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在阿斯麦公布财报后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谈到欧盟此前制定的芯片目标时坦言:“这完全不现实。”温宁克预测,欧洲在全球计算机芯片市场的份额“最多为8%”。“如果想达到20%,你只要算一下需要在这里生产多少就知道结果了。”根据去年9月正式生效的《欧洲芯片法案》,欧盟将募集430亿欧元公共和私有资金(其中33亿欧元来自欧盟预算),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盟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翻一番,从现在的10%增加到至少20%。
温宁克表示,欧洲担心中国在晶片工业上的投资太多,这种担心是不正确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最大的制造业者,其对半导体的进口量超过了原油,因此对于这种已成熟工艺的晶片的需求量将会无限增长。他表示,如果你关注一下中国的电动车产业,中国目前制造的电动车中,仅有10%是由中国本土厂商提供的。虽然欧洲的晶片生产商现在专注于自己的能力,温宁克相信它们应当在中国以及欧洲进行扩展。
然而,正因为光刻机的特殊性,导致其技术难度和专业性非常高。阿斯麦作为全球领先企业之一,一直在努力推动光刻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但即便如此,仍然难以满足整个欧洲芯片产业的需求。为了保证供应的稳定,欧洲厂商不得不依赖于国外供应商,这也使得欧洲芯片行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之一,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急剧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