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第一家“时间银行”(资料图)
制图/郭晗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韩懿亭
如果有一家“银行”,在年轻时能把时间存进去,年老后拿出来兑换养老服务,你心动吗?
近年来,一种“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时间银行”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探索。这一模式以服务时间作为交换媒介,让年轻人或低龄健康老人志愿者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失智和特殊群体老人提供帮助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为何要推行“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它究竟“新”在哪里?
“时间银行”,河南已探索10余年
“时间银行”可以理解成一种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允许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而当志愿者年老后需要帮助时,可以从中提取时间兑换相应服务。曾有业内人士指出,“时间银行”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三条道路。
2021年,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走出一条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新型养老之路。
而针对“时间银行”的具体实施办法,各地的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在南京,年满18周岁的人均可以通过注册申请和线上学习考核成为“时间银行”志愿者,在官方App上接单,为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志愿者按规则储存时间,供其年老需要时提取时间、兑换服务。
河北承德高新区的某社区,一些身体较好的退休人员、退役军人等加入志愿服务队,和工作人员一起提供上门服务。志愿服务队员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时间存入“银行”,未来可以为自己或亲人兑换相同时长的养老服务。
事实上,在将“时间银行”作为新型养老模式大力推广之前,河南就已探索多年。
2011年,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绿城社工服务站依托其官网,成立了电子“时间银行”。这是郑州第一家“时间银行”。
“那个时候我们就推出了爱心时间存折。”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曾对媒体介绍,早期的“时间银行”,主要功能是帮助志愿者记录服务时长,用于志愿者评优评先、开具社会实践证明。
2019年12月,郑州首家“时间银行”有了实体店。绿城社工服务站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线下实体爱心“时间银行”,实现了线下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常态化。
除了郑州,洛阳市栾川县以道德积分推进乡村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开发“道德积分超市”微信小程序,将村民的日常行为,尤其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头移风易俗等情况,转化为道德积分。
已有高龄老人成“时间银行”的受益者
在“时间银行”新型养老模式的大力推行之下,不少高龄老人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2023年,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名老人因心脏病安装了起搏器,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老人平时由身材瘦小、年过六旬的女儿照顾,每当她需要带老人上医院复查时,总是犯愁。
社区的“石榴助老”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后,老人在社区下“服务订单”,社区会第一时间将“订单”交给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如果没有社区志愿者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独自面对。”老人的女儿说。
说起“时间银行”志愿者为自己提供的帮助,南京鼓楼区安乐村老人袁永贵心怀感激。他曾因腿脚不便不能独自上医院打针,于是在“时间银行”上下单,得到了志愿者的及时帮助。“太感谢‘时间银行’了,要是没有志愿者帮忙,真不知道怎么办。”袁永贵说。
记者发现,“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的情况,是目前类似案例中最常见的互助模式。低龄老人刚退休不久,身体健康,有空闲,更能理解高龄老人的心理。未来,当他们需要被照护时,他们的志愿服务时间可以兑换同等时长的养老服务。而部分年轻的志愿者则更倾向于积累服务时间之后“转赠”给自己的父母亲人。
不少郑州老人表达对“时间银行”的期待
2023年2月28日,郑州市发布《郑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提出要探索“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城乡社区老年人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邻里互助。
而对于这种互助式养老模式,不少住在郑州市的老人们也表达了他们的期待。
“希望郑州能把‘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来进行全面推广,而不单单是作为一项志愿活动。”已经退休的王先生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确保老年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之前就看到过北上广有那种‘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的互助养老模式,感觉很好很实用,希望未来在郑州也能享受到完备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刚刚退休的医护工作者沈女士表示,在运营方式及服务存储方面,郑州也可借鉴其他互助养老模式已经成熟落地的城市,加入服务专业程度、服务强度、服务满意度等考量要素,建立健全服务比例换算评价标准。
上一篇:市教育局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