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姓氏文化的浩瀚星河中,张氏的"百忍堂"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散发出温润而坚韧的光辉。追溯其源,这个堂号的故事源于张氏先祖张善仁,字公正,世人尊称为张公。他一生践行着"忍"的美德,以正直为根基,以善良为灵魂,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
张公出生于平凡的农家,虽然家境清贫,却始终心怀阳光。在田间劳作时,他总是将最肥沃的土地留给邻居,自己默默耕耘那些贫瘠的角落;与人同行,即使被撞得趔趄,他也总是微笑着说"无妨";稚童的顽皮让泥灰洒在他身上,他只是轻轻掸去,从不斥责;即使有人恶语相向,他也只是低头沉默,将委屈化为田间的汗水。张公的忍让如同春日细雨,悄无声息却润物细无声。乡邻们围绕他的经历,惊叹道:"他怕是忍过九十九件事了!"久而久之,"张善人"的名号传遍四方,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时光荏苒,三十多岁的张公尽管家徒四壁,却因其高尚的品德,得以迎娶一位贤良淑德的姑娘。婚礼当天,张府门前张灯结彩,乡邻们自发前来助兴,欢声笑语不断。然而,就在欢庆的氛围中,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乞丐突然闯入。他蓬乱的头发、破旧的衣衫和散发的酸臭让人不忍直视。乞丐大声嚷着要酒肉,围观的人们面露不悦,想要将他驱逐,然而张公却走出人群,亲自端来碗筷,请老乞丐入座,并吩咐后厨重新准备酒菜。
尽管如此,老乞丐依旧不依不饶,要求新郎新娘陪伴。宾客们纷纷摇头,议论声此起彼伏,张公却依旧微笑应下,"人都有落难之时,今日他开口相求,便是缘分。"宴席结束后,老乞丐竟然在院子里呼呼大睡。张公担心他着凉,特意拿来新棉被轻轻盖上;夜幕降临,老乞丐又要求留宿,甚至要求与新婚夫妇同床而眠。这一要求让在场的人们惊愕不已,纷纷议论,甚至有人嘲笑张公傻。但张公安抚众人,带着新娘将老乞丐迎入洞房。
夜深人静,新娘在梦中惊醒,却发现身边的老乞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尊金光闪闪的金人。晨光初现时,张公推开房门,见金人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乞丐竟是神仙幻化,专程来考验他是否真的能将"忍"字践行到底。张公百忍得金人的故事如春风般传遍四方,既让人惊叹于神仙的点化,更让人折服于张公的超凡德行。自此,张氏后人将"百忍"视为家族精神的核心,以"百忍堂"为堂号代代相传。这不仅承载着祖先的智慧与品德,更成为一种精神图腾,激励后代在面对矛盾与纷争时,以宽容之心待人,以忍让之德处世,让"忍"的光辉在岁月长河中永恒闪耀。 2025年12月 钱恩如于钱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