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近日,贵州茅台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护团队为一位95岁的高龄老人成功实施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让他重获新生,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这一案例不仅让人感到振奋,也引发了我们对心血管健康的深思。
王大爷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与高血压作斗争,血压曾高达200/110mmHg,长期控制不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1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并伴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近期,由于反复咳嗽、气促等症状加重,王大爷来到了医院就诊。经过系统检查,医生们发现他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心血管健康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团队决定为王大爷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了解其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王大爷的前降支近中段存在弥漫性狭窄,最严重的狭窄达85%。面对患者高龄及复杂的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高,但经过充分评估,团队认为植入支架的指征明确,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预期显著。
经过多次病例讨论,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与王大爷的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最终获得了知情同意。在9月25日的手术中,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顺利地在前降支病变处植入了支架,手术过程平稳,王大爷成功返回病房。
术后,王大爷的胸闷和气促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耐力逐渐恢复,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现已顺利出院。茅台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覃智芳指出,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正呈年轻化趋势。冠心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如吸烟、熬夜、高脂高盐饮食以及“三高”控制不良密切相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威胁生命,因此必须及早规范治疗。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预防冠心病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运动、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不适,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以避免延误治疗。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