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浦山
创始人
2024-02-19 02:33:53
0

桑浦山

桑浦山

桑浦山(桑浦山)

桑浦山,潮汕第一名山,屹立在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交界处,北回归线从这里经过。桑浦山为揭阳市地都镇、潮州市潮安区、汕头市金平区的界山。海拔484米,绵亘27公里(一说方圆30平方公里,还有另一说为80平方公里)。地势扼要,风门径(四大古径之一)古时为潮州通往潮阳必经之路,现在,206国道从山下经过,粤东最大民用机场揭阳潮汕机场又选址于其南麓天鹅山,使这座古老名山焕发出年轻风采。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桑浦山文化 地貌形成 收缩展开 概述

桑浦山景区以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地都镇大桑浦山为主景点。主要包括桑浦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山脚的区域,面积约为67.6平方公里。将引进跳石、滑草等游乐项目;马会等高端休闲项目;攀岩等休闲健身项目。重点打造桑浦山慢行系统,与机场片区和地都片区的滨水慢行道对接,打造揭阳空港经济区山水一体的慢行系统。 潮安南部景区以桑浦山休闲观光区和梅林湖文化与休闲旅游区为主景点。桑浦山风景区、东山湖风景区、李古洞、孙石溪孙墨斋墓园、中立溪、宝泉寺、宗山书院、林大钦墓等;梅林湖景区、王氏公祠、古海蚀遗址、白云岩、甘露寺、丛熙公园、急公好义坊等。 汕头景区是以北回归线标志塔为主景点,连结周边的汕头大学校园、桑浦山公园、七日红公园、翁万达书院、梅林湖、白云岩等古迹。

地理位置

桑浦山的地质构造属华夏系、燕山构造阶段,发生过东西面和东北面褶皱,以及北东向的断裂带、晚期又出现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活动,在龟山和东山北向东断裂带露头。北西向断层与北东向断裂带交汇处便是温泉的发源地。加之古老的花岗岩群,经历地震、雷电劈击和风雨、海浪的侵蚀,在沙土流失之后,形成自然、独特的风貌。

桑浦山文化

桑浦山文化是该地区先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把韩江和榕江二江放到桑浦山一起来研究分析,揭示桑浦山文化产生出现的环境因素和固有内容。当前,我们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打造揭阳文化品牌。要传承桑浦山:发掘先人的文化精髓,开发固有的丰富资源,全面推进我市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主要是要做好宣传与张扬工作,同时做好规划、保护与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并打响四大品牌:旅游品牌、石业品牌、特产品牌和名人品牌。 文化是人的创造,人的存在方式。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就开始有了文化。文化是历史上千千万万个个人所创造的积淀。文化是指先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应是中原地区先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说,桑浦山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应是该地区先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当前,我们正在建设“文化大市”,要发掘、传承桑浦山文化,打造并打响桑浦山品牌,全面推进我市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环境因素 文化的产生、出现,应该是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等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桑浦山文化就是在桑浦山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并逐渐累积形成而传承下来的。 1、桑浦山是潮汕第一名山。桑浦山因“昔时同南滨海,北麓遍植桑树”,故名。桑浦山坐落在韩江三角洲西南部,榕江流域的东北部。经同位素测定,桑浦山距今8900万年形成,构造线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至韩江和榕江平原之间。长16.8公里,宽10公里,主峰大尖山海拔484米,方园大约30平方公里。中间隔着东山湖至华美的平地谷地,分为东北和西南两个山体。东北山体叫小桑浦山(内桑浦);西南山体叫大桑浦山(外桑浦),是韩江平原与榕江平原的分水岭。桑浦山以北东走向断裂为主,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相互交切,生成各种花岗岩洞和温泉。桑浦山一带有滨海的海蚀地貌,尤其是梅林湖附近有多处不同高度的海蚀地貌。桑

浦山为花岗构成,山貌多岩石裸露,遍布花岗岩,巨石垒叠悬覆,构成了奇石怪洞多的特点,石料资源却很丰富。桑浦山为潮州市潮安区、揭阳市地都镇、汕头市金平区的界山。 2、桑浦山的'周围有了二条大江:位于西南方的榕江和位于东北方的韩江。榕江发源于普宁市与陆河县交界的738.5高地普宁一侧的南水凹,向北折向西北方向进入陆河境,转向东北,进入揭西境后,曲折东流,经普宁、揭东、榕城,以及汕头市潮阳、金平、濠江、龙湖区,由牛田泮注入南海,全长185公里,流域面积4628平方公里。韩江是南粤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江,潮汕第一大河。有两条源流:一个是西源的梅江,发源于河源市紫金县白山岽和汕尾市陆河县交界的七星岽;一个是北源的汀江,发源于福建省宁化县西南的武夷山南麓的南山坪。两江在大埔县的三河合流后称韩江上游(长328公里),三河坝至潮州市的竹竿山为中游,从竹竿山到澄海、汕头出海为下游。全长470公里,是潮汕平原的主要“缔造者”,整个流域面积3012平方公里,潮汕境内面积1741平方公里。 3、桑浦山的气候与特产。桑浦山南麓及南面的榕江下游平原所在纬度较低,北回归线在鸡笼山脚下经过,这里又是滨海地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太阳辐射量大,日照多,又临南海,受海洋暖湿气流的调剂,年均温高,热量丰富,雨季持续时间长,雨量充沛,高温时期也是多雨季节,具有夏长科暖、四季长青的特征。比较不利的气候因素是夏季常受台风的影响和冬春季节有寒潮与霜冰发生。由于有如此优越的地理和气候,加上有桑浦山阻挡着北来的寒风寒潮,这里全年大部分时间适于喜热作物的生长,很是适合动物的繁殖生长。因此这里物产丰富,植物和动物多,有食用植物、观赏植物和野生中草药;有普遍饲养如兽类、禽类、鱼类、虫类的动物和野生动物。 二、文化积淀 大约5千多年以前就有先民(最先的本土人古闽越族、中原南迁而来的移民福老人、河老人等)开始在这里生活。过后本土人与中原南迁的汉人共同生活、生产在一起就变成了潮汕人。由于他们的活动,生产与生活,生存与发展,这里逐渐产生、出现了桑浦山文化。桑浦山文化当然是中华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渗透的产物。 1、历史遗址和古墓(群)。在揭阳地都乌美桑浦山这阳有一处很著名的遗址“邹堂乡 山园”,为明代贵州左布政使郑旻所营造,它倚桑浦山而筑,随地形的变化灵活紧凑而建,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园内建筑有集美楼(即大书斋)、戏台、莲池、假山等,厅、堂、轩、阁、亭、榭的建筑颇具艺术特色,面积达30亩地,其建筑规模为揭阳乃至潮汕地区之最大(可惜“海禁”时罹劫,只存莲池、“卧游洞”和“积翠岩”);有华美村与军民村之间的沙丘—华美遗址,发掘出陶器和铜器;有南陇村北面一公里处的蜈蚣山,出土了大批陶片、部分完整器物和石器,位于南陇村油甘山土坑墓,是商周时期墓葬,以及南陇蜈蚣山东面山坡海拔10公里处唐代土坑墓。等等。 2、石刻、岩洞(寺庙)。桑浦山中部潮安彩塘地界有玉简峰南麓的甘露寺,是由一巨石覆盖而成的石窟,可坐千人,是广东最大的巨石岩寺;位于东山湖状元埔林大钦状元墓,座东北向西南,墓亭高约3米,亭内藻井刻八卦太极图,墓前有石马、石羊各一对;鸡笼径石刻,在鸡笼山东侧,径两侧石上刻字极多,如“阴阳报”等;在鸡笼公路北段军民乡界内的“湖灯照护”,楷书,字大三尺,为桑浦山最大型的石刻文字。在军民乡之牛山有广东第二大巨大花岗岩石,地面体积达1783万立方米的“牛胳石”。 桑浦山东边 浦地界有龙泉岩。由一巨大花岗岩石覆盖而成,可容纳几十人,因岩后有一股小泉终年不枯竭,故称“龙泉岩”。“龙泉岩”分上下岩,前后有怪石耸立,现有上岩、下岩、观音阁和紫竹林4个佛教寺院,还有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读书处(翁公书院)。往西边几百米处有汕头大学。 桑浦山南面有乌美狮头山腰的吉祥寺、“郑氏祖祠”西侧的“科第世家”坊,巨石上的“临风”石刻;有邹堂山梅岩的郑旻的读书处“阁笔石”,乌美“三叠金”石后的“卧游洞”,左近郑科伟所刻的“止观岩”;有供祀“风雨圣者”孙道者的“圣爷宫”,有石刻匾额“赫镇东里”;南陇的蒙亨桥及摩崖石刻;南陇蜈蚣山北岭顶的“院山极界”石刻,石刻南面是古竺佛寺、在南陇水库副坝下方的水望左近水望潭桥、南陇“猪肝石”左近的“永乐陂石刻”;铁场地界有规模和气势为潮汕现在古墓之最的很是闻名的“翁梅斋墓”和几处岩洞寺院(石刻);“翁梅斋墓”有牌楼5座,其中“御葬”坊三重三开,为三门四柱的巨型牌坊,前楷书“御葬”,后篆刻“瀛洲旷典”;“玄城”坊在墓丘前面三十米处,前书“玄城”,后写“梅丘”,还有梅丘坊石刻。在铁场长埔岭有筑于清光绪年间的“西来寺古道”和由山下通山腰的“西来寺”、“西来岩”(三隶书字镌刻于岩口上方的巨石上);铁场山的长埔岭有“长宁岩”又名“避倭洞”;位于铁场山东南山麓的“韫玉岩”,有“韫玉岩”石刻,岩洞左侧朝西石壁有巨幅的浮雕佛教本生故事造像,另外“韫玉岩”左近的楷书“日涉园”、“舒啸”等石刻。在桑浦山将军峰东侧山腰乱石间有“陈万言岩”,楷书“陈万言岩”;在石龟峰南坡“冲天蜡烛”处有黄大慰墓石刻;位于下成村北的桑浦山脚的水磨公坑石刻;位于桑浦山炮台地界的石龟峰与大尖峰之间山峡的风门古径。由石阶构成的古道,古时为潮州府通往潮阳县的必经要道,闽粤大道必经的隘口。《揭阳县志》称其为桑浦山“门户”、“锁钮”。现在仍保留着石阶小道,其周围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旅游风景区。这里山风凉爽宜人,岭顶平坦,有古树、古井、古庙,新建的喷水石龙柱和碑廊。旁有将军峰,如剑插天,群山倒影,宛如一幅美妙绝的山水画。这里有很多民间传说。有一座独特的古庙,庙小而名气大。古庙左侧有一棵数百年的古榕树,茂密如盖,相传为民间常传的“蚤母仙”所值,明大哲学家薛中离常在此树下徘徊、思考,完成哲学命题。等等。 3、书院(学校)教育。唐末五代年间,国内开始出现了书院,宋初创立的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湖南石鼓、岳麓书院,誉称宋初“四大书院”。1090年,潮州知州王涤创办韩山书院,开岭南书院教育先河。到了南宋,潮汕书院有了较大发展,直至明清两代,潮汕书院崛起。桑浦山同样有许多的书院,比较著名的有中离书院和宗山书院。这里很有必要说一说薛中离,薛中离(1468-1545),名侃,字尚谦,揭阳龙溪都(今属潮州市)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行人司司正。他是第一位到赣州师事哲学家王阳明,并将王氏学说在岭南传播的人。日后,到惠州、浙江等地,并在揭阳中离山传教王氏学说,使王氏学说在各地特别是岭南广泛流传。1523年薛侃薛中离创办中离书院,在此讲课,传王阳明这经;于1532年,他又以纪念王阳明的名义在桑浦山鸡笼山创办宗山书院。在龙泉岩寺庙群,有许多相通的石洞,自宋代起就有文人到此游览吟咏,留下许多石刻;后人在此兴建众多寺庙。山巾有泉水。东部为一天然石洞,内有石床,面向大海,为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中举前读书的地方,这就是翁公书院;神山书院,别称为邹堂文祠,创办于桑浦山邹堂狮头山,因邹堂郑氏来自潮阳神山乡,故名。书院废除后,这里有出现了学堂(学校)。1980年以后这里有潮汕大地的最高学府—汕头大学。 4、建筑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木屋;隋唐时期土木砖为主;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地方特色的建筑——寨,期间逐渐完善,便有了“四点金”、“下山虎”、“百鸟朝凰”、“四马拖车”建筑结构等,这些民用建筑依然存留着。 5、历史人物和现代名人。桑浦山由于有榕江和韩江这二条大江的环绕,处于榕江流域和韩江流域之间,构成了有山有水山青水秀的美丽。桑浦山在潮汕地区的突出挺起,桑浦山森林的秀丽,为这里的人文奠定了丰厚的根基,乃人文荟萃文化发达之地,所谓的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尤其是明朝中后期乃至以后,这里人才辈出,官宦登堂入室,为朝庭作出贡献,为潮人争光...

地貌形成

潮汕地区在二亿年前的晚三叠时代曾经是海洋,由于环境冷暖的不断变化,使潮汕地区历经了六次大型的海陆变迁。在距今4800—160年前后,海水先后退至潮州池湖、庵埠、汕头市官埭、金砂、龙湖一带,最后退至汕头珠池肚一带,形成了今天独具风光特色的潮汕地区。在距今二亿三千五百万年至六千百万年期间发生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使桑浦山从地面凸起并屹立了八千九百万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微光华晨宇歌词 微光华晨宇歌词  作词:周洁颖  作曲:钱雷  演唱:华晨宇  我在黑暗中  化作一个火种  想为你...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优...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 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英语课堂上的学生,我写这封检讨书是因为我在期中...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还是无能为力,效果不明显。如...
高中青春的议论文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600字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B‰。8术避口樊庆东徐玉红夏比是音译ch砷y,夏比冲击试验(Charp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