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可是现实中往往都是犯贱作恶之辈逍遥快活,行善积德之人早奔黄泉,让人慨叹天道之不公,报应之何在?
中国慈善事业有一对不得不提的夫妻,一生勤俭节用,只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受教育权利而奋斗奔走。
但苍天无眼,竟让这一对菩萨心肠的夫妇在五年内相继殒命,只留下可怜的一对女儿成了孤儿,他们就是丛飞邢丹夫妇。
滴水之恩,促成涌泉
若说丛飞是怎么走上慈善之路的,不得不提1994年丛飞在四川参加的失学儿童义演,当时看着台下一对对懵懂好奇的小眼睛,丛飞的心被撼动了,在那个人均工资极低大年代,丛飞毫不犹豫的捐赠了手头的2000多元。
但若说是什么真正意义上对慈善有极深刻的理解,那还是要说起丛飞是如何成名。
丛飞出生于辽宁农村,从小就喜欢音乐,但家境清贫的他初中都没有念完就出来打工,但即使是这样他都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当时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多是二人转,可是丛飞更喜欢偏流行的唱腔,而且他音乐天份很高,乐感极强,电视里播放一两遍的音乐他就能记个七七八八了。
在工作的时候丛飞就自己系统的学习声乐知识,天道酬勤,也正因他自己的努力终于可以去沈阳音乐学院深造了。
毕业后,他只身奔赴广州,方知靠音乐安身立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当他流落街头,举步维艰的时候,一个女孩资助了他几百元参加歌手大赛,才让他渐渐名声大噪,这个女孩的善举也就此改变了这个热爱音乐的少年的一生。
他终于可以在聚光灯下拿麦克风为更多的人唱歌的时候,他已不再捉襟见肘了,然而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个女孩的善举,也为他的慈善之行埋下了种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跻身慈善事业的他,经济却比以前更加拮据了,因为丛飞总想着省一点,再省一点,就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学,为此妻子终于受不住清贫,扔下孩子和丛飞离开了。
半缘修道半缘君
丛飞没有了妻子,女儿没有了母亲,日子过得支离破碎,丛飞的生活也极不规律,这也导致了丛飞肠胃常年不舒服。
而为了孩子们可以有书念,丛飞不惜向亲友们借钱资助上百个孩子们,为了弥补赤字,丛飞也拼命地参加演出,工作,疲于奔命。
而就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况下,丛飞遇见了一个同样志同道合的女孩邢丹。
邢丹是一名空姐,年轻美丽大方,偶然间认识了丛飞,经过逐步地接触了解,深深发觉丛飞是一个正直善良,胸襟宏大的男人。一来二去,邢丹经常看望照顾丛飞的女儿,久而久之两个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
一开始邢丹的父母是极为反对的,一个离异还带着孩子的男人,怎么能配得上自己如花似玉的小闺女呢?可当真的接触了丛飞这个人,才发现自己的女儿眼光并不错,丛飞正是一个负责任,可以依靠终身的男人。
没过多久丛飞和邢丹的女儿出生了,家中夫妻和睦,有两个女儿作伴,各自工作也四平八稳,原来别人说的花团锦簇就在眼前。
可天不遂人愿,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丛飞被查出了胃癌,而且查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了,那个时候邢丹还未生产,才有四个月的身孕。
而大家心知肚明,丛飞一身的毛病都是累出来的,为了资助孩子们读书,他一向披星戴月的去参加演出赚钱,而都说饱吹饿唱,靠嗓子吃饭的人演出之前都不能吃饱,而要等到演出之后都不知过了多久了。
长期饮食不规律的歌手们往往都会患上肠胃不良的毛病,而丛飞为了孩子们,更是不要命的演出,每每嗓子都哑到说不出话来。
丛飞深知自己的生命已来日无多,更是无法照顾邢丹和腹中胎儿,心中焦虑悲痛,思索再三,央求邢丹打掉他们的孩子,因为孩子一旦出生只能成为邢丹的负担,而邢丹还是毅然决然的把孩子生下来,这是一个小生命,也是她和丛飞的爱情结晶。
苍天并没有被他们夫妻之间的真情打动,2006年4月,丛飞撒手人寰,而他们刚刚出生的小女儿还未足周岁。
血泪染成杜鹃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时隔五年,这对苦难伉俪竟在天上团圆了,一场意外带走了邢丹的生命,留下了一对苦命的女儿,小女儿才五岁,葬礼上她懵懂无知,满脸泪痕的找妈妈。
那是一场人为的意外,几名失学的少年整日游荡在公路边,用石头砸来往的车辆以此取乐,可就在某一天一个少年手中的石块砸中了一辆车的挡风玻璃,但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坐在副驾驶的邢丹已经血肉模糊,很快就没有了气息。
对于邢丹的去世,感到悲痛的不仅仅只有邢丹的女儿,原来在丛飞去世后,他努力经营的邢丹并没有放弃,而是遵从丛飞的遗志,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渐渐的邢丹的身份从“好人丛飞的妻子”变成来“好人邢丹”。
告别仪式的现场,上千民众自发组织送邢丹走最后一程,表达对邢丹去世的沉痛哀思。
而邢丹的母亲更是声泪俱下,一度昏厥,邢丹的小女儿也是用小手反反复复擦拭着泪痕,仿佛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的庇护,在这陌生的世界她连放声大哭都是不敢的,
群众里有一位李姓市民,同样长年跻身慈善义工等事业,每每在义工服务现场见到邢丹的坚韧善良,心中默默为这个女人竖起了大拇指,而谁知道悲剧竟然降临在她身上。
在告别仪式上,这位李姓市民写下了“深圳玫瑰”四个大字,以此祭奠这个美丽坚韧的女人。
小结:
中国青少年的教育道阻且长,任重道远,如果这样游荡的蒙昧无知的青少年少一些,那么这样的悲剧就会少一些,而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的青年就多一些。
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仅是国家需要努力,也需要更多像丛飞和邢丹这样的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明天,我们后辈的环境就会更好一些。
下一篇:中欧将继续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