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圣母庙
创始人
2025-06-10 11:46:11
0

九天圣母庙

广东省汕头市庙宇

九天圣母庙(广东省汕头市庙宇)

九天圣母庙位于礐石风景区东麓海滨,有一座单体面积居全省之冠的大庙——白花尖大庙,也称九天娘娘庙,1993年10月落成时,有海内外人士多达五万之众参加了开光大典,盛况空前,此后成为汕头旅游热点。

目录 简介 建筑 简介

白花尖大庙由港胞陈锡谦等海外侨胞倡议,并诚捐巨资所兴建,由古建筑工程师纪传英所设计、承建,以其规模宏伟,典雅别致,充满民俗文化艺术景观,堪称“潮汕民俗文化大观园”。 大庙主神九天娘娘,又名“九天玄女”,传说为上古女神,人头鸟身,是圣母元君弟子、黄帝之师,辅助黄帝战胜蚩尤安定天下而得敕封为女神。柳锡旺先生在香港九龙官塘区建百花尖庙奉祀。并因梦见女神嘱咐:改“百”为“白”,遂改称“白花尖庙”。陈锡谦先生来汕头倡建天坛花园工程时,遂移九龙娘庙香火来礐石创九天娘娘庙,故称为“白花尖大庙”。

建筑

大庙门前广阔的石板埕,宽40米、深40米。中间装饰石刻双龙夺宝,还配有雕刻各种龙的白石栏杆,是从江西井冈山运来的石料刻制,庄重雅观。加之各种花卉盆景,使广埕别有一番风景。大埕正中,设立“天地父母”亭,铸联云:“天恩普施世民沾霖露,地灵人杰安乐升平”。亭后置一对 铁铸大香炉。即接近大门之埕置有一对雕艺精湛的大石狮,两个宝鼎,两株高耸的木棉树,还有一口泉水充沛的“青蛙泉”古井。 大庙门楼,立有4枝盘龙大柱,南、北墙各有一幅高2.6米,宽8.75米的大型泥塑浮雕壁画。北有《女娲补天》,大庙左、右门匾刻“骊山圣母”、“天后圣母”,门联木刻:“九天广恩四海直同天,对母渡世众生施雨露”。大庙门六幅彩绘文武大将尉迟恭、程咬金、魏征、徐茂公、谢映登驱邪的油画,给游客以威严之感。 大庙分三进、一天井,总深60米、宽40米、最高22米,地面全由光滑的石板铺成,顶盖橙式琉璃

瓦,并饰陶瓷双龙夺宝,与南邻宝塔下方周围神仙祠的青色琉璃瓦对比鲜明,相映成趣。 大门楼南北两侧,筑有高3.6米的四大天王塑像,威风凛凛。大门楼挂着岭海诗社副社长蔡起贤所撰、市书协副主席苏伯炯所书隶体木刻长联:“九天秀色奇南粤可侔唯 石,圣母恩光远白花普照到 城。”在南北走廊,各有一幅高2米,阔16米的大型泥塑浮雕《骊山懿德》,《天后显圣》。北廊墙上嵌有陈锡谦先生所撰的《礐石白花尖》大庙碑记》。 第二进是拜亭。上方两根横梁绘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江山留胜迹》两大幅彩色国画。地面上,巧用色石铺成个“福”字,别开生面。 第三进是主殿。由蔡起贤先生撰联曰:“九天灵雨沾南粤,圣母慈云荫我潮。”市书协主席杨锴先生所书联:“九宫雾里虚化灾难佑万民,天将英明威震显赫驱妖邪”。主殿两侧置“肃静”、“回避”木牌及刀、枪、戟、捶等神具。两端安放着大钟、大鼓。正殿塑立九天圣母,左、右奉天后圣母、骊山老母、玉皇大帝、姜太公、大圣佛祖、七圣娘娘、华佗仙师、大德伯公神像。殿顶天井正中,倒嵌有直径5米的大型木质八卦图,贺周雕刻有贴金的十二生肖动物,四条浮塑飞龙绕着八卦图,还嵌有彩绘仙鹤等壁画,使整个画廊图案绚丽,五彩缤纷。

山西省长治市庙宇

九天圣母庙(山西省长治市庙宇)

九天圣母庙在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

目录 简介 建筑 历史文物 简介

据庙内元元统二年(1334)重修碑记载,该庙创建于隋代,北宋初重建圣母殿,建中靖国元年(1101)重修。明崇祯五年(1632)进行了建庙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清代乃至民国年间亦多次修缮。

建筑

庙座北向南,为一进院。南北较短,东西较宽。前有山门戏楼,中为献亭,北为圣母殿。两则配以耳殿。 东西院现存李靖王殿、三宫殿、阎君殿、十帅殿、关公殿、子孙殿及梳妆楼等建筑。殿宇错落有致,殿顶形制各异。庙南、北、西三面悬壁劈立,沟壑纵横,东面与场院相连。山门戏楼之前为一条形平台,台下为青石拱券的三孔石窑,南向排列,67级青石踏跺呈45°斜面垒砌而上,可直达山门。山门门洞为青砖拱券而成,门上出抱厦形悬檐,筒板瓦装修。既是装饰构件,又有遮雨避日之功效。山门门道从戏楼底层明间开通,底层两次间为封闭式隔间。戏楼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歇山顶。圆柱方额,斗拱华丽,始建于北宋建中靖国年间。拜亭位居圣母殿与舞楼之间。高台筑亭,四周青石垒砌,东西南三面出台明,设踏跺。亭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庑殿顶建筑。亭内彻上露明造,梁架装修等全部构件均为裸露。石柱圆梁,为原始材料砍制后而使用,尚保留元代建筑风格。亭顶灰脊灰兽,筒板布瓦装修。 这种庑殿顶的建筑,在上党地区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圣母殿居拜亭之后,高台筑殿,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柱础覆盆式,莲瓣雕刻较大,檐柱侧角升起较为明显,梁架斗拱用材硕大,批竹式真昂承托梁架负荷,五抹头麻叶形隔扇,破直棱窗装修,显得十分古朴雄浑。殿顶满覆琉璃脊兽,筒板布瓦、琉璃剪边,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四翼而飞。虽经元、明、清历代重修,仍不失宋代建筑风格。东院梳妆楼,坐东向西,广、深各三间,二层四檐支出平座,木制栏杆围栏,四面隔扇门窗装修,明间辟门,次间破直棱窗,雕梁画栋,玲珑剔透。重檐歇山式屋顶,华丽挺拔,引人注目,是明代楼阁式建筑。其余殿宇多为三间面宽,悬山式形制,属元明清时期的遗物。

历史文物

庙内现存宋、元、明、清及民国年间重修碑20余通,大多竖立于拜亭之内。碑文内容大都记载了创修、增建及重修庙堂的历史沿革和主要事宜。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宋、元、明、清四朝建筑集于一庙,国内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为数不多,实属珍贵。二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重修碑中记载,在宋代重修圣母殿的同时就创建了舞楼。这说明在宋代戏剧艺术和舞蹈艺术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与宗教文化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互为依存,共同发展。记载戏剧舞台的碑刻,在我省及国内极为少见。目前所知除沁县城内关帝庙宋代建起戏台的记载外,就数平顺九天圣母庙了。三是献亭作庑殿顶形制的也尚属少见,这是超规模的设计与安排。九天圣母庙,作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甘肃省陇南市庙宇

九天圣母庙(甘肃省陇南市庙宇)

目录 简介 李揆 《三个第一的李揆》 简介

甘肃陇南武都汉王大平山尚爷庙碑记载,唐代名人、礼部尚书李揆在平定西番之乱后,一段时间移居武都郡旧城山,在今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南岸封有尚书地,家人在此居住。其母被诰封为九天圣母。去世后安葬在武都大平山。李揆去世后,衣冠冢也建在这里。村中建立了尚书祠堂。内供奉九天圣母和李揆尚书。 临近的陇南市武都区李家湾村、两水镇清水坪村、两水镇土木眼村、石门乡草坝村、马街镇卯家山村也建有九天圣母庙,均为明代四合院建筑,斗拱飞檐龙脊,壁画中有风伯雨师。圣母宝殿供奉的神像为坐像,圣母端坐在龙椅之中,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传神过会,十分热闹。

李揆

李揆(711―784),唐代名相。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祖籍秦州。开元末进士。封姑臧县伯,官至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卒年七十四,谥曰恭。美风仪,善奏对。肃宗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故时称三绝。善文章,尤工书。《唐书本传》、《书史会要》、《嘉话录》、《太平广记》第496卷

《三个第一的李揆》

唐德宗任命卢杞为相,卢杞嫉恨李揆的才能,建议让李揆出使西域。意图借刀杀人。 李揆对德宗皇帝说:“臣不害怕路途遥远又艰苦,我是担心自己死在途中,耽误了陛下的国家大事。”皇帝同情李公,想换一个人。 卢杞说:“和番大使,非同小可,必须李揆这样的人可能胜任。一来,这个职务需要经验;二来,李大人出马,那些比李大人小的大臣,谁还敢嫌远而推托?” 李揆当时,就门第而言,第一人也。就文学,第一人也。就官衔,第一人也。三个第一。 那个时候,出国不像现在是一种时髦,大有好处的事情,是值得炫耀和争夺的好东西。 李揆到了番邦。番邦头领问道:“听说唐家有一个第一人的李揆李大人,您老人家是不是李揆大人?” 李揆回答说:“他那个李揆怎么能够到这个地方来呢?我不是那个唐家第一的李揆!”他所以这么样说,是怕因此被番邦扣留。 终于从国外回国了,司徒杜佑从淮海到洛阳,拜见李揆,谈起李大人的三个第一的佳话。 李揆说:“若看门户,门户有自始,承余裕也。官职,遭遇耳。今形骸凋悴,看即下世。一切皆空,何第一之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大全  比喻句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