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寺大隆自然保护站资源管护员在日常巡护时,拍摄到大种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活动的影像。据管护员目测,马鹿种群数量达300多只,这也是保护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数量马鹿种群。
初春的祁连山,春天的气息一般都来得很晚,海拔较高的祁连山顶积雪常年不化,与山间的云海相映成趣。 林海雪原,大种群马鹿开始“狂欢”,肆意撒欢奔跑,动与静的结合展现出祁连山春日独特的魅力。
马鹿是鹿科、鹿属的哺乳动物,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8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和河西内陆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此间地貌涵盖冰川、寒漠、冻土、草甸、森林、草原、农田、水域、荒漠等九大类型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海拔介于2800至5827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近年来,随着祁连山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岩羊、马鹿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而此次,在张掖祁连山保护区发现大型马鹿种群,标志着祁连山国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逐步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