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人物简介
创始人
2025-07-02 06:32:32
0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人物简介

  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作伴。——田晓。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人物简介,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田晓霞人物简介

  田晓霞 (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女主人公

  田晓霞,是当代作家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女主人公,在书中,该人物身份是省报记者,死于洪灾。田晓霞是高官田福军之女,矿工孙少平的女朋友。田晓霞作为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形象的完善推动了小说的完善。是路遥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

  人物小传

  田晓霞,她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的女勇士。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是一个异彩的存在,她不仅自己光芒四射,同样感染着在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更是少平身边温暖的太阳。如果没有晓霞,好像整个故事就会黯淡许多。

  她的性格是那样的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当你遇到这样的朋友,怎么能不被她的精神所激励?她虽是干部家庭的子女,却没有干部家庭子女的做派;相反,她是那样的正直勇敢、淳朴又美好。她似乎从不知“畏惧”是何意,她敢于批判虚伪的社会现状;真心实意地想尽办法帮助少平赚得更多的学费,又努力维护对方的自尊心;更敢于向心爱的人先一步表达内心的感情。

  她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能给他人带来那么多的美好,尤其对少平。若不是少平和晓霞遇见,或许少平不会成长地那么快;若不是少平和晓霞相知,或许少平还圪蹴在那穷山僻壤里。是她给了少平动力,是她给了少平希望,更是她给了少平爱情的甜蜜与美好。

  只可惜,最美的烟火总是稍纵即逝。晓霞,这朵生命之花,在她最应该绚烂绽放的时候却悄然凋落了。尽管你的舍身救人让所有人肃然起敬;你可知你的逝去,又让多少人扼腕叹息。

  晓霞,请你去赴一场和少平的杜梨树下之约,他已在那里候你多时……

  人物形象

  田晓霞作为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完善。孙少平与田晓霞结识于高中,不同凡响的学识、气质和求知欲使他们首先是至交朋友,而后长大成人之后,孙少平历经磨难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苦难生活的理解与心态深深触动田晓霞,以至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他们之间,先友谊而后爱情!

  田晓霞无疑是漂亮的,她有思想,有文化,在追求爱情上勇于打破世俗!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田晓霞和孙少平没有结局的爱情,因为田晓霞死了,即使她依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未来同样难以预测,包括孙少平本人亦是如此想法。田晓霞的死相对于两个人的爱情被现实生生的撕裂而言还是不错的:爱情败给命运总比爱情败给世俗要好。

  田晓霞的死,可能是路遥的一种对世俗的妥协但是那段感人的爱情,却足以让我们为之泪流满面,很多人读到那段令人心碎的文字时候,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类之树谁知凋落了多少这样的花朵。零落成泥,只有香如故……

  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田。”这是田晓霞给她揽工男友孙少平留下棉被时的小纸条。是小说里很感人的一处。

  古塔山上: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较之孙少安与田润叶的"平民式"的爱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带有浓厚的现代意味。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孙少平,他时刻能充满激情、充满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领导家庭出身的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她深深地挚爱着她这个"掏煤的男人"。这个"掏煤的男人"也敢于向她靠近。作为自然人,晓霞和少平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作为社会的人,一个是领导的女儿,一个是山沟沟里农民的儿子;一个是省上的大记者,一个是掏煤的工人。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走不到一起,就算能够在一起,无论对于孙少平还是田晓霞来说,婚姻将会是涂抹了苦药的甘蔗。

  田晓霞之死是作者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作者本身浪漫主义色彩的冲突下一个必然的结局。孙少平——孙玉厚的二小子,在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的眼中,我们的主人公在他未来的恋人的父亲就是这一个简单的印象。而就在这一段的场景里,虽然,田福军在家中,但作者始终以田主任这一官衔称呼,暗示着差别。在孙少平与田晓霞恋爱时,作者巧妙的没有安排孙少平与田福军的见面,作者现实主义的写作目的无法用中国人一贯的`价值观念来处理这一种两个阶层的碰撞,如果在文中,作者将孙少平刻画成一个寒门出身的大学生,田福军也许能够接受,因为田本人也就是这一类型,但由于作者对孙少平的刻画只是一个煤矿工人,即使作者把孙少平刻画的再富有魅力,但冲不破中国五千年的观念,这种矛盾在作者文字里无法处理,如果出现,一种结果是作品变成了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另一种结果就是田福军这个完美的共产党干部人格魅力在女儿婚事上的丧失,两种结果都不是作者所愿看到的,尤其是不愿看到田福堂身上所具有的农民的特性在自己极力刻画的一个将近完美的共产党干部身上发生。

  在孙少平与田晓霞浪漫主义的爱情不断发展中,而作者无法冲破平凡的世界这一篇文章现实主义写作的基调,所以用田晓霞之死来处理这一爱情的结局。但孙少平与田晓霞浪漫而又悲剧性的另一可能的结局在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结局已经作了一暗示,所不同的是,作者赋予了孙少平更为浪漫的气质,他敢爱田晓霞,而孙少安不敢爱田润叶,应该说孙少安的爱情是作者想表达的,而孙少平的爱情则是作者浪漫主义在作品中发挥的结果。在田晓霞去这一前提上,田福军,这个省委副书记与孙少平见面,两个人都沉浸在失去田晓霞的悲痛中,这种场景才无损于两个人物合理的面对。这种结局对作者来说是一个遗憾,作品饱含热情歌颂着生活中的美好,包含着“作者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出现这一个悲剧性的爱情结局,无法与主旋律合拍,所以作者在后记中写到“历史、社会环境、尤其是个人的素养,都在局限人——不仅局限艺术作品中的人,首先局限它的创造者。所有人的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遗憾。遗憾。深深的遗憾。”

  但这并不影响《平凡的世界》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当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看着充彻着放大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品时,我们不禁要回忆起路遥先生谦卑的写作。

  人物评价

  孙少平眼中的田晓霞

  引路者——作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是路遥心目中的女神。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的知识美。在整部作品中,她与其他的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他不仅继承了父辈们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接受了现代文明的陶冶,在她的性格中,充溢着生命的力量。

  (一)在与孙少平的爱情中,她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们的爱情简单而动人,更让人惋惜,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这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就深深的表现出来。当田晓霞问孙少平:“你和润生是一个班的吧?”此时的孙少平可能是因为胆怯或者害羞或者是陌生,只是“嗯”了一声。文中写到“少平一下子感到脸象炭火一般发烫,他首先意识到的是他的一身烂脏衣服。他站在这个又洋又俊的女同学面前,觉得自己像一个叫花子到她家门上讨吃来了。”孙少平觉得在这样的处境下,自己很尴尬,而田晓霞则是很热情很大方的给他泡茶,在少平不喝的情况下她又开玩笑的说道:“我这个老乡真是太不像话了”。

  田晓霞是很开朗的一个女生,而且活泼大方,后面又写道田晓霞外面的衫子竟然像男生一样披着,这让孙少平感到无比惊讶。也许孙少平的心里还保持着那种对传统女性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而田晓霞是在干部家庭和城市环境中长大的,又喜欢读书,善于思考,具有洒脱的男孩子般的性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田晓霞之间的接触也变得多了起来,从一起参加文艺宣传队到后来出于对知识的共同追求,无疑使他们之间那种简单的关系稍稍拉近了一些。由于田晓霞的个性和对事物非同一般的认识,孙少平很佩服田晓霞,并且开始和她交流自己的想法,当然这种交谈只是对报纸上文章的一些看法而已。由于田晓霞父亲的缘故,孙少平经常能从田晓霞那里读到一些内部刊物,或者说是在他看来比较先进的,包括后来的《天安门诗抄》,这无疑使孙少平变成了田晓霞在追求知识道路上的同路人。当田晓霞请孙少平吃饭时,孙少平觉得自己只有和田晓霞在一起的时候,他这个年龄和女同学交往的羞怯心理,才不至于成为一种严重的障碍。在毕业的时候,田晓霞不忘嘱咐孙少平不要放弃读书,当孙少平结束了教师生涯,回家当农民的时候,他想起了田晓霞,而每次想起她,他总会感到一种惆怅和苦涩,他下定决心去外面闯荡,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当他在黄原县城的电影院门前碰见田晓霞时,并没有因为两人的巨大差距而相互变得陌生,反而变得更加自然和亲切。而这次两人因精神上的共鸣和志趣相投,迸放出绚丽的爱情之焰,一切都水到渠成。田晓霞始终表现出的是活泼聪颖,美丽大方。在孙少平的眼中,她是他精神的导师,他们的爱情虽然简单,却很美,没有过多的见面机会,没有多少时间约会,有的只是彼此间的书信和深深的思念。这在世俗的眼里,他们是绝对不般配的,但田晓霞却不以为然,在建筑工地上,她不顾揽工汉们粗鲁的叫喊,很自然的去找少平,给他更换被褥。她甚至计划好他们的将来,她骄傲她那掏炭的男人,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田晓霞对孙少平的感情之深。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身份地位的差距,这与传统的恋爱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将田晓霞现代独立知识女性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路遥的笔下,曾有两个人物和田晓霞很相像,一个是《人生》中的黄亚萍,另一个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吴亚玲。黄亚萍思想现代,个性开朗,这一点同田晓霞相象,但黄亚萍对高加林的爱专横而主动,且黄亚萍和高加林二人思想上虽然有相通的地方,但黄亚萍却并不完全理解高加林,这同田晓霞孙少平两个人的相知相印有很大的区别。吴亚玲曾在马健强最困苦之时竭力帮助他,但仅限于生活上的资助,谈不上精神层面上的相互辉映。田晓霞作为路遥塑造的一个较为完美的女性形象,更多的体现出的是作为知识女性在爱情中的人格美,爱情对于她来说,是两个人一起对人生意义进行追寻的长途,是与力量相当的对手开展的一场愉快的思想博弈。她对爱情的执着不单单是精神的契合和感情的共鸣,也是对孙少平生活的一种体悟与理解,因此她的选择是以双方建立平等对话为标准。尽管她和孙少平的道路是不同的,但她完全理解孙少平的所作所为,让孙少平意识到尽管生活上处于窘境,但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平等。她打破城乡等级观,与一个农家子弟建立爱情关系,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证明了孙少平男性的魅力和生命的价值,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赢得精神上的平等。通过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路遥很巧妙的将田晓霞这一形象的完美性表现了出来。

  (二)在生活中,田晓霞是一个热心,而且大胆泼辣,自我意识极强的女性,温和,自由,平等的家庭环境为她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由于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受过完整的教育,感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修养,由于她父亲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使她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渐成熟起来,有时竟然不同意报纸上的说法,这一点使孙少平颇为吃惊。而且能对当时的报纸,作家有自己的看法,现代女性的知识美在田晓霞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在她上学期间,始终保持着待人热情,刚强自立的品性,并且喜欢冒险,大胆泼辣,具有男孩子般洒脱真率的性格,这使她对待生活一如既往的积极,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她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她顺利的考上大学。

  她作为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启发引导孙少平,还有在八十年代城乡巨变的环境下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田晓霞的身上,我们始终能看到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时期的激情,这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成对比。她的生活是优裕的,可她并没有因此而觉得满足,再加上她读到的东西比较多,使她的思想变得开放前卫,她不得不担起作为新时代女性的责任,去完成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

  (三)田晓霞作为一名记者,她有思想,喜欢冒险,而这些都是作为记者所必须的。天性的驱使使她不甘心做一名教师,从黄原师专毕业后,她对自己的事业做出了规划,她希望自己的一生充满火热的情调,因此她抓住了偶然的机遇当了记者。在工作中,她总是表现出积极上进的一面,很快便成了省报的优秀记者,强烈的事业心的驱使使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如同对待人生一般。作为记者的冒险精神又使她果断的下矿井去了解煤矿工人的劳动情况和真实生活,同样,不顾一切的冲锋精神使她在暴雨中奔赴前线捕捉洪水灾情的第一手消息,最终在陕南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救落水的小孩而献出自己年轻可爱的生命,也给自己超凡脱俗的爱情划上了句号。“她几乎想都没想就跳入水中,最后一瞬间,她眼前只闪过孙少平的身影”,书中这样写道,路遥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是的,她为了自己热爱的工作献出了生命,却换得另一个生命的继续,这不得不使我们感动和惋惜。

  【拓展】《平凡的世界》人物介绍

  孙少平

  路遥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而生活考验的不断加剧和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也造就了孙少平保尔般的工作热情和圣徒般的道德修养。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关键时刻不计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质穷困根本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而他的爱情选择也显示了他的个性特征。面对高干的子女、大学生田晓霞,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而最终他拒绝金秀的爱情回到惠英的身边,同样是他圣徒精神的延伸,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感促成了他的选择。

  孙少安

  哥哥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然而,他的爱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最终,孙少安在初尝成功滋味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妻子的去世,正如孙少平在享受爱情甜蜜的时候不得不接受田晓霞的突然死亡一样,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尽。

  田润叶

  田润叶同样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所不同的是,她生活在城市,这里的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在润叶身上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于孙少安这个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人,润叶一直是喜欢的,她并不认为门第有多重要,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意”,所以她并不介意孙少安贫寒的家境,更没有看不起孙少安的农民身份。止因如此,她主动向孙少安表白,告诉少安自己愿意一辈子跟他好。但孙少安偏偏又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他明白彼此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巨大的反差,所以少安选择了秀莲。

  田晓霞

  田晓霞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勇敢,当她与孙少平偶遇以后,渐渐地发展成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田晓霞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在城市中长大,没有经受过陕西农村的艰苦生活,但是她丝毫没有城市娇小姐的样子,反而非常的朴实、坚强。田晓霞从小受父亲田福军的影响,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觉悟,她很希望自己能够游览祖国的大好山川,领略人们的豪情壮志,她很欣赏孙少平的胆量,不止一次地向孙少平吐露自己的志向。

  贺秀莲

  贺秀莲是孙少安从山西娶回来的媳妇,她没有什么文化,与温柔知性的润叶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自从嫁给孙少安以后就成为孙少安的贤内助。贺秀莲身强体壮,吃苦耐劳,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贺秀莲的加入,让孙家的日子逐渐好转,孙少安的事业也逐渐步入正轨。贺秀莲有不服输的精神,她坚信,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她也把这种信念传递给孙少安,给孙少安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让孙少安安心地在外而忙事业,自己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从而促使家中的光景逐步发生改变。

  作者简介  

  路遥先生像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小说手稿原名为《普通人的道路》。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