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分析之意脉的三种形态和意境
创始人
2025-07-06 04:03:09
0

古典诗歌分析之意脉的三种形态和意境

  不可忽略的是,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群落性的、整体性的。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是意象的总和,而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结构。上述“桂花”“春山”“月出”“山鸟”“时鸣”“春涧”本来是分散的,之所以能够统一为有机的整体,就是因为其中有一种意的脉络。在古典抒情经典中,意就是情,情的特点,就是动。故汉语有动情、感动、触动、心动之说,情就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的,故《诗大序》曰:情动于衷,相反,则是无动于衷。正是因为情感要动,而且要在动中把意象贯穿起来,统一为有机的结构(这就是意境,下文详述),我把它叫做意脉。古典诗歌分析,言不及义,滔滔者天下皆也,原因在于得象忘意,即使偶尔得意,也是片断之意,而非贯穿整体之意脉。

  得象忘意的毛病,很普遍,原因,象是表层,显性的,一望而知的`,而意是深层,隐性的,在文学上是不直接连贯的,潜在于空白之中。对一般读者来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层意象往往是很华彩的,一望而知,故深层的意很容易被掩盖,被忽略,被遮蔽。而意脉则比之意象更为隐秘,故更不容易全面疏理。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分析就是就是突破表层,把深层的意脉起伏揭示出来。意脉决定情感的特殊生命。

  5、从最简单、最普通的古乐府诗诗(如李白《静夜思》)和绝句(如贺之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较:

  北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标题】: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

  说了那么多,就是不到位,因为,都是理性的,关键在于,情和感的眨眼间,瞬间的转折。

  意境美的特点就是:第一,整体的美,第二,意象群落的空白中意脉潜在之美,意在境中,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司空图所说: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談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是潜在的隐性的言外之意,意境的精彩往往在语言是不可穷尽的空白中。

  意脉是隐性的,意境是潜在的,风格常常是婉约的,直接抒发出来豪情壮志不属于意境。不管《离骚》那样的直接抒情,还是政治抒情,还是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还有像唐诗中的歌行体,大量的直接抒情,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就全是显性的了,和意境相比,虽然同为诗歌艺术,但是在艺术方法和风格上属于不同范畴,有如同为物,有阴与阳之别,同为人,有男性与女性之分。

  意境其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常见的,有统一的意脉络贯穿其间。有了统一的意脉,意脉贯穿首尾,意象与意象具有某种线性的相关性,在性质和量度上精密地相应,以开合、正反、因果的逻辑构成完整的统一体。

  这种意脉,有时是转折性。

  绝句最擅长于表现诗人情绪瞬间转换,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意脉的外在标志。

  6,情感变动的显性标志(绝句的第三句语气变化:陈述、肯定、否定、感叹、疑问)

  杨载在《诗法家数·绝句》中谈到诗的起承转的转时说:绝句之法,要句绝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渭城朝露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如果改成

  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改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有人尽识君?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陈述句到底,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心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但闻处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及时照我还。

  律诗比较复杂一点

  杜甫

  【标题】: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比较

  【标题】:点绛唇春夜喜雨

  【年代】:元

  【作者】:王恽

  【体载】:词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种花*罢。似为芳枝下。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标题】:望岳

  【作者】:杜甫

  【体载】:五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标题】:钱塘湖春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载】:七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好的句子,在最后的意脉。一,发现草在马蹄上,二,宁愿不骑马而走路。

  7,绝句意脉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感知交替(一、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二、动态和静态等)

  琵琶超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潦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挂长城。

  岑参的《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则属于另一种类型的纵深意境的构成,它主要不是依靠动静关系的转换,而是依靠视觉和听觉意象的转换: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8,古典诗话词话论绝句的压卷之作。为何没有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缺失在于情感静止。

  9,明人张岱反驳苏东坡诗中有画,提出诗中有画,不是好画。画有诗不是好诗。因为画是静止的空间艺术,而诗是运动的时间艺术。

  诗中之画,应该是动画。动画背后是动情

  王安石:书湖阳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听觉、触觉味觉之诗,不能画。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