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演绎的理论前提
创始人
2025-06-17 11:00:35
0

归纳与演绎的理论前提

第16卷第1期柳 州 师 专 学 报Vol.16No.1

2001年3月 JournalofLiuzhouTeachersCollege Mar.2001

归纳与演绎的理论前提

曹剑波

(厦门大学哲学系  摘 要:,提出实距真值率作为归纳真值率的计算公式,,认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理论前,。

;演绎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2001)01-0118-03

一、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简介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得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概念、原理得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在辩证法看来,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有六点:1、二者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演绎推理具有必然性,即当演绎推理的所有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因而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或保真性联系;归纳推理只具或然性,即当归纳推理的所有前提为真时,结论不一定为真,因而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只具或然性联系。演绎推理的前提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前提蕴涵结论,前提对结论的确证度P(h/e)=1;归纳的前提是结论的必要条件,前提不蕴涵结论,却被结论所蕴涵,前提对于结论的确证度P(h/e)大于0小于等于1,即0

收稿日期:2000-11-08 作者简介:曹剑波(1970-),男,湖南沅江人。

识引出个别性知识,演泽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表

达一般性原理的命题,它的关于个别性知识的结论是通过结合具体场合推出来的;归纳推理主要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引出一般知识的结论,归纳推理的前提通常是一些表达个别性知识的经验命题,它的结论是表达一般性知识的单称命题。5、二者对前提的要求不同。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真;归纳推理要求前提必真。6、二种推理的形式不同。

唯物辩证法认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归纳推理是演绎推理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推理要靠归纳推理为自己提供一般原则,归纳推理的终点是演绎推理的起点,没有归纳推理就不可能有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归纳推理的前导,是归纳推理的补充,归纳推理的可靠性要演绎推理进行补充。

波普尔坚决反对归纳法。他反对归纳法的理由是:经验陈述是单称陈述,而科学定律是普遍有效的全称陈述。从概率上看,过去观察得到的证实,不论重复多少次,总是有限的,而未来则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构成的概率永远只能是零,因而过去不能证明未来,有限不能证明无限。波普尔看到了归纳法的局限性,并由此想到没有绝对真理,且提出逼真性真理观,这是他的可取之处。但由此否认归纳法,不免过于偏激。马克思主义关于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符合历史现

118

曹剑波:归纳与演绎的理论前提

实,但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仅仅简单指出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研究二者在什么条件下成为统一,怎样成为统一,无法证明波普尔反归纳法,也不能为归纳法提供令人信服理由,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进行进一步研究。

演绎推理是前提100%包含结论的推理方法,因而演绎推理具必然性;归纳推理是前提部分包含结论的推理方法,或非必然性。所以,,其结论的真值为1论的真值为0~1的归纳法,←→归纳。因为演,所以人们常把它看作是一种同义反复的、毫无意义的思维游戏。这种见解是错误的,因为演绎推理可以把人类未知的、潜在的知识推演出来,从而增加人类现实知识库中的知识,所以演绎推理是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

二、全息律对归纳与演绎的说明

根据前提与结论的逻辑蕴涵关系,笔者认为推理分为完全蕴涵的缩小性推理和等量推理(完全归纳法)以及部分蕴涵的放大性推理三种。前者即是演绎推理,后两者则是归纳推理。等量推理是前提的范围等于结论的范围的归纳推理,因而等量推理可以获得必然真理;放大性推理是前提的范围小于结论的范围的归纳推理,因而放大性推理不能得到必然真理;缩小性推理是前提的范围大小结论的范围的归纳推理,因而缩小性推理可以得到必然真理。例如,看到100只天鹅,全是白色的,我们由此得出三种不同的结论:1、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放大性推理,不能说是必然真理;2、这100只天鹅是白色的。这是等量推理,是必然真理。3、有的天鹅是白色的。这是缩小性推理,是必然真理。波普尔认为归纳推理不能得出必然真理,也不能得出或然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数学归纳法的运用就说明归纳推理可得到必然性的全称真理,完全归纳法也可得到必然真理。

波普尔认为,过去的有限相对未来的无限,其概率为零,因而归纳推理甚至不能得出或然真理。这种说法也不正确。我们为什么要用未来的无限作为分母呢?我们认识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功效,对个体尤其如此,而零概率只会给我们绝望或盲动。因此,笔者提出实践真值率作为归纳真值率的计算公式,认为归纳活动是一种

实践活动,其真值率是动态的,随着实践的检验不断变化而变化,用公式表示:

归纳真值率=实践真值率=

实践次数

×100%

。,所,,,把握到它们的内在本质,,就可以得到所有麻雀的共。归纳的逻辑基础是:1、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2、同类事物有相同的性质;3、认识可真实反映规律。波普尔的反归纳法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因为他的前提条件错误,把认识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把事物看作是孤立存在的,也错误地看待了共性与个性、无限与有限的关系,割裂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无限是由无数有限组成,未来是无限的,未来是由无数个有限组成。过去的观察无论重复多少次,总是有限的,但过去的有限相对于不远的未来的有限来说,其概率不会是零。从这一角度看,强证实原则和弱证实原则都是有效的。对于较远的未来,我们可以用不远的未来获得的认识去证明,从而真理是不断随认识的发展而进化的。这种随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真理对未来总有指导作用,因为如果未来是运动而去的火车,则真理不是站台上的旅客,而是火车司机,运动的真理指导未来就象司机开动火车,司机与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笔者认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前提和根据是全息律。全息律认为,任何信息(事物的特性、属性、关系等)都为任何事物潜在地拥有,任何事物都潜在地拥有任何信息。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子系与子系、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时间上存在着泛对应性。在潜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任何推理的前提所包含的信息分为二种:显信息和隐信息。“归纳推理如何可能”的难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关键,在笔者看来,是因为只看到了推理前提的显信息,而没有看到推理前提的隐信息。用全息律的观点看,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缩小性推理。因为它们前提的信息都不仅包括前提所真接蕴涵的`信息,而且包括前提所间接蕴涵的信息。传统的观点因为把前提的信息仅看作前提直接蕴涵的信息,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

119

第16卷第1期        柳 州 师 专 学 报          2001年3月系与变化发展,也不能了解共性与个性、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在归纳和演绎这二种推理中的本体论承诺的意义,因而无法解决归纳法如何可能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演绎推理的实质在于概念、原理的信息(显信息)直接为所有与其有关的个体所共有,其过程是把概念、原理的信息还原给个别事物归纳推理的实质在于个别事物潜在地拥有所有事物的信息(隐信息),他事物的同类信息。由全息律,既,,由一事性。例如,从一只或几只天鹅具有白色特征,我们可以推出(即归纳出)所有天鹅都具有白色的特征。纵使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我们也不能否认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观点的可能正确性。因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黑天鹅可以变成白天鹅,黑与白可以相互转化。利用基因突变,人们可以把所有的黑天鹅变成白天鹅。在100只天鹅中看到有一只是黑天鹅,我们归纳出:所有天鹅都是黑的,这虽与实际不符。但是,如果我们从全

息论考虑问题,即“所有的天鹅都隐含黑色的特性,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归纳出“所有天鹅都是黑的”这一结果,在理论上也是合理的,但不可说现实中都如此。因为全息不是现实的全息,而是理论的、潜在的全息,所以我们不可把归纳的

结论都看作现实的真理。

全息律观点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观点,它是运动的、变化的、矛盾的观点。全息律告诉我们可以大胆归纳,但决不是要我们胡乱的、没有任何现实依据的凭空归纳。例如,我们没有发现过一只红天鹅,,,没,由于受时空等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同时现实地展示出来。因此虽说在理论上可以把归纳的少数事物的特征归为所有事物或同类事物的特征,但现实生活中少数事物的特征却不为所有事物或同类事物所具有。由于我们认识事物不是为了单纯从理论上认识,而是为了在现实中更好地实践,所以我们在提倡大胆归纳时,还必需强调严格求证。

笔者把全息律作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前提和根据,从而力图从这一角度解决归纳推理如何可能的问题。有人会问,全息律的真理性如何?它是怎样得到的,不是用归纳推理证明的吗?笔者认为,我们不可用归纳推理来证明全息律(尽管人们可以在实际中找到许多全息律的证据),否则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全息律的真理性有三种来源:一、它本身是自律性的;二、它是一种承诺或信仰(任何学科都有一种承诺或信仰,即作为该学科其理论核心的少数的公理);三、它是一种天赋观念。

TheTheoreticPrec归纳与演绎的理论前提onditionofInductionandDeduction

CAOJian2bo

(Departmentofphilosophy,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aftercomparingthedialecticrelationofinductionanddeductionwiththeanti2inductionofPopper,theauthorregardstheratioofrealityofpracticeastheratioofrealityofinduction,andtrieshardtounifyinductionanddeductionbyholographictheoryandconsidersthatthetheoreticprecondi2tionandbasisofinductionanddeductionisholographictheoryandthinksthatbothinductionanddeductionarereasoningofcontractility.

Keywords:induction;deduction;holographictheory

(责任编辑:梁文杰)

12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西山村阅读答案淮安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