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
创始人
2025-06-10 10:02:25
0

汉长城

汉长城

汉长城(汉长城)

安西境内现存汉长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处。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目录 简介 历史背景 修筑过程 现存遗址 收缩展开 简介

汉长城遗址位于乌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并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 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土的长城。 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代的长城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沧桑巨变,历2000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长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惟有那残迹犹存的烽台,在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走向与历史。在沙进人退的历史遗憾背后,又为旅游增添与保留了许多好的去处。无情的风沙在逼退人们之后,也在一些地段将汉代的长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得自自然的恩惠,将会有机会去领略汉长城的风姿。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河西汉塞西段的保存状况是最完整的,特别是在一般认为是汉代玉门关的小方盘附近。远远望去,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残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因当地多砂砾、碎石,缺乏用于夯筑的黄土,古人也就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建筑方式。先以红柳、芦苇编成框架,中间实以砾石,层层叠压而成。为确保其稳固,又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使砾石凝结,坚实无比。虽经千百年的风雨浸蚀,仍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蔚为壮观。实为中国军事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已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敦煌市博物馆还辟有旅游专线,为希望一睹汉塞风采的海内外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历史背景

据史料记载,汉代长城修筑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当时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常侵犯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为使边疆安宁,汉武帝多次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西征。打败匈奴后,他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然后进行农业开发,紧接着在这里驻扎军队,修筑长城,以阻止匈奴再次入侵。因此,汉代长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次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见证。这也为此后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修筑过程

漠南之战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派两路大军北征匈奴,一路由李息率领出代郡向东吸引匈奴主力,另一路由卫青率领出云中向西突袭匈奴右部。卫青领兵出云中之后,沿着黄河向西横扫直至陇西。夺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河套地区。汉武帝又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徙民10万人居往。又命苏建调集10万人筑朔方城和修缮旧时秦万里长城。 河西之战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派霍去病二次出奇兵,消灭匈奴4万多人,又接收归降的4万多人,打跨了匈奴右部势力,夺取了又一战略要地河西走廊,此后,汉武帝依旧移民设郡,筑塞布防,于公元前121年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并开始建造东起令居(今永登县)境内黄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达酒泉北部金塔县的“令居塞”长城,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一段。 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武帝又发动漠北之战,派大将军卫青率5万骑兵出定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5万骑兵出代郡。卫青打败匈奴左贤王直攻漠北。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筑坛祭天,在姑衍(狼胥山西边之山)辟场祭地,临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而还。此次战争迫使匈奴大部退出今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漠南)无王庭”。西汉王朝随之迁乌桓人到边塞地区做为防御匈奴的屏障,并开始修缮利用秦始皇万里长城。 增郡修城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令从骠侯赵破奴大破匈奴,在河西走廊增设张掖、敦煌两郡,“于是酒泉亭障至玉门矣。”据《汉书·张骞传》载,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武帝又令赵破奴同王恢“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据此两条历史记载可以断定,此段长城的建筑年代当在公元前111年至前108年之间,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二段。 公元前101年(太初四年),汉武帝又在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之后,修筑了从敦煌西即玉门至盐泽(也称“蒲昌海”,在今新疆罗布泊)的长城,《史记·大宛列传》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三段。西汉河西长城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对促进这一地区转变为农业区,为西汉势力进入西域及开辟和保护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存遗址

玉门汉长城 玉门境内的这段汉代长城,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玉门境内的汉代长城,全长70多公里,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公里。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现存的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

4米。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红柳、芨芨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敦煌汉长城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承德汉长城 汉长城在承德境内主要分布于丰宁、滦平、隆化、承德四县,以相当于县、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为中心,辅以亭、障设施,与沿河川修筑的多路烽燧相联缀,仅少数地段筑有长城墙体,长城墙体与多路烽燧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金塔县汉代长城遗址 甘肃金塔县博物馆2010年1月新发现的这段汉长城遗址和烽燧、城障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北山南麓的山脉间,长城呈东西走向,东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成县文物普查组发现的古栈道遗址,位于该县苏元乡董家坝村南约1公里的两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分布在长80米、宽20米、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有栈道孔70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雨水的谚语 有关雨水的谚语(精选100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很是熟悉吧,...
“薰香自烧”的意思 “薰香自烧”的意思 成语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
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关于吴承恩的名言名句  1、一窍通,百窍通。  2、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3、独有一枝红,秋晚...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 小学生三年级比喻句大全  比喻句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