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日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曾经身穿戎装保家卫国
如今身着藏蓝忠诚为民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
戎装更换 初心不变
杨晓,40岁,中共党员,架科底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
闪耀的军徽,绿色的军装是他神往的梦。2003年9月,他的从军梦终于实现,离开家乡走上了从军路。2008年6月,在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实习后,被分配到了怒江边防支队,通过不断地学习深造,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单位主官。新征程新战场,2019年1月,原武警边防部队转改,他成为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为移民管理事业继续发挥自身力量。
从军营到警营,身份虽然发生转变,但是担当尽责的精神没有变。转改以后,他秉承着军人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用担当、实干、有为诠释着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因工作成绩优异,先后被评为总站“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三年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从军营到警营,不变的是使命和职责。一半橄榄绿,一半藏青蓝,警徽闪耀着不悔的初心誓言!
王佳,37岁,中共党员,上帕边境派出所三级警长。
从军报国一直是他小时候的梦想。“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很庆幸自己的青春岁月里有过穿军装的样子。”每当回忆起自己的从军生涯,他总是骄傲地说道。
2006年,19岁的他如愿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有幸到利比里亚参加了为期八个月的维和行动,直面战争的残酷和炮火。2019年,改革转隶,本来可有更好的职业选择的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成为一名警察。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条件艰苦,危险性大,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充满挑战性。面对众人的不解,他却说道:“困难,就是应该被征服的,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从此,他俯下身子,转变角色,本着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不断钻研,终于成为了一名执法办案的行家里手。
无论时光怎么改变,不变的是坚定的眼神、灿烂的笑容,还有心中的那一份执着与梦想;不变的是那一份对军营警营始终如一的热爱;不变的是始终不忘的铮铮誓言和理想信念。他将一如既往,坚持“退伍不褪色”的思想,用热血和生命铸就金色盾牌。
范梦霖,30岁,中共党员,鹿马登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
2011年,17岁的他穿起军装,光荣入伍。在武警云南省边防总队保山边防支队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8年。初到部队的时候,发现部队的生活远比想象的辛苦,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每天都拼尽全力,但却充满激情。2019年,部队转改,曾经的峥嵘岁月戛然而止,但忠诚、奉献、担当的初心并未改变。平凡岁月,烟火生活,范梦霖踏上了报效祖国的新征程,有了新的身份移民管理警察。
脱下军装,换上藏蓝,在新的岗位上他依然选择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来到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怒江边境管理支队鹿马登边境派出所工作,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冲锋在前,用最快的速度适应警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先后获得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那一年,他满怀感恩和不舍退出了绿色的军营;那一年,他满载祝福和期待走向新的岗位,投身蓝色警营。从军营到警营,从军队到警队,他更从容与坚定。军人的经历已成为历史,军魂早已烙印在骨髓。他转业不转志,用同样的坚守和奉献,撰写着催人奋进的警察故事。
张彪,26岁,中共党员,匹河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
2015年,17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武警云南边防总队西双版纳边防支队服役。张彪和同事承担着出入车辆、人员检查工作。为将盘查工作做的更好,张彪在学好盘查技能的同时,积极丰富自己的各类业务知识,这股子钻劲让他成为战里业务过硬的岗位“标兵”。他凭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同事的认同,领导的认可,在检查站从一名“小白”成长为“老手”。因查缉工作成绩优异,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
从军营到警营,他脱下了橄榄绿,穿上了藏蓝青,改变的是服装和容颜,不变的是一腔热血。经过军营的磨砺,让从警6年的他,严格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始终保持忠诚担当,执着奉献,稳重勤勉,用青春热血,铸就维护边境安全的铜墙铁壁,用忠诚担当,谱写国家移民管理警察的青春赞歌。
一段人生 两份精彩
他们
用热血赤胆铸就忠诚警魂
用不悔坚守践行铮铮誓言
退伍不褪色
转业不转志
新的征程 新的使命
他们擎起奋进
在警营赓续新荣光
今天
让我们向警营中的“他们”致敬
来源:云南怒江福贡大队
通讯员: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