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绕梁三日
创始人
2025-06-24 17:15:48
0

成语寓言故事:绕梁三日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绕梁三日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旅店的老板对韩娥很不礼貌,还辱骂她,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几天后,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在屋梁间飘荡。因此,后世就有了“绕梁三日”“余音绕梁”的成语典故。

  ——《列子·汤问》

  【绕梁三日的意思】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活学活用】音乐会上那美妙的钢琴声,现在仿佛还回响在我耳边,真是绕梁三日啊。

  【妙语点拨】韩娥、秦青、薛谭是战国时期的歌唱家。韩娥先于秦青和薛谭,是一位女歌唱家。她的歌声如此动听,可惜生不逢时,贫困度日。倘若生在当今,她凭借天籁般的歌喉,定当吸引无数粉丝前来,成为坐拥千百万资金的女富豪。

  差强人意

  有一个叫吴汉的人,字子颜,南阳人。吴汉家贫,他年轻时候就跟汉高祖刘邦发迹前一样,在县里做个小小的管治安的小干部——亭长。像那时候的豪杰一样,吴汉虽然家里面没有多少资财,可是他也好养宾客。王莽末年的时候,因为他家的宾客犯了法,他也因此被连累得亡命到了河北的渔阳,因为缺乏生计来源,只好干起了贩马的营生,从此往来于燕、蓟之间,而他也因此结交了不少豪杰人物。

  后来,新莽王朝灭亡而更始帝刘玄代立,刘玄先是派出了使者韩鸿徇抚河北,这时候便有人对韩鸿说道:“有个叫吴汉的人,是一位奇士,您可以与他共商大事。”于是这韩鸿便召见了吴汉,一见之下果然对他很满意,于是就把吴汉任命为了安乐县令。

  过了一段时间,王郎起兵,北州扰惑,人心不安。而吴汉一向听闻说刘秀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于是便归附了刘秀。由于吴汉为人质朴、勇敢、有智谋,打了很多胜仗,所以逐渐受到刘秀的信任,刘秀做皇帝后,封吴汉为大司马、舞阳侯。吴汉不仅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他出生入死为刘秀打江山,刘秀出征远行,吴汉总是伴其左右,保护他的安全,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地站在一旁,不肯先睡。

  当时,天下仍然很乱。有个叫刘永的汉室宗亲,早于刘秀索立为皇帝。刘秀登基前后,主要就是镇压,剿灭各路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中,大司马吴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建武(光武帝刘秀的年号)二年春,吴汉率领大司马工粱、建为大将军朱佑等9位将领,接连打败了多路人马,接着又在广东包围了刘永的部将苏茂。刘永部下另一将领周建招聚了10多万人救苏茂,吴汉和他交战失利,跌下马伤了膝盖,周建趁机进了广东,和苏茂合兵一处。吴汉回营后,众将领对他说:“大敌当前,而您负伤躺下,士兵们心里担扰啊。”吴汉听了,立刻起床包裹好伤口,命令杀牛宰羊,让部下美美地饱餐一顿,鼓励大家说:“敌人虽然很多,但都是些抢掠财物的盗贼,没有肯主持大节为义而死的。现在是力争封侯的时候,大家努力杀敌啊!”于是,军中士气大振。

  第二天清晨,苏茂、周建率领军队包围吴汉。吴汉派出四部精兵和乌桓的3000骑兵,摆着鼓齐头并进迎击敌人。吴汉自己不顾伤痛,披上盔甲,高举战戟,大声下令:“听到鼓声,必须大声呼喊前进,后退者轨首!”士兵们闻此争先恐后地冲向敌军,周建大败,返身逃进城去。吴汉部下长驱直入,抢进城门,周建、苏茂只得弃城而逃。

  吴汉作战,即使在战阵不利、将士垂头丧气的形势下,也能镇静自若地激励士兵,鼓舞军中士气。有时,光武帝刘秀派人察看大司马吴汉在做些什么,使者总是回报“在修整攻战的器具”。刘秀赞叹道:“吴司马差强人意。”

  ——《后汉书·吴汉传》

  【差强人意的意思】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强,振奋。

  【活学活用】这篇文章虽然说不上隽永,但在结构安排上尚能差强人意。

  【妙语点拨】吴汉为人质厚,不太会讲话,但他能够于天下纷乱之际选择一位明主,这也证明了他的非凡眼光。吴汉英勇杀敌,赤胆忠心,刘秀拥有如此得力的部将,实乃三生之幸。吴汉病重之际,刘秀亲往探视,吴汉遗言:希望死后刘秀能够依据他从前所犯下的罪过而对其依法治罪,而不须念及他的功劳。无疑,吴汉对自己那些不光彩的往事是非常自责的。吴汉死后,刘秀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送葬仪式,足见恩宠之厚。

急功近利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很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急功近利的意思】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

  【急功近利造句】失败后才明白,创业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妙语点拨】做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合理的规划和长远的打算。不能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的成效与利益。“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者,才是能大行其道者。一个社会倘若盛行急功近利之风,将加深国人的精神危机,最终导致道德修养出现滑坡,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政权的巩固都会带来不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