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9日电 (刘小莉)29日,科创郫都·场景赋能——郫都区场景创新清单发布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活动现场发布郫都区场景创新需求清单,涵盖政务端、企业端及国企端,共计32个创新场景,涉及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绿色食品、数字文旅等多个前沿领域。
活动现场。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政务端场景聚焦民生服务与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升级。如区卫健局推荐的智慧中药房场景,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中药处方全流程管控与信息公开,为民众带来便捷、透明的中药健康服务;区教育局带来的智慧黑板教育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企业端场景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如德源街道东林村蒜稻基地蒜薹机器人采摘研发场景针对传统蒜薹产业痛点,利用5G物联网和区块链溯源技术,大幅提升采摘效率和产品品质;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氢能生态场景,则是为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大力构建燃料电池及制氢、储氢、加氢、氢能综合利用企业集群,构筑氢能产业生态,推广氢能业态品牌。
国企端场景重点关注城市服务和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如郫都全域绿色智慧化停车场将引入先进算法,实现智慧化管理和多元增值服务,提升市民停车体验。郫都古蜀大场景VR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深度挖掘古蜀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传播和旅游消费增长。
据悉,“十四五”以来,郫都区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翻一番,达到616家,研发投入强度突破4%,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6项,入选赛迪全国创新百强区,实现了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这些成绩为本次发布的创新场景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保障场景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活动同步发布了《助力郫都区场景创新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扶持政策》,从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新产品培育方面,围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绿色氢能等主导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开发符合郫都区主导产业方向、拥有自主高价值有效发明专利、上市销售不超过3年的新产品,单品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万元的,按销售收入的3%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对于企业产品通过国家、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认定的,按照国家、省、市支持金额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勇于突破关键技术,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技术创新支持上,政策鼓励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对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科技项目,若完成技术合同备案、合作金额超过50万元且未经相关部门立项的科技项目,将根据实际发生费用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资助,单个企业年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