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晚,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理由是“在末日恐怖的氛围中,作品展现了艺术的强大力量”。然而,早在2009年,拉斯洛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便对诺贝尔奖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几乎所有的奖项都是艺术创作的敌人,成就反而可能毁掉艺术家,诺贝尔奖尤其是种摧残”。
拉斯洛于1954年出生在匈牙利,早年在塞格德大学和布达佩斯罗兰大学攻读法律及匈牙利语文学。成为全职作家后,他的第一部作品《撒旦探戈》于1985年问世,迅速崭露头角,随后获得了包括科苏特奖和布克国际文学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
在那次专访中,拉斯洛深刻地分析了诺贝尔奖对作家的影响。他提到,自己认识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常常感到极大的压力,媒体的追逐使他们难以专注于写作。他以赫塔·穆勒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指出这些获奖者的共同痛苦。拉斯洛强调,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非常敏感,痛苦往往激发创作,而成就则可能成为创作的枷锁。
拉斯洛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艺术成就与创作自由之间关系的深思。在这个充满竞争的艺术界,究竟是奖项的光环还是创作的自由,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或许,这样的反思将激励更多人去探讨艺术的本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