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即将开幕之际,济南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文化盛典,标志着古老中医智慧的现代实践。9月23日,正值秋分,济南玉泉山的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内,伴随着礼炮声和秋雨的洗礼,扁鹊纪念馆的揭牌暨祭拜仪式隆重举行。身着传统服饰的祭司肃立在祭台一侧,复刻古礼的仪式让人们感受到扁鹊文化的深厚底蕴,仿佛让这位中医“医祖”的智慧从历史走入现实。
在这场盛典中,嘉宾们齐声诵读祝文,仿佛将人们带回了两千多年前的医道现场。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扁鹊,早已成为这片土地文化基因的一部分。祭拜仪式严格遵循古礼,依次进行初献、亚献和终献的“三献礼”,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对先贤的深切敬仰。当扁鹊、扁雁、扁鸿三兄弟的铜像被揭开时,他们所代表的“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的理念通过这一仪式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济南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华松在致辞中强调,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复古,而是对中医核心智慧的深情致敬。纪念馆通过古籍、图文等形式,系统展示扁鹊的生平、行医故事和医学贡献,尤其是“望闻问切”四诊法和《天回医简》的出土内容,使参观者能够深入理解扁鹊为何被誉为“医宗”。
济南境内的扁鹊文化遗迹,从鹊山到药山,再到玉泉山,串联起扁鹊的学医、采药和行医的完整轨迹。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以“泉城无闲草”著称,章丘的郎山远志、莱芜的白花丹参、平阴的玫瑰等道地药材,为中医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北宋时期,济南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据可考的商标“白兔捣药”图案,彰显了齐鲁大地崇医尚药的传统。
百年老店“宏济堂”以泉水熬制的东流水阿胶在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进一步展示了济南在中医药领域的历史底蕴。济南自古中医人才辈出,阴阳五行学说的创立者邹衍便是其故乡,这里有多达140位有史可考的“杏林妙手”。如今,宏济堂重建扁鹊纪念馆,既是对历史遗址的复原,也是对扁鹊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当嘉宾们向扁鹊三兄弟的坐像献上鲜花时,古老的智慧正在被赋予新的生命。扁鹊的理念如今已转化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品和养生理念矩阵。在宏济堂的产品体系中,阿胶等滋补品承载着“治未病”的预防理念,雏凤精、海龙蛤蚧口服液等中成药则践行着“治欲病”的早期干预思想,而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品则在危急时刻延续着扁鹊的医者担当。
在社区层面,“治未病”理念也通过“传统+科技”的模式走入济南百姓的生活。近期在五里沟街道的中医养生进社区活动中,中医团队不仅讲解了“四季五补”原则,还演示了养生食疗的制作,并引入AI中医体质辨识仪,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扁鹊“弘道济世,惠济苍生”的誓言在济南这片土地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虽然秋分祭典的盛典已落幕,但扁鹊文化的传承将持续不断,继续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注入古老而深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