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的养生之道
创始人
2025-07-03 12:17:24
0

《内经》的养生之道

  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养生书籍,莫过于《内经》。下面是《内经》的养生之道,随小编来看看吧。

  《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 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

  《黄帝内经》的内求还用于养生,换句话说,养生要靠内求。真正的上等药物正是体内的精气神———“上药三品,精与气神”。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

  养生总原则: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黄帝内经》采用对话的形式,记录黄帝与岐伯等大臣的对话。

  在开篇黄帝就问岐伯,上古的人都能活百岁而形体运动不衰退,现在的人却不是,今人活到50岁的时候,动作就开始衰退了,这是世道变了,还是人类自己失去了养生的方法了呢?人怎样才能健康活过100岁,活过“天年”?

  我把黄帝提的这个问题称为人生第一问。

  我们只要认真听一听岐伯的回答,就会发现,其实养生很简单,“天年”真的可以实现。

  岐伯的回答是世道并没有变,天道也没有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变化了,生活习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

  岐伯回答了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是养生总原则。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诠释这八个字。

  养生就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按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来做。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天天都在经历的。

  第一, 食饮有节。上古的人懂得养生之道,饮食是有规律,有节制的。

  第二,起居有常。起居———不仅是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起居要有常规,是不能搞乱的。

  第三,不妄作劳。就是说劳动、运动应不过分,也就是要守常规,要适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

  第四,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前面三条主要讲的是形,这里主要讲神,形神合一,神离不开形,形也离不开神。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饮食、起居、工作和劳动、精神,这四方面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的。

  所以养生说到底就是在说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想一想,我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是不是形成了这么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岐伯提到当时人不健康的习惯,这也是今天依然存在甚至更严重的:

  “以酒为浆”,喝酒像喝米浆、喝汤一样。

  “以妄为常”,把不正常的东西当做正常。“妄”就是不正常。比如说在饮食方面,把不正常的饮食当做很正常,这是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成了生活习惯。

  “醉以入房”,入房表面上指入房休息,睡觉,实际上是指行房事。不少人必定是喝醉了之后再进行男女交合、夫妻行房事。这不仅不利于夫妻的健康,而且对由此怀孕而来的孩子也是有害的。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有了各种各样的贪欲之后,就会慢慢地耗散其“精气”“真气”。看一看我们现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是耗散真气的罪魁祸首。真气就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先天元气。保持元气是养生的关键。可是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都在耗散人本来的真气。

  “不知持满”,不知道保养精气,不知道使精气充满,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纵欲泄精。这也是很危险的。进一步就是不知满足,总是贪多,欲望越来越膨胀。

  “不时御神”,不按时驾驭自己的精神,有悖于生活的节度。按时御神,就是要顺应不同季节、不同月相、不同时辰来调节心神、调节神气。

  “务快其心”,只是追求自己心里一时的痛快,只要心里痛快,什么事都可以去做。

  “逆于生乐”,对自己生命的快乐搞反了。

  “起居无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平常的作息、劳逸,日常生活都没有节度,没有规律。

  以上是说不懂养生者的具体表现,正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身体不健康,所以过了半百就衰退了。

  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 法于阴阳

  “法于阴阳”,就是效法阴阳。

  外在的阴阳就是宇宙自然的阴阳,内在的阴阳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两者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的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来做。

  总的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养生首先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天地的阴阳。养生要效法天的变化、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比如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这就叫效法阴阳。这都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

  养生还要效法内在的阴阳。养生要内求,要往里看,在体内修炼。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阴阳,这个阴阳是与外在阴阳一一感应的,只要符合阴阳了,就能长寿,就能健康。

  符合天道的养生方法: 和于术数

  “阴阳和”是总原则,包含了精和神要和,身和灵要和,人与天要和。我将这个“和”字分成四个层面。

  第一,人跟自然要“和”。想一想人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在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平衡,这样的事我们还做得少吗?

  第二,人和社会要“和”。生活在这个社会,不要什么事都看不惯,总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样的人怎么能快乐起来。

  第三,人跟人要“和”。我们总是要与具体的人打交道的,每个人的性格、个性都是不同的,加上每天遇到不同的事,可能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烦躁,那你和他打交道时,可能会不顺利,不顺心。这时如果你心平气和,如果能为他人想一下,你就不会生气。至少你要想一下:我不能以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做到了人与人的“和”。

  第四,人的心和身、形和神要“和”。心和身、形和神是不可分的,互相影响的,这一点不仅《黄帝内经》,中国其他经典里几乎都是反复强调的。

  这四点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具体表现。“和”了就能健康,“和”了就能长寿。当然如果不“和”,就不会健康快乐,也不会延年益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