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又至,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我却总忍不住抬头望望天空——想必天堂今日也飘着佳节的气息,母亲正和逝去的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吧。
走在满溢节日氛围的街上,各式月饼琳琅满目,水果也五颜六色透着鲜亮,可我的舌尖总萦绕着母亲的味道。那是红糖和面炒熟的月饼馅,不像如今市面的月饼甜得发腻,咬一口满口馨香;还有母亲的炖排骨荞面饸络的鲜浓汤汁,飘着葱花,配上小菜园的小韭菜,红黄相间的腌萝卜丝,一口下去暖到心底;还有母亲的荞麦面煎饼切成丝,浇上浓郁鸡汤的那个香,大铁锅里烙的煎饼,又大又劲道,这些味道,是再精致的宴席也替代不了的念想。
记忆里的中秋和国庆假期,总伴着收割玉米的忙碌。我们全家老少二十来号人利用假期回老家,一是过节团圆,二是帮大哥收地里的玉米,人多手快力量大,假期几天就能收好几块地的玉米,最后的包围圈是离家最近的硷畔底的那片地,大人们割的割,剥的剥,扛的扛,孩子们装的装,抬的抬,连几岁的娃娃都抱着三五个玉米往家跑,裤脚沾了泥也笑得欢快。母亲总是干到半晌午时分就先回家做饭了,等我们收工赶回去,灶台上的饭菜早已冒着热气飘着香味。一大家子人干活干的热火朝天,吃饭也吃的津津有味,把中秋节过得红红火火实实在在,让村里的大叔大婶们好生羡慕。
那时候,只要有母亲在,我们的心就是踏实的。在地里干活,有母亲在家里做饭,我们心不慌,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有母亲在,在外工作有奔头,一心想着要上进,得了优秀先进、上了电视,母亲比谁都高兴;有母亲在,就算走到天涯,也不用害怕,知道有人在牵挂和护佑,总能平安回家:有母亲在,我们就有念想,就是有家可归的孩子,喜怒哀乐总想告诉母亲,四五十岁了都还觉得自己没有长大。
母亲的一生,如同千千万万母亲那样平凡,可她在我们的心中却是独一无二的。母亲仁慈、善良、博爱、勤劳、坚强、明理,她孝敬老人,疼爱儿女,对娶进门的媳妇们也亲如己出。她支持儿女工作,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大哥当了三十几年的村支书,母亲就跟着当了三十几年“传达室”的免费干部,她用脚步联络着家家户户的情感,她用她的农家饭招待了多少下乡的干部。
母亲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可她抹一把眼泪,把苦水咽进肚子里,毅然站起身领络着娃娃们继续奔日子,再苦再难,也没有被打垮,就像硷畔上那棵老柳树,屡遭风雨雷电 ,却依然挺立。
如今母亲走了已近十个年头了,我确信她是去了天堂。那样受子孙爱戴的一个人,那样一身正气又热心肠的一个人,天堂的云梯上,也定是铺满鲜花迎接她。每次想她时,我就仰望苍穹,晴天如镜,就能看见她慈眉善目的模样,我们隔着光年的距离对望,用心对话,诉说思念;细雨绵绵时,雨丝落在脸上、眼里,那丝丝凉凉的感觉,是她盈盈的牵挂;大地金黄时,她定该在天上看着我们收获粮食,与我们共享丰收喜悦;冬雪落下时,她将那织了许久的锦被,轻轻飏飏拂在我们的心上。母亲虽走犹在,她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爱着我们。
如今,故乡没了母亲的身影,没了她饭菜的香气,每每回去,我的心中总是空落落的。一步三回头的瞬间,依稀看见母亲挑着担,颤颤巍巍走在去菜地的田埂上,依稀看见母亲站在硷畔上目送着我们,几缕被寒风吹动的白发,瑟瑟地在我眼前舞动……
今年的中秋细雨绵绵,我又习惯性地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雨水迷了我的眼,一股热流顺着脸颊流进嘴里,那咸中带甜,苦中带涩的味道,让我的心尖发疼发颤。
妈,我又想你了!
文学顾问 :魏新怀 刘虎林 高延平 刘玉东 张湛武
主 编 :刘 亮
副 主 编 :郭 毅吴生斌
执行主编 :李绥宁
解说编辑 :陈 军
播 读 :王晓云
图文编辑 :高婷婷
END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