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提问,多读书
创始人
2025-06-19 16:17:34
0

少提问,多读书

少提问,多读书

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这已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他的姑且不论,单是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提问,我就认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久前曾听过一节关于古诗《示儿》的教学。从课题入手到最后,这位教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70多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思考。而且多数问题质量都不高,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古诗的意韵美和整体美被分析得支离破碎,更不用说对诗中所蕴含着的“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样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体味了。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不少老师苦心经营提问,并把它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他们往往边讲边问,边问边讲,常为让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问题的答案,不惜花费时间,让学生玩"小猫钓鱼"的游戏,直到学生"钓"到那个答案为止;当学生的回答难合己意时,则干脆自己代替学生把答案讲出,就这样,学生被淹没在大量的琐碎的表面问题之中,宝贵的读书时间就被无情地挤掉了,至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则就很难说了。当然,这并不是要一概反对课堂中的.提问,那种过繁、过"花"的提问,我们不能要;而那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提问还是值得提倡的。在《示儿》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和诵读的基础上,问:"读罢此诗,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仅此一问,就能把学生带进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杜甫临终前令他牵挂的心事及其所寄托的无限希望,然后再引入以"悲"字为情感基调的理解与品读,那就会是另外

一种效果了。

教学一篇课文,究竟采用怎样的程序去教,先解决什么,以什么为突破口,不是单凭教师用过于繁琐的提问去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潜心在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及其表达方式等方面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问题的设计贵在精要,贵在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对教材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或存在疑问的地方,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用心体验作品中的情境与情感,用自己的起初情感与既往经验去沟通、交流、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在互动共振的学习中品味文字,发展语言,涤荡精神,形成素养,进而体会到作者行文的思路和布局谋篇的独特性。其次,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调换一下角色,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正如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是学生把书读"进去"的一种标志,教师能做到这点就会赋予他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应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研读、琢磨课文,在师生讨论中探究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与积累的训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做到读书有自己的见解与感受,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

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不管是怎样的"提问",都不是为了甩出一条缰绳拴住学生的情感、思维之野马,让一切皆入“我彀中”;恰恰相反,“提问”应能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自由追求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共同

[1][2]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