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局势愈发动荡,朝鲜已经成为西方的众矢之的,倘若爆发冲突,朝鲜还用不用我国帮忙呢?
别看朝鲜是一个小国家,要是没有事先仔细了解,很难想到朝鲜居然是现役军队人数量第四,仅排在在美、俄、中之后。
朝鲜一直都在闷声发大财
说到朝鲜,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金氏家族的统治和频繁的导弹试验。然而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国家居然是全球现役军人大国之一,仅次于美、俄、中。要知道朝鲜的总人口也不过2500多万,但他们却养着多达128万现役军人。按照这人数来算,差不多每20个朝鲜人中就有一个是现役军人。我们中国人口虽然十三亿,但现役军人也才203万人。显然,朝鲜对军事力量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128万现役军人中,陆军占了约80%,空军约10%,海军则仅占5%。这种“畸形”的军力分布看上去似乎很不合理,但实际上反映了朝鲜国防策略的独特性。面对复杂的地理条件,以及技术封锁带来的限制,朝鲜选择了投资导弹和核武器,作为对抗外部威胁的主要手段。这种集中资源的发展方向,也使得朝鲜在核武器和导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十年来,朝鲜在导弹和核武器方面的研发一直未曾停歇。2017年4月18日,朝鲜副外相在平壤接受BBC采访时直言,朝鲜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其导弹研发权利,甚至表示“每个月、每个星期”都不会停下导弹试验。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确实为他们带来了成果。2022年3月12日,朝鲜的“8·24英雄舰”成功发射了两枚战略巡航导弹,在1500公里外精准命中目标。这并不是朝鲜唯一的“武器秀”,四天后,他们又进行了“火星-17”的试射,标志着朝鲜成功加入了拥有超高音速洲际导弹的俱乐部。
根据朝中社透露的信息,“火星-17”能飞到6500公里以上的高空,最高速度可达22马赫,其打击范围甚至能达到15000公里,与俄罗斯的“白杨”导弹相媲美。这意味着,从平壤到华盛顿的11000公里距离,朝鲜已经具备了进行超远距离打击的能力。
尽管在核武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上,朝鲜相对于其他有核国家仍然落后,但与全球200多个无核国家相比,朝鲜显然已经有了“杀手锏”。2023年7月12日,朝中社宣布成功完成“火星-18”的试射。虽然这款导弹的射程比不上之前的型号,但它大大提升了发射的机动性。此外,朝鲜的战略火箭部队虽然只占总兵力的5%,但对全球局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朝鲜陆军实力有水分
谈到朝鲜的三军实力,陆军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朝鲜拥有4700辆坦克和950架歼击机,这些数字看上去让人心跳加速。不过,数量只是一个方面,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很多朝鲜的军事设备其实都是前苏联时代的“古董”,甚至有的是二战后的老旧装备。以空军为例,世界强国纷纷向第六代战机进发,而朝鲜的空军主力还是一代机和二代机,比如国产的歼-6、歼-7以及前苏联的米格-21,这些老旧战机加起来超过430架,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更为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米格-29仅仅有35架,这种情况下,其实际战斗力令人堪忧。
相较之下,朝鲜的海军更显“质朴”。现役士兵有46000名,各类舰艇超过800艘,看似数量还算可观,但其实际战斗力却不值一提。主要的问题是,无论是大中型舰艇,还是中小型舰艇,大多数都因技术落后,实际作战能力非常有限。例如,目前仅有六艘配备SS-N2“冥河”式反舰导弹的护卫舰和38艘排水量不足300吨的导弹快艇可以说具备一些战斗力。然而,SS-N2“冥河”式反舰导弹已经有50多年历史,对现代化电子战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朝鲜火炮是杀手锏
虽然朝鲜的空军和海军实力偏弱,但其陆军的火力却是不容小觑。拥有超过两万门各类火炮,这其中包括4000多门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以及3000多门大口径火箭炮。特别是摆放在三八线附近的这些火炮,直接威胁到首尔的安全。
法国媒体曾猜测,即使朝鲜的这些火炮不具备高精度,但凭借其数量和火力,几个小时内便能把首尔炸平。朝韩双方在火炮方面的实力对比,体现了各自的特色。朝鲜多采用前苏联的设计理念,火炮威力大、数量多,但电子化程度低。而韩国则倾向于美国的现代化设计,强调电子化和无人化,例如K-9自行火炮。这款火炮射程达54公里,同时装配了各种半自动系统,体现了高科技的应用。然而,K-9在实际战斗中的表现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在面对朝鲜那层出不穷的反坦克设施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中朝关系——地缘安全的纽带
那么,如果朝鲜真的面临外部侵略,中国是否会出手援助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根据《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是中国唯一一个永久的合作互助条约。只要朝鲜遭受侵略,中国必定全力相助。这不仅仅是出于条约的义务,更关乎中国的地缘安全考虑。
朝鲜的军事力量尽管在技术层面相对落后,但在数量和某些特定领域(如火炮和核武器)却具有显著优势。而这种军事布局不仅对韩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也在国际军事格局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