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常熟市支塘镇支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策划并举办了“趣改造,‘粽’享端午”活动,村里舞蹈爱好者齐聚一堂,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的同时,商议“村晚”事宜,增强村民凝聚力。
齐议事,话“村晚”
志愿者给支东舞蹈队成员发放了与会人员一支笔和一块空白牌,就此次参加“村晚”的节目、经费使用和现场分工开展议事,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综合大家意见,队长顾月琴将内容做了整合,并表示:“我们报名参加“村晚”,不仅代表了我们团队,更代表了支东村,我们要继续打磨好自己的节目,展现新农村的精神风貌。”接着,支东舞蹈队现场排练起了舞蹈。“村晚”议事既激发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又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
包粽子,过端午
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活动现场,糯米、五花肉、粽叶等包粽子的材料一应俱全,大家齐心合力填糯米、裹粽叶、扎粽线,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包出了上百个形状饱满、漂亮诱人的粽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话家常,现场其乐融融。接着,支东村党委书记刘军良和志愿者带着装满情谊的粽子,去探望辖区内的老党员,让他们更加感受到了政府和村里对他们的关心。
趣改造,焕新姿
“孩子长大了,小学、初中好多衣服,都没用了。我把孩子的衣服改成了家居收纳袋,收纳被子和换季的衣服,或者还可以做成抱枕,很环保,还实用。”只见朱阿姨双手按压着布,双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伴随着“哒哒哒”的声响,不一会儿,一块彩色布料的边被缝好了。自3月以来,爱心企业给东馨佳苑先锋站捐赠缝纫机之后,开展了“‘缝’六我们在一起”项目,提供义务缝纫服务,志愿者经常互帮互助、交流经验,缝纫技巧也不断提升。如今,缝纫“阿姨团”已初见雏形,今后将为更多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义务缝补服务,支东村用“一针一线”织密邻里情,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