抬大轿监考来了。众考生连忙四散让路,低头回避。白圭跟在几个胡子一大把的考生后面,不慌不忙地迈着小八字步,只当没有什么事一样。李士翱在轿子里一眼看到了,心里有些奇怪:这么小的考生,还没有见到过咧;再看他那神态,也跟别人不一样。李士翱停下轿来,吩咐随从把他叫到跟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带着瞧不上眼的口气说:“你这小小孩童,也来本府应考?待我出个对子让你对,对得上就让你过这青石小桥,对不上就请你速速回家。”白圭扑闪着一对机灵的眼睛,回头看看远远围观的众考生,再看看眯眼凝视的李知府,随口说了一声:“大人请。”李士翱朝书院里面两棵高大参天的古树一指,念出上联:

  大文庙,两棵树,顶天立地;

  白圭随手把考篮一举,对出下联:

  小学生,一支笔,治国安邦。

  李士翱一听,两眼忽地一下闪光,而众考生都瞪大眼睛呆住了。李知府心想,这小孩子有点名堂,就点了一下头,打着官腔说道:“小学生出言不凡,且待考场上见。”

  到开卷的时候,李知府摇头晃脑念着一份考卷,嘴里不住地称赞,吩咐手下按考卷号码查出考生姓名来面见。当那名考生站在他面前时,他先是一愣,随后马上堆出一脸笑容,惊喜地说:“原来张白圭就是你呀!不想果有文极,难得难得。”就这样,张白圭以优异成绩考中了秀才。

  湖广巡抚顾应璘非常爱才,听说江陵出了一个神童,就特地前来荆州府进行视察。此时正当六月天气,顾应璘一行人风尘仆仆,汗流浃背。进入荆州城南门不远,见路旁有一座小庙,门楣上书有“东司庙”三个大字,庙前有一棵大树,绿阴如盖,顾应璘便吩咐在此处歇脚。这时从庙里传来一阵琅琅读书声,顾应璘情不自禁地寻声而去,步入庙中,见偏殿内坐着十数个孩童正在念书。教书先生一见巡抚大人驾到,连忙上前参见,请顾巡抚坐下。庙里的和尚听说巡抚大人亲临,连忙从庙后的西瓜地里摘来几个大西瓜,献给官员们解渴去暑。顾应璘见景生情,雅兴大发,随口吟诵出一句上联:

  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

  念完便要教书先生应对下联。教书先生措手不及,张口结舌,急得满头大汗。他的一个学生连忙替他解围道:

  南极仙翁朝北斗,天大人情。

  顾巡抚一听,十分高兴,把这个学生叫到身旁,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小学生回答:“学生名叫张白圭。”

  顾巡抚喜出望外,面前这个小学生,就是他要寻访的“江陵神童”。兴奋之际,口中不觉又吟出一联: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白圭随口应答: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巡抚欣喜异常,随手解下腰间的金带赠给张白圭,并把他留下来问长问短。当问到他为什么起了这么一个生僻的名字时,白圭回答说:“学生此名乃是家府太爷爷所取。“接着一五一十地把他曾祖父如何为他取名的事说了一遍。

  顾巡抚听完,笑着说:“想必是老太翁求孙心切,月亮怎会变成白龟?”白圭说:“学生自幼启蒙,即读圣贤书,深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天下成败得失,事在人为;梦幻之言,本不可信。家太爷平生急难赈贫,扶危济困,每言愿以自身作草席,使人睡卧其上。足见家太爷本意,在于期望学生日后能以利国利民为本,勿忘祖德皇恩。”

  顾巡抚见他说得头头是道,越加感到这孩子可爱,于是说:“本巡抚看你才华出众,抱负非凡,将来可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过若论为官做人之道,至关紧要的,乃是秉公居正,万万不可像墙头草随风摇摆,如此方不负平生才华抱负,也有利于社稷黎民。你看,将‘白圭’改作‘居正’如何?”张白圭觉得这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连连点头称好。从此,张居正这个名字就替代了张白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