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黄帝内经(4)
创始人
2025-06-04 15:46:06
0

  体表的病,用按摩;深一层(经络),用针刺;再深(五脏),用药;病入膏肓,用灸法。

  “酉”字,成就的意思,酉也代表秋天,秋天万物成就了,五味俱全了,用这些东西酿酒,酒,醪lao糟,叫醪里,是古代最原始的药。

  巫,古代医学有一种祝由的方法,是巫术。

  (醫字简化为医,医为方和矢针,所以现在主要是打吊瓶。)

  藏传佛教医学里认为,人体生病,就像水变成了冰,是把病剌掉,还是化掉,让它重新变成水,这可以引导对医学的重新思考。

  人体内正气、邪气都有,邪气是正气变现来的。所谓邪气就是过度之气。

  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是医,什么是药

  药就是和谐,真正开药方要包含医者的慈悲心。这也是古代的圣王为什么重医药的原因之一。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3学习笔记

  四季养生(上)

  春天怎么养生已经讲过,现在讲夏天怎么养长。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是万物茂盛的样子,秀是指谷物抽穗。

  天地气交,天地代表阴阳,天为阳,地为阴。夏至相当于午时一阴生,天地阴阳之气都交汇在一起。

  万物华实,华是花的意思,万物开花结果。

  有阳气,万物才可以开花;有阴气,万物才可以结果。

  男人只是能有子,有这个阳,是前提条件,孩子要长大,要靠阴血的滋养。女子任脉主胞胎,血要足。

  夜卧早起,晚睡早起。

  无厌于日,厭是满足的意思。夏天不要拍热,不要怕阳光,就应该外散的。使用空调,汗毛孔遇冷收缩,预热张开,频繁闭合,扰乱了阴阳的气机。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要出汗。阳气很足,不会很怕热,如小孩。

  使志无怒,让志向,神明,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

  使华英成秀,华英指花朵,美丽的花朵才能够抽穗,结果。

  使气得泄,让人体的气得以疏泄。如果淤滞在身体里的气不出去,什么都补不进来。针灸,针无补法。真正的补,是按摩。这种按摩一定要因循人体的气机去按。人体是一个精品,要很轻柔地去对待。针法是在调经脉上的元气。夏天散出身体的淤滞气,秋天才能收敛进东西来,冬天才能进补。如果经脉不通,吃什么东西都补不进来,只能形成垃圾。

  逆之则伤心,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就会伤心。心主火,火为散。

  秋为疾疟,到了秋天,就会咳疟,或感冒,或痢疾。

  奉收者少,夏天没养好,奉献给秋天的东西就很少。夏天没有充分宣泄,拔节。

  睡眠为什么重要,看天地万物,植物拔节一定是在夜里,也就是寅时,肺气开始输布全身气血的时候。此时一定要靠深度睡眠来完成,再熬夜也不要熬到三点。一定要晚上10点30分前睡觉,这是养生的基本准则。

  冬至重病,冬天没有好东西可藏,就得重病了。这个冬也指老年,如果青壮年时期没养好,老年无物可收,容易衰老。

  秋天怎么养收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秋天养收,对应西方。容平就是开始收,收敛,特别壮大,盛极的意思。

  天气以急,天上的气只能为燥气了。燥气是正气,是从火的。衣服在秋天易干,这个干,是燥气的收敛功能发生作用。如果生病,再出现烦躁的症,是很严重的病。烦,是虚火上头,虚火敛不住,头疼,头晕,是心病,心经,心血的问题。躁,从足字边,乱动,烦躁不安,属于肾病,精不足的病。有一种老人快临终时就是循衣摸缝,天天在那里捻衣服扣子,不知手往哪里放,这是肾精大亏的象。抖腿,也是精不足,相书上说,男抖穷。肾精不足,他就没法不上脑,脑子思维就有问题,做事就会有问题,不顺,就会穷。

  地气以明,地也就跟着明亮透彻,就像金属一样,所以西方属金。肺气也是,肺为娇脏,也要非常地清澈。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早起,和鸡叫一起起来。五点到七点,天门开,人的气也应该开了。

  使志安宁,志是肾神的表现,要收敛了,不能再发散。性生活也要收敛了。动物交配有节律,有季节,人好像随时随地都可以,其实在秋天也应该有所收敛。动物在冬天冬眠养精,人在这时候也应该收敛然后养精。人虽然摆脱了季节性,但也要按照天地自然的顺序去做,否则也会生大病和重病。

  以缓秋刑,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秋后问斩。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把神收回来,使秋气平,让秋气不那么肃杀。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不要再往外扩散了,这样就能够使肺气比较清肃。

  此秋气之应,这是秋天时正常的人和自然的对应。

  养收之道也,养收敛,秋天就是酉时,酉时主气味的味。大蒜和辣椒气味最厚,但不入药。

  古人认为大蒜入气分,凡是入气分的药,都走清窍,如人体的眼睛,小便。大蒜气味厚重,吃后会流眼泪,小便有味。中药虽取其偏性,但也是因人而定。大蒜、辣椒每人承受量不一样,能吃多少吃多少。

  辣椒走味道,入味就是入血分,血、味道都属于阴。入血分的药走人的浊窍,如口,大便。辣椒吃多了,会生口疮,肛门疼痛。

  秋天就是味厚,果实,所谓五谷,要取其味,味入血分,万物收获,要吃入血分的层面。

  逆则伤肺,如果忤逆了它,就会伤肺,因为肺对应秋天。

  冬为飧泄,飧是夕食,晚饭,飧泄是食谷不化,吃的东西没有消化就拉出来了。肺与大肠成表里,如果肺气虚弱,大便成形能力就会很差。这些毛病冬天就会显出来。

  奉藏者少,收敛气没收住,奉献给冬天的东西很少,藏不住。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4学习笔记

  四季养生(下)

  冬天怎么养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这是冬季养生主旨的一句话。要关闭所有的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

  水冰地坼,水是散的,都结冰了,发挥收藏之性。好东西藏在里面,整个的地都冻开了。

  无扰乎阳,此时不要打搅阳气。冬天打雷,就叫做扰乎阳。禽流感前一年,出现了冬日打雷,冬天的阳气它都不藏了。天地会造成一定的瘟疫。人如果不养藏,也会造成疾病。冬日打雷,十栏九空。动物一定会遭殃,遭到扑杀。鸡流感,不是鸭流感。鸡为火性,天地火性不藏了,鸡的火性也不藏了。人也要少洗澡。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升起再起。

  使志若伏若匿,志就是情志,就是肾精,若,好像。肾精好像起来了,又好像藏进去了。冬三月,有一个过程,让它保持在起于不起之间。

  若有私意,若己有得,自己美滋滋地享受,养,又不可以把它发泄出来。冬天就讲究养字,一定要养。

  去寒就温,躲避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冬天阳气都藏在丹田处,四肢会发冷,要去寒就温。可以吃点味厚的、滋补的东西,要靠饮剂,如醪糟酒,化掉味厚的东西。日本料理生鱼片配清酒和芥末,清酒化开,芥末辛散宣开。

  无泄皮肤,肺主皮毛,中医称人为倮虫,皮主收敛,毛主宣散。人体皮多于毛,收敛大于开泄。满面红光,小孩子并不是这样,老人如果粉粉的满面红光,是一个危险的像,虚阳外越。小孩身上有一层细细的毛,很润泽地把阳气收在里面,涵在里面。

  肺有两个特性,一个是肃降为主,一个是宣发为辅。

  人的体表,特别是后背,都为太阳,不要经常开泄。

  中国人提倡洗脚,西方人特别喜欢洗澡。西方人吃大鱼大肉,体味重,所以要经常洗澡。中国人以吃纤维类食物为主,体味清淡。冬天一星期洗一二次澡就可以了。古代强调洗脚,脚上有60多个穴位,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小脚趾外侧是膀胱经,脚面是胃经,足大趾外侧属于脾经,足二趾三趾跟肝经有关,足底有涌泉穴,属肾经。如果春夏秋冬洗脚,都会得到益处。春天,增加生机;夏天,去热解暑;秋冬,温曛丹田,使小腹温暖。洗脚要泡,20分钟左右,脚的穴位是分井荧输经合,应该泡到脚腕以上。脚关节很重要,人体几大重要部位:咽喉要道,所有气血经过颈部上头,上部的病看咽喉颈椎;下部的病看腰椎,腰是枢纽;人是两脚站立动物能思考的动物,脚腕要支撑身体,所有经脉通过。

  冬天要藏,不要泄。

  使气亟夺,亟有2个读音,读qi表示多次;读ji表示急。不要使气多次或很快地流失掉。

  如果过分开泄皮肤,里边的气就可以快速跑掉。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就是冬天的养生之道。

  逆之则伤肾,如果忤逆了它,没有藏住最终伤害的是你的肾经,伤害你的收藏功能。肾经不只是2个腰子,气走的线路是肾经,是一条很长的线路,它生命的方式是收敛。

  春为痿厥,痿,凡是筋病,如腿没有劲,或者抽筋、半身不遂等都是痿症,全属于木即肝经的病。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出现肝病,筋脉松弛的病。厥,四肢厥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

  奉生者少,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是万物的根本,四时就是四季。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生发生长,秋冬养收敛收藏。

  以从其根,要依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根本。天地就是这样运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和万物一起,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如果违背了这个根本,就伐掉了你的根本。真,人体的本性。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5学习笔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接上讲)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四时意为四季,终始,终指冬天。

  春天就是蠢,万物蠢蠢欲动,生发之机;夏,都解助起来,都解,假也,夏是假借,借过来,特别散的意思;秋是收敛,就,成就的意思,成就万物的意思。冬是终,春是始,有终才能有始。买房子要买坐北朝南的,北代表肾精。肾精足了才可以往外散,南方主散。

  死生之本也,先死而后生,死生的根本。

  逆之则灾害生,如果你忤逆它,灾害就会生出来,包括病。

  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疴是小病,疾也是病。顺从四季,小病不生。

  病,人生病了就要歇着,躺在床上。疾是箭,受了点外伤,疾是小病。病,疾加也,疾加重了。疾是小病,病是重病。有一种解释,病字是床里有个丙字,丙在中国的天干地支中,把丙丁看作是火症,南方丙丁火,五脏里心从火,病是心病。心病难医。疔疮,也属于火症。没有不可以治的病,只有不可以治的人。脂肪有点像人藏元气的地方的概念。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道,是圣人按照它去做的。佩通背,违背的背,愚笨的人就是违背了道的规律去行动的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经生病的那个部位,而治未病部位。

  有一种说法,中医是预防科学,在你没生病之前,就把问题解决了。

  另一种说法是,不治已经生病的脏器,而治还没有生病的脏器。得了肝病,先不治肝,水生木,把水给固摄住,肾精足了,肝病自然就好。

  木克土,肝病会往脾上转。如郁闷时,肝气淤滞有人是两肋疼痛,尤其左边;有人是吃不下饭,肝气的淤汁把脾胃的气伤害了。治病时,如果肝病往脾胃上转,一定是加重了。

  假如是肺癌,治着治着肺癌好了,转成了大肠癌了,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有时咳嗽不光是肺的毛病,有可能是大肠的淤毒。夫妻有时会得同样的病,因为生活方式、情志相同点多。肺为里,大肠为表,病由里出表,从里症变成了表征,从阴症变成了阳症。大肠为阳明,肺为太阴,这是把病治好了的象。

  得了肝病,肾也受到伤害了,这时不治肝病,固住脾胃,不让病往下走,脾胃又是生精血的地方,把脾胃养好,反过来也会对肝肾好。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把没有乱的地方好好治一下,别让它再往下继续影响。这就是圣人以上所说的一切。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如果已经生病了,而后给你用药。

  乱已成而后治之,如果灾难已经形成了,而后再治。

  譬犹渴而穿井,就像渴了以后再去挖井。

  斗而铸锥,马上就要打仗了,才去造兵器。

  不亦晚乎,太晚了,来不及了。

  一定要在病还没有成形的阶段,及时控制住。中医在这方面很占有优势。

  如果一看人嘴歪成那样,就知道他的胃病很重,他比较压抑,比较郁闷,另外比较好面子。领导说他也憋着,在家里也受气,先要给这种人在情志上宣开。

  古代有精神病的人很少,顶多是花痴。医学和道德有关。古人有两套系统避免这样的精神崩溃,儒道互补。现在一般说儒学是根本,它是积极进取,入世的一门学问;道家思想基本讲出世的。

  现在的教育,不做做人的培养,就是学习学习,小孩子现在都郁闷,经脉不通。

  现在的人向外追求的太多了,古人是向内追求,修内。现在的人都重身外之事,古人重视内在的修为。

  现在的人无法控制的事太多了,人和人之间都有点防范的心理,这也是很多人养宠物的原因,只愿意和听自己话的在一起,这是现代人烦恼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注重科技,不重视文化,一定要加强文化的修养。文化才是调节情绪的一个良方。治疗孤独、网瘾,应该往文化方面引导,多读圣贤书。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6学习笔记

  情志病

  中国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会成为情志病的一个大国。

  古代如何对治的呢?

  女子伤春,男子悲秋(生活对治法)

  女子伤春,女子在春天的时候容易感情抑郁,特别伤感。

  女子属阴,容易跟春天的生发之气相感,所以在万物生长发育的时候,容易诱发女子对生育本能的冲动;春天女子生阴的时候,情志的问题会影响生理的问题,影响肝和肾,抑郁等问题都是肝肾问题。

  男子悲秋,男子属阳,容易跟秋冬的阴气相感,此时容易慷慨激昂,看到万物都结果了,自己还事业一无所成,容易悲伤。

  情志病用药很难治愈,古代采取生活的对治的方法。

  男子悲秋,秋天的时候征兵,到边关打仗;给男子订婚,平息他不满的精气,平杀气。古代的聘礼,秋天才能有的,用白旄包好大雁送到女方家里去。射大雁要有眼力和力气,考察了臂力,肺气、肝气、肾气。男孩子订婚,高兴,好好秋收冬藏,冬天办喜事,春天女孩自然怀孕,两家都高兴。即治了男孩的病,也治了女孩的病。这就是生活对治。

  解决心灵之痛的一剂良方就是生存之道。

  身体的器官关涉到生存之道,一张嘴巴,不说两面话;两个鼻孔,不要和别人一个鼻孔出气;两只眼睛,平等看人;两个耳朵,不要偏听偏信;左心室,右心室,一方面要为自己着想,另一方面要为别人着想。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因为欲望太过于强盛。

  烦恼会在头发上有体现,烦恼白发生。

  发为肾之华,发根在肾,开出的花是头发。

  如果头发白了,属于肾虚。

  如果头发白了,胡须没有白,是肾虚,奇经八脉没有伤。

  如果头发没白,胡须白了,是任督脉伤了,元气已伤,肾精还足。

  头发又是血之余,头发干枯跟肝血有关。

  如果是少阴火偏旺的话,就会两鬓斑白。

  如果太阳经气虚的话,膀胱经气虚的话,后脑勺头发会白。

  如果是花白头发,属于比较容易激动的人,脑子一会阴,一会阳,脑子灵活,比较聪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差一些。

  人生四惑——酒色财气

  气伤人最厉害。四项一个比一个伤害重。酒虽然伤身,让人丧失理智,乱性,但有些人可以不喝酒。色,有些人也可以不沾。财,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人人都躲不过去的是气。

  为什么喝酒可以壮胆

  古代人认为酒的气比较彪悍,酒到了胃里起气往上走。胃气有一个特性,就是往下走,往下降,产生的精华往上走。喝了酒以后,气往上走,肝胆就横起来了,胆子特别壮,敢胡说八道。这种人事后往往后悔。

  为什么“万恶淫为首”

  中国古代养生反复强调,欲不可早,不可以提前,欲不可以勉强,而且还要讲时间方位。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很大程度上生门即死门。老子曰:出生入死。道德经中讲的意思是人只要一出生,入的就是死门。人出生、生长、壮大,然后到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时精足,耗精,古人认为,到了天癸至,然后天癸竭,有一个关键的要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生命是有补偿的,这种补偿就是种族的延续。

  在这个过程中人有可能会受伤,男人耗的是精,女人耗的是血。女人生病会伤肝肾,主要是肝,郁闷伤肝。男人可能会直接伤到精。未来社会有可能是老龄女性社会。

  古人认为房事不可过分,因为对阳气的消耗是最大的。

  年过二十,不宜连连,不能没完没了;年过三十,不宜天天;年过四十,要像数钱,古人用五个手指数钱,月不能过五;年过五十,就是进山拜庙,只是初一、十五两日;年过六十,像过年,一年一次。

  在中医中,甚至包括禅修,要求御精先御心,必须先要掌控自己的心,才能掌控自己的精。

  百病生于气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怒则气上,发怒,气会往上走,有脑梗病的人,不能发怒。气往上一憋,脑血管会破裂。如在家里,有一个急救的办法,可十宣放血,用针把十个手指尖扎破,缓释一下头部的压力。把血行补井,这些都是井穴,给宣开了,减轻头部压力。有人因气往上走,胃气不降,就会呕血。气往上走,下边就会飧泄,大便不成形,或者食谷不化。

  喜则气缓,缓,通假字,涣散的意思,过喜,气就散掉了。过喜或过恐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被吓死或大笑而亡。历史上,牛皋听说杀了金兀术后,大笑而亡。一般心梗的人,在犯病前,都有心气外散的相,都好像过度高兴的样子。要常回家看看,不要逢年过节才回去,老人会喜则气缓,再吃点好东西,脾胃的气就不够了,一盗心气,马上心脏病就容易发作。孝敬父母也是人体的一种外现。吃下东西,腐熟后,其精华还要去养你的根本。孝心是从人体来的。仁义礼智信全是从身体里面来的,而不是从外边来的,不是非要去学的一个东西,是身体本能的一种需求。

  悲则气消,如果过分悲伤的话,气就可以往下消沉,有时会出现短气无力的现象。人哭以后,气就会短。

  恐则气下,一过恐受到惊吓,上焦就完全闭住了,下焦就整个开开了,有人被吓得尿裤子或拉在裤子里。

  寒则气收,如果过冷,人体的气就会往里收,人体末梢四肢就会冰冷。

  炅则气泄,炅,热的意思。过热的话,气机宣散出来,气就会散掉。

  惊则气乱,胃病病人,有的会有“闻木声则惕然而惊”的症状。木克土,因为胃有病,听到木声会很害怕。惊恐病与胃经、肾经有关。肾病会“心惕惕如人将捕之”,肾精不足造成的恐惧。

  精神病在《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篇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胃经病上。如果得了胃经病实症的话,就叫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中医讲五声, 发呻吟是肾的声音;老唱,是中央脾胃的声音。严重的会裸奔。

  劳则气耗,烦劳过度,汗全出来了,会造成气的消耗。

  思则气结,如果过思,气就会凝聚,就会不通,就会影响消化,脾胃会出问题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7学习笔记2008年04月19日 星期六 15:29百病生于气(接上一讲)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怒伤肝、喜伤心,大怒可以伤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任意泛滥。过喜的话就会伤及心,喜则气缓。

  思伤脾,过思的话就会伤脾胃,吃不好,睡不香。

  忧伤肺,过忧的话,就会伤肺气,林黛玉就属于忧伤肺。

  恐伤肾,过恐就会伤肾。

  中医采取情志生克法,实际上还是用的五行的方法。

  喜胜悲;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

  喜胜悲,高兴就能够战胜悲伤,喜是主火,悲是主金,火克金。

  悲胜怒,用悲伤来战胜至怒。对大怒的人,告诉他一个悲伤的消息。

  恐胜喜,恐惧可以战胜过喜过散的心。范进中举为例。

  怒胜思,如果思虑太过,就激怒他。《华佗传》中,有一个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瘀血。华佗就多收其货而不加治,多收礼,不治病,最后还留书骂之,写了一封信骂他不仁不义。这个人本来因为思而得的病,这下子怒则气上,把胃中的瘀血一下子壅上来了,然后哗一下吐掉,病从此而愈。

  思胜恐,思虑可以战胜恐惧。习惯可以战胜恐惧。把问题想清楚了,一般来讲就不害怕了。土克水,恐是属于水,土是脾,是思,脾主思。

  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健康的定义:体格、精神与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有一句话: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且是体格、精神和社会完全的健康状态。

  健康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身体,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社会,社会交往,就是和别人相处得怎么样。

  亚健康就是不健康。

  西医认为全世界真正的健康者只有5%,找医生看病的有20%,其余的75%都属于亚健康。

  有时失眠、郁闷,在医院检查没毛病。

  人不是靠指标活着,而是靠感觉活着。有没有病,自己的感觉会非常地准确。有时你不去查的话,你不会知道指标很高,也许你的身体就需要那么高的指标。如高血压,有些人可能140就是正常的,一旦低下来他反而难受,按指标而言,他就是高血压病。

  得病是身体和精神的双向选择。是否能治好病,也是你的身体和精神灵魂上的一种双向选择。有的人的病就可以治,中医有句话,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治不了的人,人和人的情志在里边会发生很大作用。

  在外面工作很精神,回家就不行了,很虚弱,靠事儿活着的人,靠精神活着的人。

  人为什么会得病有几种说法,一种是由于天地自然给你的影响,造成你身体得病,如天地气出现了不正常状态。一种是你的情绪会造成生病。还有一种是五痨七伤。

  五痨:

  肺痨,肝痨,心痨,脾痨,肾痨

  五痨的另外一种说法: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老看东西会伤神,伤的是肝。如天天长时间上网,就会造成肝和心的损伤。

  久卧伤气,老躺着,就会伤人的气,伤肺气。

  久坐伤肉,伤肉就是伤脾。

  有的人总觉得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中医里叫做脾湿特别重。缺乏运动,脾的运化功能特别差。

  天天坐办公室不运动,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造成脾的伤害,吃不香,脾虚。不运动也消耗元气,肚子里已经跟沼泽地一样了,要控干了,也得靠元气上来,慢慢燥干。要记住:不锻炼也会损伤元气,而且这叫暗耗元气。

  古人主张锻炼要沾濡汗出,轻微锻炼。现代人锻炼远远不够,一些小姑娘想轻盈漂亮,采取了错误的方法,抽脂,减肥,不吃不喝,都是损害身体的方法。

  不能通过拉稀的方法,泻药,来治便秘。便秘属于大肠的问题,津的功能问题。津过度,往外排挤过度,便秘;津弱,拉稀。治津的问题,看肺气足不足,把肺气调匀了,大便也就正常了。小孩子大便又粗又大,肺气足,上焦气足的相。老人的大便越来越稀,这是心肺的问题。

  脾伤了有两种表现,一是久坐伤脾,越来越胖,脾不运化,人慢慢就成为垃圾的堆积,越来越胖。一是思伤脾,吃不好,睡不香,越来越瘦。

  糖尿病也是脾受伤,很难治。糖尿病是富贵病,不运动,营养过剩,把它整个代谢掉,很伤脾。

  久立伤骨,老站着就会伤骨,骨就是伤肾。过度运动,总站着,就会伤到腰腿胫这些部位

  久行伤筋,老走动就会伤筋,伤筋就是伤了肝。肝实际上代表疲极之本,过分锻炼,就会伤了肝。

  中医就是行中庸之道,它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和太过与不及有关。度是最关键的。

  上面所讲的五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五痨:肺痨,肝痨,心痨,脾痨,肾痨。痨病,就是持续不变的,长时间存在的病,久而为痨。

  七伤:

  太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过食冷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太饱伤脾,太饱会增加脾的运化,日常生活应该很注意。

  大怒气逆伤肝,大怒会伤害肝。

  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房劳过度房事过多就会伤肾。久坐湿地就是不活动的意思。久坐办公室,伸伸懒腰也好,两臂往上举的时候,抻拉的是胆经,正好是生发之机。拍胆经,从环跳穴下来,然后上面也抬一抬,把上面也拉开。早睡觉,拍胆经,拨心包经,几种方法放在一起,对人健康很有益。即使一个动作,只要坚持天天练,久而久之会有作用。

  过食冷饮伤肺,太多喝冷饮,伤肺,还伤胃。有些小孩天天喝冷饮,痤疮不明显,是他的(阳明)燥火已经生不上来了。

  忧愁思虑伤心,过分忧愁思虑就会伤心神。

  风雨寒暑伤形,如果在穿衣服方面不知调试,就会把形体伤了。

  恐惧不节伤志,这样就会把肾,就是把志气也会伤了。成天到晚害怕,胆小害怕,然后不知道节制,这样就伤了志。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8学习笔记2008年04月19日 星期六 15:31

  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这是一份关于亚健康的调查问卷。

  你经常打哈欠吗?

  在中医里,经常打哈欠是胃经的病,叫做善伸数欠。胃气不舒,因胃寒老堆荽着身体,人体有自愈力,它想把这个胃气给舒展开,打哈欠振奋胃气。

  另外一种病叫做但欲寐,白天总想睡觉。但,只是的意思,想睡而又睡不着。在《伤寒论》中归类为少阴症,也就是心肾方面的毛病。

  你会失眠吗?

  亚健康是在指标上查不出来,但健康已经出问题了。

  失眠在中医里就是心肾不交,或者思伤脾,思虑太重。时间久了会很难治。也属少阴层面,已经到第五个层面了,已经是病人了。

  中医能在病人没有癌症以前,就已经把脉出会形成癌。脉是气脉,当气脉出现问题时,气血发生变化时,能够把脉出来。CT扫描能扫出有形的东西,扫不出无形的。

  你喜欢把腿放在高处吗?

  放在高处是因为腿发沉,人老腿先老。大腿前侧,基本是胃经所主。大腿后侧,尤其是沿着腿部的正中线,一直上到头,是膀胱经所主。膀胱经是为太阳层面,是表。如果腿发沉,喜欢放在高处,中医里叫做阳虚。阳虚是太阳膀胱经出问题了。

  或者经常腰酸背痛腿抽筋,我们知道腰酸,是肾的问题。膀胱经是从头从我们的精明穴一直上去,沿着头一直下来,沿着后背,在后腰处,膀胱与肾相表里。当膀胱经痛的时候,也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就明显地是膀胱经的问题。全是阳虚。

  人体所有功能运化全靠阳,阴虚可补,气怎么补。这也是一个很深的病。

  你在星期日晚上,会有上班恐惧症吗?

  不愿意跟上级或熟人见面

  这两条归属于胃肾病。肾主恐,胃经有病,如有忧郁症,会总觉得屋子特别亮,太晃眼,受不了。在胃经病里叫畏人与火,害怕与别人接触,不愿意和陌生人见面,怕光。

  这些已经是忧郁症的前期,甚至已经是忧郁症了。一定会有失眠的像,没有失眠的话,也会多梦。梦特别多是虚火扰头的像。

  早晨能睡多晚就睡多晚

  现代人生活不规律造成的,在中医里叫做阴阳颠倒。太阳升起的时候,万物的阳气都在生发,人的阳气也应该跟着生发。如果此时你的阳气得不到生发,属于夜猫子型,在夜里阳气全调起来,子时以后精神得不得了,11点以后特精神,一玩就玩一夜,最后的结局就是抑郁症。很多上网瘾的孩子,会做出极端的行为,实际上他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他已经沈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要从心理和身体上关心这些孩子,一定要带他多出去玩,培养他读书的习惯,而不是上网的习惯。

  阴阳颠倒会造成人的心智的混乱。

  经常坐着发愣发呆

  经常坐着发愣发呆的人,中医认为是神不足。实际上是脑子不够用,阳气上不来也是阳虚症。很多人爬楼梯时,会觉得脚已经够到楼梯上去了,实际上没够到。

  上楼和下楼如果出现脚痛,是不同的经脉在痛。上楼脚痛,是胃气不足,也是三阴经出现问题。下楼后腿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

  不是很渴就想不到去喝水

  中医里没有糖尿病这个词,叫做消渴症,最初的感觉容易口渴。

  口不太渴属于太阴症,属于脾的问题。

  如果特别口渴,就是少阴症,更低一层。

  按六经辨证来讲,口不渴为太阴症,口渴为少阴症。

  怎么也想不起朋友的名字了

  是记忆力出问题了,中医认为是阳虚。有些四五十岁的人,会突然的出现记忆力急剧衰退,基本上是属于膀胱经的问题。同时三阳经也都出问题了,包括太阳和阳明,有可能胃也不好,或者是决断性也差。年轻时耗散太大,这时就可能出现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或被蒙蔽心智,那是另外一种。

  身体体重突然下降或上升

  按说是脾的问题,脾主肌肉。肌肉突然减少或增加很多,说明你对身体已经没有能力关心了。胖了,瘦了,已经没有感觉了。

  便秘,或者一有风吹草动肚子就不舒服

  一有风吹草动肚子就不舒服,这是身体很虚弱的像,是中焦气不足。便秘属于津的功能出现问题。是元气大伤。

  中医对治亚健康分不同层面。身体的病,当然要用药来治,但药不是万能的。关键是要在情志上,生活习性上,改变自己。

  中医的要点(《黄帝内经》的要点)

  人为本,病为标

  以调动人体自愈力为主

  强调身心互补

  重视人文关系

  四大健康忧患

  人为本,病为标,病只是人的习惯、生活方式等坏毛病发展出来的东西。根本性的是人。能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是治好病的根本。病只是表现。

  以调动人体自愈力为主,人体有自保功能和自愈力。所谓本性,就是不需要任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英语四级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第一篇:  作文题目:  Intelligence-Nature or Nurture  1) ...
常用英语问候语大全   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常用英语问候...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531行动计划心得体会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 我的旅行计划 My travel plan英语作文 篇一My Travel PlanI have a...
微光华晨宇歌词 微光华晨宇歌词  作词:周洁颖  作曲:钱雷  演唱:华晨宇  我在黑暗中  化作一个火种  想为你...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优... 期中考试英语没考好检讨书 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英语课堂上的学生,我写这封检讨书是因为我在期中...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还是无能为力,效果不明显。如...
高中青春的议论文 高中关于青春的议论文600字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 影响金属夏比冲击试验的因素B‰。8术避口樊庆东徐玉红夏比是音译ch砷y,夏比冲击试验(Charp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