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九院吗?这里有一个断指病人,现在已经下了高速,20分钟后到医院。”“马上有个断指的病人,手术室立即准备。”前方警车拉警报闪警灯,后面轿车紧跟驶入医院,行至急诊室门口停下后,早已等候的医务人员立即上前将患者第一时间被送入急救。这样惊心动魄的救命时刻,在无锡九院经常上演。作为江苏内唯一一家三甲骨科医院,目前医院的服务半径扩大至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覆盖304个县(市)的患者,外埠住院患者占比达49%,救治成功率达96.2%。作为无锡市独有的特色医疗救助服务链,它早已成为无锡市志愿者爱心实践新型团队的亮丽“名片”。
过年这几天,医院急诊科危重症护士长王敏也没停歇过,由于单位和离家相聚不过五分钟,这位在急诊干了十几年的护士长有事没事都会习惯性的到医院来转转。初一、初三、初五三天虽然没有排班,但是她的身影依然出现在医院。相比平日里的精神高度紧张,春节期间的急诊相比以往稍微安静了许多。“虽然人没有以前多,但是也似乎没有轻松的时候。”王敏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每逢年关,突发胸痛、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的患者,急腹症患者,饮酒过量的患者……不断向急诊涌来,仅大年夜一晚,九院急诊科收治的抢救患者有近20位。
大年初一早上7点半,医师李鑫已经穿上白大褂,开始等待患者的到来。新春佳节,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爆炸伤、外出游玩脚扭伤、宴请宾客做菜时刀割伤……因各种原因导致骨伤的急诊患者络绎不绝,急诊骨科医师在此时更是不能有半点松懈。李医师今年是除夕休息,同事临时有事,他毫不犹豫接替同事,从初一至初三坚持连班72小时。作为急诊科的“老人”,他主动担当,让其他常年没有与家人见面的年轻同事们能回家团圆。他说:“作为丈夫和父亲,对家人肯定是有所亏欠的;但是作为医生来说,病人在急危重的情况下,我们把他救治过来了,内心还是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的。”
手外科一直是九院的“金字招牌”。24岁的小尹初四一早7点半就从蚌埠坐高铁赶来无锡,挂了手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吴柯医师的号等待复诊,他的手指之前在九院做过皮瓣修复,并对手术效果很满意。吴医师得知小伙异地问诊不便,于是细心地给他介绍起九院目前开通的互联网医院问诊服务,并耐心指导他如何进行线上问诊及上传手指恢复情况照片,这样可以免其异地奔波。小尹很是感激,问诊结束后连连夸赞医院。
作为江苏内唯一一家三甲骨科医院,医院率先构建了“八位一体”大骨科诊疗格局,将骨科细分为手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足踝外科、小儿骨科、运动医学科、创面修复科,尤其是在危重紧急多发伤领域,开辟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制订并优化急诊、急救流程,尤其在车祸、工伤、钝、锐器所致的严重伤、多发伤和复合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显示较强的临床急救综合实力。现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江苏省创伤救治联盟”“无锡市创伤救治中心”。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