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灏的牺牲,成了吴石心中无法平息的伤痛。为了掩盖这份悲恸,他只能强迫自己冷静,将怒火深藏。事实上,他早已听闻谷正文的名字,也被提醒过此人不容小觑。果不其然,在吴石遭到绑架之时,谷正文竟不顾他安危,狠辣开枪射入车内。
一个仅是保密局侦防组组长的谷正文,敢公然对参谋部次长举枪,这无异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按理,吴石完全有理由将其处置,却始终按下不动。原因并非他不愿,而是他不能。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危险并不在表面。
在台大医院与张灏碰面时,吴石就察觉到保密局早已布控。情急之下,他才让张灏绑架自己,借此拖延时间谋求对策。那一刻,他明白张灏已经暴露,保密局早有证据,正准备一网打尽。吴石本人本就是被怀疑的目标,再与张灏会面,只会令嫌疑更深,哪怕只是一丝情绪失控,都足以成为破绽。
若他真的要以情绪之名惩处谷正文,反倒坐实了外界的疑虑。毕竟,谷正文最终并未伤及他,只是执行命令。强硬追究,便显得过于个人化,像是因张灏之死的报复。更何况,从毛人凤到蒋经国,没有人真心想动谷正文,所谓的惩戒不过是安抚吴石的口头之词。吴石心里清楚,与其执着,不如将此事翻篇。
冷静克制,才是他唯一能走的路。因为谷正文只是一个名字,一个棋子。即便除掉他,还会有新的“张正文”“李正文”前赴后继,继续暗中监视。每一次征询意见,都是试探与揣度,目的在于寻找吴石的破绽。若他真的贸然行动,结果必定是竹篮打水,谷正文安然无恙,而自己陷入更深危局。
怀疑一旦种下,便终将开花结果。吴石无论做什么,都注定被放大检视。他必须保持镇定,在沉默中等待反击的机会。只是这份代价极为惨烈,失去了战友,心灵被撕扯,却只能将信仰化作唯一的光亮,照耀前行的道路,也安抚孤独的灵魂。
生死循环原本寻常,但信念的延续,才是最坚不可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