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高校助阵、“福娃”之父韩美林设计的志愿服务标识到底长啥样……3月3日,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梨园镇举办了一场由96支志愿服务队伍参加的“基层治理零距‘梨’志愿服务我先行”志愿服务大集活动。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提供义务理发、修车、义诊、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吸引众多居民参与。现场,大家还见证了象征着“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的梨园镇志愿服务标识揭晓。
活动现场,“北京榜样”代表和梨园镇志愿者代表上台,讲述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故事。66岁的周淑清阿姨是梨园镇大方居北区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她带领居民学雷锋,为社区“老老人”服务,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
据了解,大方居北区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坚持党建引领,自去年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开始,在原有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了“爱心志愿小屋”志愿服务品牌,记者了解到,目前爱心小屋已经孕育出了“红剃刀”“红扳手”“红裁缝”“红天平”等七个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已经扩散到周边的社区。
“北京榜样”90后博士张佳鑫带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也参加了本次志愿服务大集。2011年,还只是大三的张佳鑫带着室友和另外的10个同学共同创立了夕阳再晨社会组织,开启了专业科技助老公益服务之路。现在,该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引领型、平台型和智慧型的全国最大的青年助老公益组织。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梨园镇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力量,助力梨园基层治理,与北京邮电大学开启了共建活动,如今不少梨园的老人也在北邮的学生的引导下开始熟练地用起了手机。
梨园镇志愿服务标识也正式亮相,该标识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设计,寓意“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我们坚信全镇广大志愿者将以饱满的热情,凝聚更加强大的志愿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让志愿有温度、让服务零距‘梨’。”梨园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辛新说。
梨园镇党委书记王鑫介绍,梨园镇辖区有多个超大社区,邻里守望、互帮互助氛围浓厚,目前全镇已成立96支志愿服务队伍。“我们将积极推动,把志愿服务文化打造成地区名片,推动整个地区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北青社区报副中心版组
文/ 刘睿韬
图/刘睿韬
部分图片源自受访者
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