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粑粑作文
创始人
2025-06-06 21:17:35
0

吃粑粑作文150字(精选21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吃粑粑作文15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吃粑粑作文 篇1

  今天我们家吃完饭就吃粑粑,粑粑是奶奶做的。黄黄的,看上去很好吃,我小心吃了一口。呀!真好吃。软软的甜甜的我一下子吃掉了两个。就去问奶奶粑粑是怎么做的。

  奶奶说:“先找来面粉,把面粉放在盆子里,倒一点水和好,等水全部都被面粉吸收后,就把面粉揉成面团。然后做成圆圆的扁扁的样子,再把它放进锅里炸黄。加一点糖水煮软就可以了。

  今天晚上,我不仅吃了粑粑,我还知道粑粑怎样做。

  吃粑粑作文 篇2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的家乡云梯,过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粑。这里的清明粑很好吃,而且也好看,形状有弯月形的、圆形的,做工精巧,可算得上是一件件手工艺品。听妈妈说这种粑粑很难做的哦!

  清明节的前两天,奶奶就到地头田边去采青蒿初中,碾米粉。粑粑馅也很有讲究,把嫩笋、腊肉、腌菜、豆腐放在一起炒,做成粑粑馅。再把煮熟的青蒿和进米粉里揉一揉,拌匀。用擀面杖把揉好的粉团打得薄薄的,划成一张张圆圆的饺子皮形状。把炒熟的菜包进青粉皮里,蘸点水,将粉皮捏拢,并均匀地捏出一道道花边,可漂亮啦!最后把粑粑放在蒸笼上蒸熟。终于可以吃了,妈妈揭开蒸笼,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搀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吃起来,啊!清爽可口,太好吃了!

  热情的家乡人就会把粑粑送给亲戚、朋友,好吃的东西当然要大家分享哟!

  吃粑粑作文 篇3

  说起粑粑,很多人都吃过,但新鲜的蒿子粑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口福喔!

  双休日的早晨,我和奶奶一起去田里摘蒿子,蒿子的叶子有点像芹菜,但比芹菜颜色更绿。摘蒿子时,奶奶告诉我识别:“要摘蒿子叶的嫩尖,这样的做出来的蒿子才好吃,下面的都是老了,做出来的粑粑不好吃。”

  回家后,奶奶把事先准备好的大米打成粉,再把蒿子捣乱后洗几遍,然后把两者掺在一起用力揉一会儿。等我将火烧好后,奶奶在锅里加点水,把蒿子粑粑捏的扁扁的,圆圆的,中间还用手指摁了一个小洞,说是为了让粑粑熟得更快。蒿子粑粑在锅里手拉手,围着水。过了一会儿,揭开锅盖,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蒿子粑粑盛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我赶紧凑上前,顾不上烫,直往嘴里送……真好吃呀!

  我喜欢家乡的蒿子粑粑!

  吃粑粑作文 篇4

  顺着香味寻去,果真找到了它——一辆卖糖油粑粑的小推车,我果断要了一份糖油粑粑。

  只见老人将长长的糯米粉条掰成大小相差无几的小块,揉成球形,轻轻一压,一个个扁扁的小面团便整齐地排列在木板上,等油锅里的其他粑粑好了之后再放进油锅里。这些小面团看起来多像一群小胖子正穿着浴袍,排队等着到澡盆里洗澡啊!

  终于,油锅里的粑粑好了,木板上的小面团却又露了怯:这澡盆这么深,我不敢跳下去,怎么办呢?——老爷爷那双长长的筷子帮了大忙。老爷爷用筷子将它们一个一个送进了“澡盆”中。它们好像怕我不知道它們的快乐一般,特意发出“嗞嗞”的声音。老爷爷为了让它们洗得更舒服,贴心地为它们淋上了“沐浴露”(糖液),并用长筷子将它们来回翻转。不一会儿,它们便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过了一会儿,即使它们还意犹未尽,也还是得出来。从“澡盆”出来的小面团们个个换上了老爷爷为它们准备的金黄的“新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早已垂涎三尺,用竹签扎了一个粑粑送入口中,香甜软糯,甜到心底。

  吃粑粑作文 篇5

  早上,妈妈提着一大把新鲜艾草回到了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女儿,今天我要学着艾叶粑粑给你吃哦!”只见妈妈将艾草放在水中清洗,然后放在开水里面煮了一分钟,水凉之后将艾草捞出来挤干水分,就“咚咚咚”的把艾草剁得粉碎。接着挖了十几勺面粉倒到艾草里面,加了两个鸡蛋一起搅拌,搅匀之后,捏成饼状便放到锅里炸了起来。此刻,我站在一边,想象着即将出锅的艾叶粑粑,不禁口水飞下三千尺,一定非常美味可口!

  不一会儿,一盘香气四溢黄中带绿的艾叶粑粑就端上了桌。我不等妈妈撒糖,抓起一个一口咬下去,除了有点烫和满口的艾香味,剩下的就是涩涩苦味了!妈妈见我紧皱眉头的模样,连忙撒了一大把糖在艾叶粑粑上,我轻轻咬下一口,顿时一股甜中带苦,苦中带甜的滋味包住了舌尖。我突然联想到人生,人的一生中,许多事都如这艾叶粑粑,苦中夹杂着甜,甜中包含着苦,有很多人因不愿承受这短暂的苦涩而放弃了长久的甜。古人曾说,凡事先苦后甜,你耐得住苦,换来的将是无尽的甘甜,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我一口气吃下了三个艾叶粑粑。细细品来,艾叶粑粑还真是健康又美味呀!

  吃粑粑作文 篇6

  清明节要到了,按家乡的风俗要到祖坟面前烧香、磕头、杀鸡、敬酒、献茶。献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几天地里的蚕豆刚好熟了,正是做豆米粑粑的时候,我最喜欢妈妈做的豆米粑粑。

  清明节那天早上,爷爷和爸爸用篮子背上大公鸡、酒、茶,点上香去祖坟完成节目。奶奶和妈妈在家里煮肉、煮饭,最忙的要数做豆米粑粑。妈妈从地里摘来新鲜的蚕豆,剥成豆米,清洗干净了装在锅里煮起来。等豆米熟了,妈妈也就准备好了糯米面和红糖粉装在一个大一点的盆里,把锅里的豆米和汤趁热倒进盆里和起面来。和好面后,用双手捏粑粑,一会儿奶奶和妈妈捏了一桌子有白的糯米有绿的豆米粑粑。

  接下来是煎粑粑,奶奶拿香油倒在锅里,等油热了就把豆米粑粑放在锅里煎,一会儿豆米粑粑就熟了,一个个豆米粑粑胀鼓鼓的,油亮亮的冒着糯米和豆米的香气。我刚想抓一个来尝尝,妈妈说要先献老祖公,不然会头晕肚子疼。我只好忍住了,直到用碗装上豆米粑粑点上香,献了磕头祝福后我抢先抓一个来吃,嘴里是粑粑的香、粑粑的甜。

  我觉得生活就像豆米粑粑那样又圆又甜。

  吃粑粑作文 篇7

  在我的家乡安徽有许多好吃的特色美食,如糯米条、金丝、花生酥等。不过我最喜欢吃的还是一种名叫蒿子粑粑的传统美食。

  蒿子粑粑的原材料并不复杂,只需面粉、腊肉和春天农村田埂上到处可见的蒿子。

  开始做蒿子粑粑了,首先要将蒿子剁碎,腊肉切丁备用。然后要将面粉倒入铁锅里加入开水翻炒,炒的时候要不停的翻动,当面粉开始慢慢变熟时就要将蒿子和腊肉粒倒入,当面团做好时就可以正式制作了,首先要将面团掐成小块,然后揉成乒乓球大小滚上一层面粉并压扁,最后放入油锅里一煎就做好了。

  做好的蒿子粑粑颜色金黄,一口咬下去,感觉外皮香脆,内里软糯可口,令人口齿留香。特别是配着白粥一起吃,那味道美极了!

  每年过年回老家时奶奶都会给我做上一大袋子的蒿子粑粑,这下可把我们一家子乐坏了,连我们的早饭和零食也全都改成了美味的蒿子粑粑呢!爸爸总是边吃边说:“这才是家乡的味道!”

  如今,离开老家已经好多年了,吃到蒿子粑粑就像又回到了老家,蒿子粑粑里有奶奶的爱,我爱家乡的美食蒿子粑粑,更爱我美丽的家乡——安徽。

  吃粑粑作文 篇8

  清明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给爷爷扫墓。奶奶打算做清明菜粑粑给我们吃,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采摘清明菜。

  我和堂姐、堂妹先来到门前的田野里,三人排成一行,蹲在地上,我找你寻,你摘我采,不大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大篮清明菜。可奶奶说这还不够,叫我们又到另一片田野去摘。这里的清明菜多得不计其数,我们摘呀,选呀,三姐妹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几颗又大又嫩的清明菜,我激动得手舞足蹈:“你们快来,我发现清明菜之王了!”她们扔下手中的篮子,飞快地跑了过来。我们三人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摘下,生怕弄坏了它们的每一片嫩叶。三四个小时之后,我们摘了满满两篮子清明菜呢!

  回到家后,大家齐心合力做起清明菜粑粑来。爸爸淘洗清明菜,奶奶准备米粉,妈妈炒肉馅……

  终于,清明菜粑粑做好了。接着就是上锅蒸了,我和妹妹等得直流口水!又过了大约半小时之后,妈妈就把清新香糯、可口诱人的清明菜粑粑端上来了,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夸:“真好吃!真好吃!”

  虽然采摘清明菜的过程很累很繁杂,但是吃起来格外香甜溢人,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吃粑粑作文 篇9

  随着时间的脚步加快,清明节的日子也一天一天推近,蒿子草也越长越旺,于是,奶奶决定在今天做蒿子粑粑。

  首先,我们去了乡下,摘蒿子草。蒿子草绿绿的,直直的,嫩嫩的,还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所以很容易找。半个小时内,我们找、掐、收,背上的箩筐已经是满满的一大筐,任务完成了,收工,回家喽!

  一到家,还来不及休息,工作又开始了,把蒿子草洗干净。它换了一副新面孔,泥巴没有了,烂叶也没有了,望着手中绿油油的小草叶,疲惫感荡

然无存。洗干净后,就该展示我的刀工啦!看我,手持菜刀,系上围裙,头戴大帽,就是电视剧里走出来的活脱脱的小厨娘,是有多神气!不自夸了,还是干活吧,我边切,边哼着自编的歌儿,“我切,我切,切切切,我啥困难都不怕,只为吃上一口蒿子粑粑……”在欢快的小调中,蒿子草变成细细的碎沫,接下来,开始下一步啦!要做粑粑,面粉肯定是最重要的,我先放了一袋糯米粉进去,细沫也在里边“打滚”,再放水,和面,我的手黏黏糊糊的,脸上全是面粉,就像刚从工地走出来似的,灰头土脸。在我和奶奶的努力下,面团终于和好了,只要想吃,烧油,炸好,就可以吃了。不过,累瘫了的我,决定先蒙头大睡。

  吃粑粑作文 篇10

  一天早上,奶奶对我和弟弟说:“你们知道桐梓叶粑粑是怎么做的吗,今天早上就让你们看看桐梓叶粑粑是怎么做的吧”。

  奶奶拿来了一碗米,接着奶奶和爷爷一起搬来了一个石磨,奶奶和爷爷开始把石磨转动,我和弟弟就把米放进石磨上面的洞里,奶奶说放就放,没想到竟然把米磨成了粉子,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把一碗米给磨完了。奶奶说:“走,跟我组捡几片树上的叶子,要大的,又过了一会儿,我们捡了二十多片叶子。”我气喘吁吁的说:“奶奶,捡这么的树叶干什么”。奶奶说:“做桐梓叶粑粑。”然后,奶奶把粉子放进大碗里,接着放点水,然后拿双筷子在里面搅拌,再拿一团粉子,里面放点糖什么的东西,最后把粉子放进叶子上面,再把它压成跟叶子差不多大的形状,就这样包了二十多个,再把二十多个桐梓叶粑粑,放进锅里蒸。大约等半个小时左右,桐梓叶粑粑就熟了。终于桐梓叶粑粑出炉了,我们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能吃桐梓叶粑粑了。

  我拿起一双筷子夹了一个放进嘴里,搅了几下,赞不绝口的说:“不错!”弟弟也夹了一个塞进嘴里,啊,甜滋滋的味道好极了,很快,我们一家人狼吞虎咽的把这些桐梓叶粑粑给“报销”了。

  吃粑粑作文 篇11

  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总能闻到一股醇厚香甜的味道。那便是我们家乡的一道传统小吃——甜酒粑粑。

  这道美食做起来并不复杂,但火候很重要。先将甜酒倒进锅里,小火煮上5分钟。如果煮的时间太短啦,味道变得比较平淡,如果火开大了,甜酒的清香就没有了。粑粑是由糯米做成的,可以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正方形、三角形、心形……放进锅里,煮开后倒进碗里,再舀上一勺清冽香甜浓郁的甜酒,甜酒的甜和糯米的软糯融合在一起,香气弥漫到房间的每个角落。更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能吃。不过最适合的还是冬天吃,在北风呼啸的寒冬中,一进房门,吃上一口,整个身体都因为这一碗粑粑沸腾起来,唇齿间都是那浓浓的甜。在我们家奶奶做的尤其好吃,6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奶奶身边,我是奶奶的心头肉,有好吃的总留给我吃,但最解馋的还是奶奶做的甜酒粑粑,每次我喊饿时奶奶总会说:“我的孙子又想吃粑粑了吧,来,我给你做一碗。”我就会安静的坐在桌前等候,麻利的奶奶很快就把一碗热腾腾的甜酒粑粑端到我面前,也奇怪,吃了很多年,我从不觉得膩。

  慢慢地,我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来到城里求学,可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甜酒粑粑总让我心心念念,那是家的味道。

  吃粑粑作文 篇12

  一天,妈妈在煮南瓜的时候,我突然闻到一股南瓜饼的味道。我兴奋极了,以为妈妈在煎南瓜饼,跑过去一看,却失望地发现,原来妈妈只是在煮普普通通的南瓜而已。我告诉妈妈:“我想吃南瓜饼。”妈妈为难地说:“我不会做南瓜饼呀!”

  第二天妈妈买回了糯米粉,花生米和红糖。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些要来干嘛的。妈妈得意地说:“南瓜饼妈妈不会做,但是妈妈会做家乡的糯米粑粑呀。它和南瓜饼一样好吃!”糯米粑粑是什么味道?我好奇极了。

  只见妈妈先把花生炒熟,然后把它们打碎,再把打碎了的花生米和红糖一起搅拌均匀,糯米粑粑的`馅就做好了。妈妈拿来一个大盆,把糯米粉倒进盆里,接着往盆里倒些温水,用手把水和糯米粉反复地捏拌、揉捏。糯米团捏好了,我们就开始做糯米粑粑。

  我也想试试做糯米粑粑,妈妈同意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可妈妈动作很快,她两个做完了我连一个都没做好。我急得手忙脚乱,可越着急越糟糕,我做的糯米面团根本封不上口。妈妈叫我慢慢来,不要急。听了妈妈的话,我坐下来认真做起来。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做出了完美的糯米粑粑。妈妈看着我做好的粑粑,直夸我动手能力强,我听了高兴极了。

  妈妈拿着做好的粑粑去煎,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糯米粑粑就煎好了,看着金黄色的粑粑,我口水直流。自己动手做的美食,我吃得特别开心,也感觉特别美味!

  吃粑粑作文 篇13

  在我的家乡霍山有一种美食叫蒿子粑粑,每当想起奶奶做的蒿子粑粑,我都垂涎三尺。

  说是蒿子粑粑,当然是用嫩蒿子做的,蒿子的叶子背面有一层白白的小绒毛,跟下霜了似的。做蒿子粑粑要先采下叶子,再将蒿叶洗干净,使劲搓,用刀切碎,把里面的汁用清水洗掉,不然会很苦,然后将腊肉和蒜叶剁碎,把腊肉煮熟,再将洗好的蒿子放进锅里,用清水煮一会,之后依次加入盐、蒜叶、腊肉丁、糯米粉,一起拌匀,接下来就可以做饼了。做好的蒿子粑粑圆圆的,用油一煎,会散发出四溢的蒿香,吃一口香脆可口,嘴有余香。

  蒿子粑粑还有一段民间传说呢,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鬼节”,是鬼魅出来勾走活人魂魄的日子,一位老太太在“鬼节”前一天梦到观音给她一株蒿草,让她给乡亲们做饼吃,可化解灾难,她起来一看,还真有一株蒿草,便照办了,果然,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没事。虽然这只是个神话传说,但表明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的渴望。蒿子粑粑还上了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呢。

  我想念奶奶做的蒿子粑粑,想念故乡的味道!

  吃粑粑作文 篇14

  我的家乡在大围山脚下的东门集镇。我们这儿有远近闻名的山枣粑粑。我的嫂子、舅妈和爸爸的朋友都特别爱吃,妈妈每次回家都要带很多分给他们。我们这里的人也非常爱吃,家家户户都动手制作。来大围山的游客也爱吃,总会买一些山枣粑粑回去品尝。尝了无人不说:“好吃,太好吃啦!”。因山枣粑粑将酸、甜、香、辣集于一身,既开胃,又解油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么好吃的山枣粑粑是怎么做成的呢?我妈和姨妈每年要做百来斤,我常蹲在旁边看。每到秋天,山枣渐渐成熟变成黄色便掉下来了,人们把它捡起来洗干净,再用高压锅把它蒸烂,趁热放到木盆里,用锅铲使劲地挤呀挤,直至山枣成了粘糊,骨头与枣肉分离,然后把骨头捡掉,放上适量的盐、糖、辣椒粉、八角粉、茴香粉等配料,就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的食品。有的做成山枣粑粑,取出来晒干即可。有的可以做成山枣球,拌上甘草粉和紫苏粉后,便放到盘子里晒干。要是你做山枣球,那工序就复杂一些呢。先用勺子舀一些枣肉和一个骨头,再让枣肉包住骨头,然后放到有甘草粉和紫苏粉的盆子里滚几下,再拿出来放到用布垫着的盘子里,把它晒干装进瓶子里。如果有客人来了,我们大围山人都会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只要放到嘴里就直夸:“好吃,好吃,太好吃了!”我们虽然做山枣粑粑很累,但一听到有人夸我们的山枣粑粑好吃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们大围山的人纯朴勤劳、热情好客,每家每户都会做山枣粑粑。你如果来到我们大围山,我一定会献上最好的山枣粑粑,让你吃个够。不信,你可以来尝尝吧!

  吃粑粑作文 篇15

  随着时间的脚步加快,清明节的日子也一天一天推近,蒿子草也越长越旺,于是,奶奶决定在今天做蒿子粑粑。

  首先,我们去了乡下,摘蒿子草。蒿子草绿绿的,直直的,嫩嫩的,还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所以很容易找。半个小时内,我们找、掐、收,背上的箩筐已经是满满的一大筐,任务完成了,收工,回家喽!

  一到家,还来不及休息,工作又开始了,把蒿子草洗干净。它换了一副新面孔,泥巴没有了,烂叶也没有了,望着手中绿油油的小草叶,疲惫感荡然无存。洗干净后,就该展示我的刀工啦!看我,手持菜刀,系上围裙,头戴大帽,就是电视剧里走出来的活脱脱的小厨娘,是有多神气!不自夸了,还是干活吧,我边切,边哼着自编的歌儿,“我切,我切,切切切,我啥困难都不怕,只为吃上一口蒿子粑粑……”在欢快的小调中,蒿子草变成细细的碎沫,接下来,开始下一步啦!要做粑粑,面粉肯定是最重要的,我先放了一袋糯米粉进去,细沫也在里边“打滚”,再放水,和面,我的手黏黏糊糊的,脸上全是面粉,就像刚从工地走出来似的,灰头土脸。在我和奶奶的努力下,面团终于和好了,只要想吃,烧油,炸好,就可以吃了。不过,累瘫了的我,决定先蒙头大睡。

  吃粑粑作文 篇16

  在我们老家,最受人们欢迎的是,糯米粑粑。几乎家家户户,每逢佳节,都要吃糯米粑粑。

  早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绿绿的高大的大树,一切是多美好。

  又要开始忙碌的一天啦,今天的任务是什么呢?我好奇地跑去问妈妈,妈妈说;今天我们要去做我们的特色美食,糯米粑粑。“糯米粑粑?”,“是啊!”我奇怪的问。“出发啦,快一点啊,要不然就没有啦材料啦!”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姨妈喊了一声,带我们去买材料。时间飞讯。材料买回来啦,开工啦,一声立下,我们开始分工啦。姨妈先把买来的糯米打碎成粉。然后妈妈和姨妈一人那一坨糯米粉,边揉边加水,10分钟过去,15分钟过去,20……只见妈妈和姨妈的脸上的汗珠越来越多,流下来的速度越来越快,“终于揉好啦”,妈妈不急不慢的叫了一声,本来是一滩面粉,现在变成啦两个圆溜溜的小圆球,之后,把那两个大圆球揉好后,放在那里,把卸料搅拌好,吧,买来的叶子,洗干净,就开始包“饺子”。把大圆球,一个一个变成小球球,在把洗好的叶子往小球球上再“裹”一层“衣服”就好啦。开始下锅蒸,10分钟过去,打开锅盖,热气腾腾的,在白白的蒸汽中,我闻到啦,劳动的果实。于是,我连忙拿起一个尝了起来,“真好吃!”。

  吃粑粑作文 篇17

  我们家过年必吃的美味是糍粑。我好奇地问爸爸糍粑是怎么样做的?爸爸告诉我,这是我爷爷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美食,每到腊月二十五左右,村上的人就要把上好的糯米蒸熟后,放在石槽里,七八个小伙子,拿着木棍围在一起,你一棒我一棒地打着糯米,直到把糯米打成浆糊状,这可需要很大力气哦!每个人都满头大汗。看见米粒软后再铺在木盘里冷却,之后切成15厘米左右的方块。

  吃的时候把糍粑切成1厘米厚的片状,打2个鸡蛋搅拌在一起,再放入油锅里煎炸,等两面都成金黄色就好了。盛入盘中撒上白糖就可以吃了。那种香糯的味道令人难以忘怀。过年怎么少的了家乡的美味呢?虽然地区不同,美味也不同,但是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美味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对我来说,糍粑就是家乡的美味!

  吃粑粑作文 篇18

  今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和婆婆还有爷爷一起来打糍粑,虽然我吃过糍粑,但是糍粑是怎样做成的,我还真不清楚,今天我可要弄个明白。

  很快,我们准备打糍粑了,我仔细地询问了做糍粑的程序,先要把糯米洗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用木棍反复捣。大人们开始打糍粑了,热火朝天的,我也忍不住加入了打糍粑的行列,刚开始捣起来非常轻松,慢慢地捣碎的糯米变得越来越黏稠了,捣起来越来越费劲了。我和婆婆力气太小所以共用一根木棍可因为我们加起来力气又太大,所以木棍被我们弄断了,但是大家还是很卖力的用劲捣,糍粑终于打好了,大家齐心协力地把糍粑从石臼里拉了出来摊在桌子上,我一看,好大一块糍粑哟!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糍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软糯可口!

  我喜欢亲身体验各种有趣的事情,这让我感觉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吃粑粑作文 篇19

  糍粑,看似一团白面团,却蕴藏着深深的美味!它经常出现在我家的早餐中。

  我家常吃的糍粑,须搁到菜板上,用刀切成一块块的长条,那刀与糍粑摩擦的声音极是好听,似高山流水,又似山间小涧,充满磁性。把切成片的糍粑抹上面粉,轻轻放入油锅中,看着糍粑周围冒起一个个气泡,听着糍粑“呲——”这样的男高音歌唱,汗毛都会竖起来呢!

  慢慢的,油锅为糍粑穿上了一身金黄的脆衣,轻轻捞起这块“黄金”,把白糖撒到上面,金衣外又有了一层白纱衣。这一块“糖衣炮弹”的浓香诱惑着你上钩,咬上一口,先是脆脆的“弹壳”,一旦咬破“弹壳”,引爆它,浓烈的米香与甜味立刻在嘴中爆炸,就算在减肥的人,也会经不住香与甜的美味冲击,咬上第二口,第三口,还没吃够呢,一块就不见踪影了!再来一块,再来一口,在香甜之中,你甚至能忘记自我……

  美味的糍粑是最好的闹钟,早晨,一阵糍粑香又飘入了我的鼻孔……

  吃粑粑作文 篇20

  假期里,在外公家,有一天吃过早饭,外公对我说:“杨雨溪,你少有来外公家里耍,今天我做糍粑给你吃,好吗?”我一听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虽然我吃过糍粑,但是糍粑是怎样做成的,我还真不清楚,今天我可要弄个明白。

  很快,我们准备打糍粑了,外公首先准备好糯米,淘洗干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钢盆里,用木棍反复捣。我和外公开始打糍粑,刚开始捣起来非常轻松,慢慢地捣碎的糯米变得越来越黏稠了,捣起来越来越费劲了,弄的我满头大汗,干活少了的表现。但是我们还是很卖力的用劲捣,糍粑终于打好了,大家齐心协力地把糍粑从钢盆里拉了出来摊在簸箕上,先还要在簸箕上洒一层米粉,我一看,好大一块糍粑哟!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糍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软糯可口!

  因为我是一个小吃货!

  吃粑粑作文 篇21

  每年腊月,我都要和外公外婆去打糍粑。

  记得去年腊月二十五,我和外公、外婆、表弟来到打糍粑的地方,外公把已经泡好的糯米交给打糍粑的人。他们先把糯米放进一个大蒸笼里蒸,大约四五十分钟后,米蒸熟成了米饭,然后就一盆一盆地舀出来放在一个油亮的圆石槽里,两个身强力壮的叔叔各拿一个“T”字形的粑锤,你一锤我一锤地在圆石槽里打着,一直要把米完全打烂成一坨。打好后,他们就用粑锤把一大坨圆圆的糍粑挑出来放在一块干净、抹了油的青石板上,几个动作麻利的大婶先把大大的糍粑捏成一个一个的小圆球,捏好后手手掌在上面按一下,再拿一块干净的、也抹了油的青石板把糍粑压扁,这样,圆圆白白的糍粑就做好了。

  回到家,要把糍粑放在桌上晾一下,晾干后,就把它放在桶子里泡水,这样就不会让它裂口,又保存得久。糍粑不能生着吃,它可以煎着吃、煮着吃、烧着吃……糯糯的,绵绵的,像吃软糖似的,味道好极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微光华晨宇歌词 微光华晨宇歌词  作词:周洁颖  作曲:钱雷  演唱:华晨宇  我在黑暗中  化作一个火种  想为你...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优...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 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英语课堂上的学生,我写这封检讨书是因为我在期中...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还是无能为力,效果不明显。如...
高中青春的议论文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600字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B‰。8术避口樊庆东徐玉红夏比是音译ch砷y,夏比冲击试验(CharpyI...
一月到十二月的英语单词怎么写 一月到十二月的英语单词怎么写  英语单词的产生是汉英两种语言双向交流的产物,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