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式提名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卢比奥为他就任总统后的国务卿,结束了外界两天来的猜测。对此,卢比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他“莫大的荣幸”。
从声明内容来看,特朗普之所以选择卢比奥,基本是出于后者强硬的对华立场。声明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与卢比奥被中国制裁、起草干涉我国新疆内政的法案有关——其中这项法案还被特朗普称为“中美关系几十年来的最大转折点”。卢比奥这个人,是非常典型的极端“反华”鹰派政客,涉华言论包括但不限于:支持美国出兵“保台”、反对美企赴华投资、叫嚣中国应赔偿美国的损失等等。
要知道,在过去4年的时间里,作为国务卿的布林肯已经把中美关系处理得一团糟,这也使得他被排除在中美战略沟通渠道之外。如果卢比奥接任了这个位置,对中美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排除比布林肯更严重。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还要参考特朗普1.0后期的“反华”国务卿蓬佩奥。另外需要注意,卢比奥已经是在中方制裁名单上的人。如果特朗普选他做国务卿,那么中美之间的相当多事务,都可能会面临不小的障碍。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的这些言辞并非新鲜,背后或许还有着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长期筹划,从建立“中国组”到限制技术出口,美国对华遏制的“组合拳”轮番上演,这些手段被认为是为了应对布林肯所说的“中国挑战”。布林肯明确指出,美国的全球竞争压力正在从各个方向逼近,而中国在其中显得格外有威胁,这份“威胁”源自中国在经济、外交、技术和军事实力上的崛起,而非单纯地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或地缘政治的分歧。
一旦谈到对华关系,布林肯就摆出了那套“竞争理论”,声称中美两国对于未来的愿景有着很大差别,美国必须保持竞争态度,以此来确保,美国才是真正“塑造世界未来的国家”。然而,中方已经不止一次地强调过,美国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在于自身,如果一味地将中国当成“最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一门心思打压中国,最终只会自食苦果,得不偿失。
其实,在布林肯之前,美国外交服务协会就曾指出,目前有数十名拜登政府所提名的大使和高级外交职位人选,尚未得到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批准,其原因就是没有共和党人谈及大使任命积压的问题。另外,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也曾谈到上述问题,此前坎贝尔就曾在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话题的时候指出,在美国和欧洲在“印太地区”建立联盟以对抗中国与俄罗斯之际,还必须在“全球南方”做更多工作,但现实情况是,美国在非洲和其他“全球南方”地区远远落后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