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献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记者挺身而出
创始人
2024-11-08 07:32:49
0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为什么还需要专业记者?数字化生存时代,为什么还需要奔赴现场的采访?流量为王的时代,旷日持久的调查报道到底值不值?人造热搜娱乐霸榜的年代,主流媒体如何引领公共舆论议题设置?这是新闻业在技术时代的自身求解,也是我们作为新闻行业的一分子,对自我的拷问。

尤瓦尔·赫拉利说,历史真正的主角一直都是信息。认为信息流通越自由,信息数量越丰富,社会就会变得越好,这无疑是“天真的信息观”。事实是,站队撕裂代替了严肃讨论,策划摆拍激荡着情绪冲动,人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却常常感到迷失和无助。正因如此,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记者挺身而出,这是作为这份职业的意义和使命。

关注公共议题,才能有力回应现实。越是在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越是要聚焦社会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当下专业记者最核心的价值,不再只是提供信息,而是直面质疑,经受审视,为舆论场廓清迷雾,为复杂世界的运转方式提供解释,用高品质的报道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提升观念水位,才能凝聚社会共识。多主体、多平台生成了新的舆论文化,媒体和记者不该成为旁观者、局外人,而要积极搭建公共对话的桥梁,引导公众理性思考。过去的一年里,澎湃新闻在“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中,率先发出质疑之声;对“炫富网红”“体育饭圈化”等现象,连续推出深度评论。用清澈、成熟的理性对冲舆论场中的非理性情绪,才能为公开而广泛的社会交往提供有力支撑。

勇敢承担职责,才能维护专业权威。当真相开始扑朔迷离,当舆论开始无所适从,人们仍会将目光投向媒体、记者——此时此刻,新闻何为?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当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支持媒体采访报道”,被写入了严肃的法条,记者奔赴现场、采访报道既是法律要求,也是职业要求。

澎湃新闻在“3·15”八小时大直播中关注被网络时代抛下的老年群体;用记者长达30天的卧底去揭秘催收江湖的凶残;用系列报道让“房间里的精神病人”被看见;连续三年“逐冰而上”记录冰川保护。认认真真、干干净净做新闻,专业记者才能无愧于良心,主流媒体才能无愧于社会责任。

有人断言,如今的新闻传播业已经成为“夕阳行业”;还有人预言,AI将取代记者。但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勇敢的奔赴和持续的追问。不必犹豫,不必徘徊,挑战促进改变,改变激发责任。如果说互联网已经“去中心化”,那么在信息和时间的碎片中,有品质、有深度的新闻仍会将社会“再中心化”。因为,总有一条主线贯穿于无数个新闻现场,那就是对真相的记录、对问题的揭示、对人心的抚慰。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和赤子情怀。

技术的进步让人猝不及防,时间的洪流总是浩浩荡荡,新闻传播业和职业新闻人需要保持对世界的洞察和时代的瞭望。而我们也坚信,写下的每一个汉字、敲击的每一个符码、拍摄的每一个镜头,终将成为历史的底稿。

海报设计:周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际油价集体上涨,美油4月合约... 原标题:国际油价集体上涨,美油4月合约涨0.84% 每经AI快讯,周五(2月1...
大厂春节放福利!刘强东狂撒年终... 元旦、春节临近,互联网大厂纷纷公布假期和年终奖安排。
中阳法院2024年第2批失信被... 原标题:中阳法院2024年第2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示 中阳法院2024年第2...
人民网评傅园慧求助事件:消除傅... 原标题:人民网评傅园慧求助事件:消除傅园慧之困,须用“洪荒之力” 人民网评傅...
OPPP申请数据传输专利,提高... 原标题:OPPP申请数据传输专利,提高数据发送过程的可靠性 金融界2024年3...
点火起飞!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 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点火发射。人民网记者 黄帆摄 人民网酒泉4月24日电 (记者黄帆、赵竹青)4...
媒体人吴玉燕因严重流感不幸去世...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严重流感, 又夺走一个年轻的生命! 今天(2月15日),《新周刊》公众号发表...
邓超晒自拍心情超好 染红发后颜... 搜狐娱乐讯 10月30日,邓超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最新自拍,照片里邓超染了红发,状态超好,颜值超高。...
法国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楼房... 当地时间24日,法国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楼房发生火灾,目前伤亡情况不明。
挺进“孤岛”武警官兵连夜架桥抢... 受强降雨影响,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秋子沟乡发生山洪,大杨树沟村附近道路被冲毁,出现42米缺口,导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